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八年级下
8.1.2免疫与计划免疫
1、传染病要流行需要哪些环节?
2、传染病的预防有哪些?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
→
复习提问
第二节 免疫和计划免疫
学习目标
1、能够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2、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自学提纲
(10分钟)
阅读课本,思考问题:
1、人体的三道防线是什么?各起什么作用?
2、非特异性免疫的定义是什么?特异性免疫的定义是什么?它们的区别在那?
3、抗原的定义是什么,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什么叫免疫?免疫的重要功能是什么?计划免疫的意义是什么?
5、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对病菌的阻挡作用
皮肤
皮肤分泌物的 作用
杀菌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 作用
清扫
2、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破坏多种细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
溶菌酶
吞噬消化病原体
吞噬细胞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 和 组成。
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作用是 和 组成。
产生抗体
清除抗原
抗体是由 产生抵抗病原体的特殊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 。
抗原
淋巴细胞
蛋白质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
天花病毒(病原体)
人体
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特殊蛋白质)
天花病毒
天花病毒侵入人体的过程
抗原、抗体与吞噬细胞之间的关系
刺激 产生
抗原--------淋巴细胞--------抗体
? ∣ ∣
结合,促进吞噬作用
与免疫有关的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过敏反应
计划免疫:
。属于 免疫。
计划免疫的意义:
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
特异性
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计划免疫
小朋友在接受预防接种
四. 艾滋病
病原体: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人体免疫包括 道防线。
2、人体免疫包括 免疫和 免疫。
3、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 ,如病原体、异物。
4、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 ,使之产生一种抵抗 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
5、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简称 免疫。
计划免疫的意义:达到 、 和 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三
非特异性
特异性
抗原
淋巴细胞
抗体
计划
预防
控制
消灭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