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辛丑条约》签订
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1949年11月8日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总理;
第一任外交部部长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美苏对中国的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等。
2、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和尊重,开创了外交新局面,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目标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新中国建立第一年就同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个国家建交。(苏联的对华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_____态度,实行____________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美帝国主义态度:___________)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苏联
17
认可和帮助
敌视
外交孤立
封锁
禁运
敌视
社会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苏联
美国
外交孤立:敌视
外交承认
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支持;以美国为首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7
新知讲解
1954年缅甸总理吴努对周恩来说:“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尼赫鲁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
1、两国总理对新中国共同的态度是什么?
2、周恩来是如何打消他们的顾虑的?
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 )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 )、( )、( )、( )、( )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印度
周恩来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提出
1954年,周恩来访问( )、( ),分别与印度总理( )、缅甸总理( )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 )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印度
缅甸
尼赫鲁
吴努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发展
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
影响
周恩来总理会晤缅甸总理吴努
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视频欣赏
万隆会议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时间
1955年
地点
印度尼西亚
会议性质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讨论的中心问题
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
同
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面临问题相同: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异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求
存
什么叫“求同存异”?请结合万隆会议的主题谈谈你的理解。
【合作探究一】
“求同存异”方针
结果
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时 间
内 容
意 义
参加日内瓦会议
1954年
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拓展提高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为中国外交事业做了哪些重大贡献?
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1954年,周恩来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
3、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合作探究二】
以史为鉴 看我今朝
2001年7月,江泽民访问俄罗斯
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WTO)
2002年5月,美国总统布什会见时
任国家副主席胡锦涛。
亚太经合组织(APEC)上海峰会
2005年4月24日,参加亚非峰会的各国
领导人在万隆,
2010年上海世博会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并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恩来如何处理。
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擦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周恩来的外交故事1
“派克”的来历
“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
周恩来的外交故事2
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
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周恩来批评说:“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
“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
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周恩来的
外交故事3
周恩来的
外交故事4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恩来轻轻一笑,回答道:
“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 交
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处理国与
国关系的
基本准则
标志外交
政策成熟
求同存异
开创了外
交新局面
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个政策 一个原则
一个方针 一位伟人
课堂总结
1、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 ( )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C.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
2、从中国政 府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所起的作用中可以看出 ( )
①中国政府热爱和平②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 ③周恩来具有杰出的外交才能 ④帝国主义势力已不堪一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答案】 B
【解析】 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答案】 B
【解析】②④本身就有问题
它就像一个万众瞩目的舞台,他就像一位耀眼的明星,受到世人的追捧与尊敬,它就像一首经典的老歌,超越国界和时空被人们传唱。
【答案】 万隆会议、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或万隆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中第一个“它”指什么?材料中“他”指谁?材料中第二个“它”指什么?
三、材料阅读题
【解析】学会看材料
一项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个外交原则——
一位外交伟人——
一个外交方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
“求同存异”方针
板书设计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八年级下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教学设计
课题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单元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学科 历史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1、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美苏对中国的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等。 2、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和尊重,开创了外交新局面,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难点 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所揭示的国际关系的本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1949年11月8日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通过图片导入本课知识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讲授新课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政策;新中国建立第一年就同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个国家建交。(苏联的对华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_________态度,实行____________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美帝国主义态度:___________)1954年缅甸总理吴努对周恩来说:“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不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坦率地讲,我们对大国是很恐惧的。”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尼赫鲁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赢得很高的国际威望,对中国既敬佩,又担心。 1)、两国总理对新中国共同的态度是什么? 2)、周恩来是如何打消他们的顾虑的?3、提出: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 )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 )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按照( )、( )、( )、( )、( )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4、发展:1954年,周恩来访问( )、( ),分别与印度总理( )、缅甸总理( )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 )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5、影响:在三国总理的积极倡导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视频欣赏:万隆会议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时间:1955年 地点:印度尼西亚 会议性质: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讨论的中心问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 【合作探究一】 什么叫“求同存异”?请结合万隆会议的主题谈谈你的理解。拓展提高 【合作探究二】 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为中国外交事业做了哪些重大贡献? 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1954年,周恩来参加了日内瓦会议,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3、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以史为鉴 看我今朝周恩来的外交故事1 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并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恩来如何处理。 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擦了几下,然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 周恩来的外交故事2 “派克”的来历 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 “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 周恩来的外交故事3 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周恩来批评说:“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 “那就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 “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周恩来的外交故事4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恩来轻轻一笑,回答道: “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第1、2、3、4、5题学生自主完成 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第1、2、3、4题学生自主完成 第5题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 拓展提高学生自主完成 【合作探究二】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 利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以及适时链接图片、视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感知历史,化解重难点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和历史思辨的能力
课堂小结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