2019年人教新版八下物理《第9章 压强》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年人教新版八下物理《第9章 压强》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3-23 17:3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年人教新版八下物理《第9章 压强》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
B.在受力面积相等时,重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一定大
C.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
D.压力相等时,底面积大的物体受到的压强一定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
B.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一定越大
C.受力面积不变,物体的重量越大,压强一定越大
D.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大,压强一定越小
3.一封闭容器装满水后,静止放在水平面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1、p1;当把容器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静止时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2、p2.则(  )

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B.在物体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C.压强一定时,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压力就越小
D.要减小压强可以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物体的受力面积
5.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缝针时手指上戴有顶针 B. 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C. 安全锤的锤头很尖 D. 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6.如图,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m2,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6P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至少要用500N 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B.手指至少要用0.25N 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C.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大于水平向右的力
D.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小于水平向右的力
7.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通过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反映压力的大小,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B.乙丙对比说明,重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C.丙图中小桌静止时,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和小桌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甲乙对比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8.下列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  )
A.水坝筑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为了减小压强
B.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C.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9.装有一定量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

A.8×102Pa B.1×103Pa C.8×104Pa D.1×105Pa
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A、B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甲、乙、丙三处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和p丙(ρ水>ρ煤油),则p甲、p乙和p丙的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
C.p甲<p乙<p丙 D.p甲=p乙<p丙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两个质量相等、底面积不同的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深度相同的液体。如图所示,A、B分别为两种液体内部的两个点,且hA=h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相等
B.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一定相等
C.若两种液体的密度相同,则A、B两点的液体的压强可能相等
D.若两种液体的密度不同,则A、B两点的液体的压强可能相等
12.如图所示,a、b两个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直柱形物体,高ha<hb,底面积Sa>Sb,若放在同一水平的沙面上时,它们陷入的深度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B.a的质量一定小于b的质量
C.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
D.a的密度一定小于b的密度
13.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在它们中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水和酒精,则 (  )

A.甲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大
B.乙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大
C.甲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
D.乙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
14.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B.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
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15.关于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明的书包背带比较宽,这样可以减小对肩部的压强
B.乙图中:小丽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说明她对水产生了吸力
C.丙图中:压路机利用很重的轮子将路面压平,说明重力就是压力
D.丁图中:洗手池的回水管做成U型,是连通器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将   。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将   ,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7.科学家研究表明,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会产生压强,其值约为9×10﹣6Pa.科学家设想制造出“太阳帆”,在太空中利用太阳光的压力来推动航天器的航行,上海市宇航学会曾设计出边长为110m的正方形“太阳帆”,该“太阳帆”在太空中所受阳光的压力为   N。
18.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深度相同的水,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   p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   F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a   F'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9.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在盲道上行走感觉脚有些不舒服,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是因为:   。潜水艇是人类研究海洋的重要设备,它的上浮和下潜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在科学考试作图时,小亮画错了一个地方,于是就用橡皮轻轻地擦,没有擦干净,然后他稍使点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   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摩擦的。
20.泰山上的挑山工挑货物上山,挑山工用的扁担要做成扁的,不做成圆的,这是因为挑东西时可以   。
四.作图题(共2小题)
21.如图所示,重4牛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对桌面的压力。

22.如图,容器中灌满水,图中 A、B两孔的流水路径已给出,请画出C孔流水的大致路径。

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3.在“估测人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实验中,老师在A4纸上打印出1cm2的方格纸,在其上面描出了某同学的鞋底形状,如图甲所示。
(1)先数出整格子166格,再数出不是满格的格子68格,折算成34格整格子,一共200格,即一只鞋子的底面积为   m2,若该同学质量为60kg,请算出该同学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小明同学看到打印纸的外包装上标着“70g/m2”,开始他以为这是纸的密度,但后来经过询问才知道,这是每张打印纸   的意思。由此启发:把刚才描出的鞋底形状用剪刀剪下来,如图乙所示,如果能测出这张纸片的质量,就可以算出这张纸片的面积了。有了这个思路,小明立马用一张A4纸描出自己鞋底的形状,并用剪刀剪出4张与鞋底形状相同的纸片,用天平测出4张纸片的质量为7g,则小明每只鞋底的面积为   。

24.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   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六.解答题(共2小题)
25.阅读并回答问题:
失 重 现 象
在一次太空知识讲座中,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和匀速下降,再让其加速下降。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物体的重力突然间减小了。
老师解释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如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地面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勇在老师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如图甲。他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台。如图乙所示。在电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他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kg,g取10N/kg)。
课后小勇和同学们查资料还了解到:当电梯更快向下加速时,体重秤的示数为零,即说明他对体重秤的压力为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完全失重现象。

根据上面内容,请回答:
(1)电梯静止时,小勇对秤台的压力是   N。
(2)根据图丙分析,小勇在   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此时他对秤台的压力是   N,小勇处于失重状态时,秤台对小勇的支持力与小勇的重力   (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3)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指物体(的)   (选填序号:①质量为零 ②重力为零 ③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为零 )。
(4)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通过物理实验,展示了飞船内部物体在完全失重情况下的物理现象,王亚平利用小球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下列四图表示小球在这两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26.第二十届世界杯足球赛正在巴西如火如荼地举行,吸引着全国亿万球迷的目光。
(1)为了避免小腿骨(胫骨)受伤甚至骨折,足球运动员都会在小腿的前面上护腿板(如图),这样当受到来自前面的蹬踢时,可以减小胫骨受到的   。
(2)当运动员腿部受伤而疼痛难忍时,需要到场边接受紧急治疗,方法就是在受伤处喷洒一种加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能迅速   而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麻痹位于皮肤的神经结构中反应痛感的   。




2019年人教新版八下物理《第9章 压强》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
B.在受力面积相等时,重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一定大
C.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
D.压力相等时,底面积大的物体受到的压强一定小
【分析】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它的施力物体是物体本身,受力物体是物体的表面,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它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它本身。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但只有物体在水平面上时,其压力的大小才等于重力。
【解答】解:A、压力不是重力,它们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作用点都不相同,所以这是错误的;
B、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一定大,而不是重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大。因为只有物体放在水平支撑面上时,其重力与压力的大小才相同,如果在竖直支撑面上,重力的大小不会对压力产生影响。故说法是错误的;
C、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一定大,故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故此说法是正确的;
D、是受力面积而不是底面积,故此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C。
【点评】本题看似难度不大,但却容易出错,关键是要明确,重力大并不一定就是压力大。只有在水面支撑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
B.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一定越大
C.受力面积不变,物体的重量越大,压强一定越大
D.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大,压强一定越小
【分析】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解答】解:A、在不明确受力面积大小时,压力越大,压强不一定越大,故A错误;
B、在不明确压力大小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不一定越大,故B错误;
C、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只有在水平面上时,物体的重量越大,压力才越大,故C错误;
D、根据p=可知,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大,压强一定越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了解与掌握,叙述结论时要用好控制变量法,易错点!
3.一封闭容器装满水后,静止放在水平面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1、p1;当把容器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静止时对桌面产生的压力与压强分别为F2、p2.则(  )

A.F1=F2,p1>p2 B.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
【分析】在水平面上封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倒扣以后对桌面的压力还是本身的重力不变,受力面积发生变化,根据公式p=判断对桌面压强的变化。
【解答】解:把容器倒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力仍然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倒扣以后,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减小,即受力面积减小,
根据公式p=可知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压力和压强的大小比较,关键是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难点是对接触面积大小的判断。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B.在物体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
C.压强一定时,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压力就越小
D.要减小压强可以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物体的受力面积
【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解答】解:A、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在物体受力面积一定的情况下,物体受到的压力越大,压强就越大,说法正确;
C、压强一定时,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压力应该也越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D、要减小压强可以在增大受力面积的同时减小压力,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5.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缝针时手指上戴有顶针 B. 压路机的碾子很重
C. 安全锤的锤头很尖 D. 盲道上凸起的圆点
【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解答】解:A、缝针时手指上戴有顶针,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手的压强,符合题意;
B、压路机的碾子很重,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C、安全锤的锤头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D、盲道上凸起的圆点,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这是一道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物理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增大或减小压强,要学会学以致用,活学活用,这才是学习物理的真正意义。解答时,要注意使用控制变量法。
6.如图,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m2,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6P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指至少要用500N 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B.手指至少要用0.25N 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
C.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大于水平向右的力
D.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小于水平向右的力
【分析】(1)已知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和图钉尖的面积,根据F=ps求出图钉尖能进入松木的最小压力;
(2)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再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两个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1)由p=可得,图钉尖能进入松木的最小压力:
F=pS=5×106Pa×5×10﹣8m2=0.25N,故A错误、B正确;
(2)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和水平向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和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关键是根据平衡状态判断受力情况。
7.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下列关于本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通过海绵被压下的深浅来反映压力的大小,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转换法
B.乙丙对比说明,重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C.丙图中小桌静止时,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和小桌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甲乙对比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分析】A、本实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BD、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据此分析回答;注意压力与重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C、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
【解答】解:A、本实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故A错误;
B、乙丙对比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B错误;
C、丙图中小桌静止时,海绵对小桌的支持力和小桌对海绵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C错误;
D、甲乙对比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乙中压力大,作用效果明显,故得出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8.下列说法中,与实际不符的是(  )
A.水坝筑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为了减小压强
B.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
C.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D.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分析】(1)知道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且熟悉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有关大气压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知道马德堡半球实验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托里拆利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值;以及利用大气压的一些生活现象。
【解答】解:A、由于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河坝筑成上窄下宽的梯形,故该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玻璃厂用吸盘搬运玻璃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故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马德堡半球实验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故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故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液体压强和大气压的知识,对于大气压强要掌握其中的两个重要实验:即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同时要注意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实例。
9.装有一定量水的细玻璃管斜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所示,则此时水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为(  )

A.8×102Pa B.1×103Pa C.8×104Pa D.1×105Pa
【分析】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直接计算,其中h是深度。
【解答】解:
如图,h=8cm=0.08m,
p=ρgh=1.0×103kg/m3×10N/kg×0.08m=8×102Pa。
故选:A。
【点评】(1)液体压强计算公式中的h是被研究点与自由液面之间的竖直距离;(2)注意h的单位要化成米再进行计算。
10.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A、B两圆柱形容器中的液面相平,甲、乙、丙三处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和p丙(ρ水>ρ煤油),则p甲、p乙和p丙的大小关系为(  )

A.p甲=p乙>p丙 B.p甲>p乙>p丙
C.p甲<p乙<p丙 D.p甲=p乙<p丙
【分析】由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且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因此要比较甲、乙、丙三处液体压强大小就要从液体的密度和所处的深度两方面考虑。
【解答】解:乙、丙两点,液体的密度相同,但深度不同,由于乙点所处的深度大于丙所处的深度,所以p乙>p丙;
甲、乙两点所处的深度相同,A中的液体为水,B中的液体为煤油,
由于ρ水>ρ煤油,所以甲点的压强大于乙点的压强,即p甲>p乙。
所以甲、乙、丙三处液体的压强p甲、p乙和p丙的大小关系为:
p甲>p乙>p丙,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液体压强的特点和液体压强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熟练运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即可正确解题,难度不大。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两个质量相等、底面积不同的柱形容器。容器中装有深度相同的液体。如图所示,A、B分别为两种液体内部的两个点,且hA=h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液体对两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相等
B.若两种液体的质量相等,则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一定相等
C.若两种液体的密度相同,则A、B两点的液体的压强可能相等
D.若两种液体的密度不同,则A、B两点的液体的压强可能相等
【分析】①柱形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重力,对容器底的压强用公式p=比较;
②固体能够传递压力,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重力之和;
③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已知密度相同,压强大小用公式p=ρgh分析;
④由公式p=ρgh知,液体压强与密度和深度成正比,压强是否相等决定于密度和深度的对应关系。
【解答】解:
A、已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公式G=mg知,液体重力相等,由图知:容器粗细均匀,所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都等于重力,所以也相等;而底面积不同,由公式p=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不同。此选项错误;
B、已知两种液体质量相等,由公式G=mg知,液体重力相等,又已知容器质量相同,即重力也相同,所以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都等于容器和液体的重力之和,也就是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一定相等。此选项正确;
C、由图知:A点的深度小于B点,如果液体密度相同,由公式p=ρgh知:A点液体的压强小于B点。此选项错误;
D、由图知:A点的深度小于B点,如果液体密度不相同,且左面液体密度较大时,由公式p=ρgh知:A、B两点产生的压强可能相同。此选项正确。
故选:B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固体压强、压力、液体压强的应用,知道固体能够传递压力,柱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重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2.如图所示,a、b两个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直柱形物体,高ha<hb,底面积Sa>Sb,若放在同一水平的沙面上时,它们陷入的深度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B.a的质量一定小于b的质量
C.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
D.a的密度一定小于b的密度
【分析】首先根据题意“若放在同一水平的沙面上时,它们陷入的深度相同,”可确定其对沙面的压强相等;
水平面上规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计算公式可变形为p======ρgh;
根据a、b的高度即可比较密度大小;
已知其对沙面的压强相等,Sa>Sb,根据p==即可比较其质量大小。
【解答】解:已知a、b两个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直柱形物体,若放在同一水平的沙面上时,它们陷入的深度相同,
则pa=pb,
由p======ρgh,
ha<hb,
由p=ρgh得:ρA>ρB;
又因为pa=pb,Sa>Sb
由p==得:Ga>Gb,即ma>mb.故AC正确,BD错误。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压强公式的灵活应用,注意规则物体的压强计算公式可以变形为p=ρgh,对于规则物体比较密度、压强以及高度关系时,利用其变形公式不仅可以节省做题时间,同时准确率也会提高。
13.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的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在它们中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水和酒精,则 (  )

A.甲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大
B.乙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强大
C.甲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
D.乙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大
【分析】由题知,酒精的深度和水的深度相同,密度不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判断容器底受到压强的大小关系;
又知道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p=判断容器底受到压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p=ρgh,h水=h酒精,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
∵p=,s甲=s乙,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F乙。
故选:A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定义式和液体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对于不规则的容器,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要先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ρgh、再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
14.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B.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
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
【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2)液体的压强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液体密度越大、越深,压强越大。
(3)大气压的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呼吸、注射器吸药液、吸管吸饮料、抽水机等等。
(4)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解答】解:A、图钉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手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B、水的密度一定,越深水的压强越大,对大坝底部的压强越大,大坝修成上窄下宽防止冲垮。符合题意。
C、吸管吸饮料时,用力吸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嘴里。不符合题意。
D、高压锅增大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食物在高温下容易煮熟。符合题意。
故选:BD。
【点评】此题考查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还考查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能列举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海拔﹣﹣气压﹣﹣沸点的关系。
15.关于图所示的各种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明的书包背带比较宽,这样可以减小对肩部的压强
B.乙图中:小丽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说明她对水产生了吸力
C.丙图中:压路机利用很重的轮子将路面压平,说明重力就是压力
D.丁图中:洗手池的回水管做成U型,是连通器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由于地球的吸引使轮子受到的力叫重力,二者不同;
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叫连通器,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小明的书包背带比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使肩部舒服,故A正确;
B、小丽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是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口中,故B错;
C、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使轮子受到的力,轮子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但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故C错;
D、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由图知,洗手池的回水管是连通器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小压强的方法、大气压的应用、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连通器的应用,虽知识点多,但都属于基础,难度不大。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将 不变 。物体A对桌面的压强将 变小 ,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将 不变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分析】(1)水平面上静止的物体,压力等于重力,先确定桌面受到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变化,再利用压强公式p=判断A对桌面压强的变化。
(2)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解:(1)从甲图位置到乙图位置过程中,物体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而物体的重力不变,故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由p=可知,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变大,压强将变小。
(2)从甲图位置到乙图位置过程中,接触面积增大,但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变化,所以摩擦力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不变;变小;不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对压力、压强、摩擦力的基本理解,重点是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易错点在于,接触面积的大小不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17.科学家研究表明,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会产生压强,其值约为9×10﹣6Pa.科学家设想制造出“太阳帆”,在太空中利用太阳光的压力来推动航天器的航行,上海市宇航学会曾设计出边长为110m的正方形“太阳帆”,该“太阳帆”在太空中所受阳光的压力为 0.1089 N。
【分析】已知正方形“太阳帆”的边长,和阳光照射到正方形“太阳帆”上产生的压强;先求出正方形“太阳帆”的面积,然后利用F=PS即可求出压力的大小。
【解答】解:S=110m×110m=1.21×104m2;
F=PS=9×10﹣6Pa×1.21×104m2=0.1089N。
故答案为:0.1089。
【点评】本题考查压力的计算,关键是压强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还要知道影响压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强的大小和接触面积的大小。
18.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深度相同的水,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 等于 p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 大于 F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a 大于 F'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分析】(1)先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求压强,再根据F=pS计算压力;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重力,根据ρ=求出容器a和b内水的质量关系,然后可得出两容器底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关系。
【解答】解:(1)容器内盛有深度相同的水,即h相同,所以水对容器底压强pa=pb=ρgh;
由p=得,水对容器地的压力F=pS,压强相等,a的底面积较大,所以Fa>Fb;
(2)由题意可知a容器内水的体积较大,根据ρ=可知,a容器中水的质量较大,重力较大,即Ga水>Gb水,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容+G水,两容器是相同的。
所以Fa′>Fb′。
故答案为:等于;大于;大于。
【点评】对于液体对容器底压力和压强,固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计算的顺序有所不同,否则容易出现错误。
固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根据F=G计算压力,然后根据压强公式计算压强。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一般先根据p=ρgh计算压强,然后根据F=pS计算压力。
19.为了方便盲人行走,在马路两旁人行道上铺设了有凸棱的盲道,在盲道上行走感觉脚有些不舒服,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是因为: 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增大 。潜水艇是人类研究海洋的重要设备,它的上浮和下潜是通过改变 自身的重力 来实现的。在科学考试作图时,小亮画错了一个地方,于是就用橡皮轻轻地擦,没有擦干净,然后他稍使点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 压力 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摩擦的。
【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
(2)潜水艇浸没在水中,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受浮力不变;通过让海水进、出压力舱改变潜水艇受到的重力;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增大摩擦的办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解:
(1)盲道上凹凸不平,人踩上去时脚与地面接触面积小、压强大,所以感到不舒服;
(2)潜水艇在水面下上浮和下潜时浮力不变,靠充水和排水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和下潜;
(3)小亮稍使点劲擦,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橡皮与纸之间的摩擦,从而擦得更干净。
故答案为:受力面积减小,压强增大;自身的重力;压力。
【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能在生活中应用压强知识解释问题。
20.泰山上的挑山工挑货物上山,挑山工用的扁担要做成扁的,不做成圆的,这是因为挑东西时可以 减小对肩膀的压强 。
【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首先要清楚扁担做成扁的比做成圆的接触面积大,然后由面积增大去联系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从而解答本题。
【解答】解:扁担做成扁的相比做成圆的,只是在形状、面积上有所不同,所以并不会省力、省功,也不会减小压力,扁担之所以做成扁的,其目的是通过增大肩膀的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对肩膀的压强。
故答案为:减小对肩膀的压强。
【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强的方法有两种: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在解答物理题时,一定要根据题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分析。
四.作图题(共2小题)
21.如图所示,重4牛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对桌面的压力。

【分析】已知的是重力,要求画出的是压力,因此,分析时要搞清在此种状态下,重力与压力的关系,明确三要素,再确定标度,最后画出线段。
【解答】解: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为4N,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学生容易把力作用点画在物体重心上;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物体的表面,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不能混淆。
22.如图,容器中灌满水,图中 A、B两孔的流水路径已给出,请画出C孔流水的大致路径。

【分析】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压强大液体射得越远;
【解答】解: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压强大液体射得越远,由图可知,C孔距离液面最高,所以C孔处的压强最大,射得最远,如图所示:

【点评】知道并理解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五.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23.在“估测人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实验中,老师在A4纸上打印出1cm2的方格纸,在其上面描出了某同学的鞋底形状,如图甲所示。
(1)先数出整格子166格,再数出不是满格的格子68格,折算成34格整格子,一共200格,即一只鞋子的底面积为 0.02 m2,若该同学质量为60kg,请算出该同学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小明同学看到打印纸的外包装上标着“70g/m2”,开始他以为这是纸的密度,但后来经过询问才知道,这是每张打印纸 每平方米的质量是70g 的意思。由此启发:把刚才描出的鞋底形状用剪刀剪下来,如图乙所示,如果能测出这张纸片的质量,就可以算出这张纸片的面积了。有了这个思路,小明立马用一张A4纸描出自己鞋底的形状,并用剪刀剪出4张与鞋底形状相同的纸片,用天平测出4张纸片的质量为7g,则小明每只鞋底的面积为 0.025m2 。

【分析】(1)知道每个方格的面积和个数可求一只鞋子的底面积,该同学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受力面积为两只鞋子的底面积之和,根据p=求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根据面密度的含义回答“70g/m2”的意思,根据密度公式求出7g打印纸的面积,然后除以4即为每只鞋底的面积。
【解答】解:(1)一只鞋子的底面积:
S1=1cm2×200=200cm2=0.02m2,
该同学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mg=60kg×10N/kg=600N,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1.5×104Pa;
(2)“70g/m2”表示每张打印纸每平方米的质量是70g,
7g打印纸的面积S′==0.1m2,
每只鞋底的面积S″===0.025m2。
答:(1)0.02;该同学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1.5×104Pa;
(2)每平方米的质量是70g;0.025m2。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强、面积的计算,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面密度的理解可以借助于密度的概念。
24.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块海绵、一张小桌子和一个砝码,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注意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 凹陷 程度来确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大小;
(2)分析比较图 乙、丙 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分析比较图甲、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 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分析】(1)压力作用效果用物体形变大小来反映,物体形变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3)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解答】解:(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比较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大小。
(2)实验乙和丙,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甲和乙,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故答案为:(1)凹陷;(2)乙、丙;(3)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
【点评】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六.解答题(共2小题)
25.阅读并回答问题:
失 重 现 象
在一次太空知识讲座中,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和匀速下降,再让其加速下降。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物体的重力突然间减小了。
老师解释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如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地面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小勇在老师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如图甲。他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台。如图乙所示。在电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他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kg,g取10N/kg)。
课后小勇和同学们查资料还了解到:当电梯更快向下加速时,体重秤的示数为零,即说明他对体重秤的压力为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完全失重现象。

根据上面内容,请回答:
(1)电梯静止时,小勇对秤台的压力是 600 N。
(2)根据图丙分析,小勇在 0~t1 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此时他对秤台的压力是 450 N,小勇处于失重状态时,秤台对小勇的支持力与小勇的重力 不是 (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3)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指物体(的) ③ (选填序号:①质量为零 ②重力为零 ③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为零 )。
(4)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通过物理实验,展示了飞船内部物体在完全失重情况下的物理现象,王亚平利用小球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下列四图表示小球在这两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情况,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B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分析】(1)电梯静止时,小勇对秤台的压力等于其重力。
(2)根据已知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kg,结合图象可知在哪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根据G=mg可求得此时他对秤台的压力。
(3)根据“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可得出结论。
(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惯性:物体总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答】解:(1)小勇对秤台的压力F=G=mg=60kg×10N/kg=600N;
(2)已知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kg.由图象可知,在0~t1阶段,小勇的质量为45kg,此时处于失重状态,
失重并不是失去重量了,而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完全失重状态并不是物体失去了重量,而是外界物体对物体的支持力为零,对秤台的压力等于其重力,F′=G′=m′g=45kg×10N/kg=450N;因此秤台对小勇的支持力与小勇的重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3)由失重现象定义可知,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指物体(的)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为零。
(4)飞船内部物体在失重(相当于物体不受重力)情况,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放手,小球不受任何外力,根据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故甲图正确;
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由于惯性,小球继续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又因为受到细线的拉力作用,所以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故丁图正确;
故选B。
故答案为:(1)600;(2)0~t1;450;不是;(3)③;(4)B。
【点评】此题考查了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以及在失重状态下,物体的运动状态,难度不大,关键要理解惯性的含义,能够利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
26.第二十届世界杯足球赛正在巴西如火如荼地举行,吸引着全国亿万球迷的目光。
(1)为了避免小腿骨(胫骨)受伤甚至骨折,足球运动员都会在小腿的前面上护腿板(如图),这样当受到来自前面的蹬踢时,可以减小胫骨受到的 压强 。
(2)当运动员腿部受伤而疼痛难忍时,需要到场边接受紧急治疗,方法就是在受伤处喷洒一种加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能迅速 汽化 而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麻痹位于皮肤的神经结构中反应痛感的 感受器 。

【分析】(1)根据压强的定义式p=要减小压强有三种方法:一是当压力一定时,需增加受力面积;二是当受力面积一定时,需减小压力;三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同时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同理,增大压强也有三种方法。
(2)由题意知,液态氯乙烷蒸发快,蒸发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从而迅速降低受伤的皮肤温度,使皮肤麻醉。
【解答】解:(1)足球运动员都会在小腿的前面上护腿板,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加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这样当受到来自前面的蹬踢时,人的胫骨不会受到伤害;
(2)液态氯乙烷极易蒸发为气态的氯乙烷,发生汽化现象而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麻痹位于皮肤的神经结构中反应痛感的感受器。
故答案为:(1)压强;(2)汽化;感受器。
【点评】考查减小压强的方法和物态变化及其应用,解答此类信息给予题的方法是认真读题,从题设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