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导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2-18 12: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习目标
1、 学习掌握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面貌是怎样变化的?
2、 学习理解近代照相和电影在中国出现的意义。
3、 学习掌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改为“先生”“君”称呼的原因
4、 了解中山装的蕴含
学法指导1、搜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的史料,学会从史料中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
2、通过思考“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有如此大的变化”等问题,培养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预习形成课 学习导航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照相 出现:19世纪 年代后传入中国。 影响:拍照留影逐步融入社会生活:保留了社会发展的真实 。
电影 出现:1896年,上海放映西洋影戏,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 第一部影片:《 》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二、剪发辫 改称呼 ①1912年3月,孙中山以 名义发布剪辫令。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前清官场的称呼,民间普通称呼改为“ ” 或“ ”
.它体现了资产阶级 的愿望。
三、服饰的变化 ①大城市里穿 的人逐渐多了起来。② 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③在女士服饰方面, 逐渐开始流行
预习检测选择题
(1)最近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产生了如《卧虎藏龙》《英雄》等获国际大奖的优秀影片,揭开中国电影事业序幕的是
A.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B.1905年拍摄了京剧艺术记录片《定军山》
C.20世纪初有声电影的的出现 D.阮玲玉等优秀演员的走红
(2)在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有一段描述了钱老太爷的大儿子剪去辫子引起全家震动的情节,后来政府规定全国男子限期剪去辫子,颁布这一剪辩令的是
A.慈禧太后 B.宣统皇帝 C.袁世凯 D.孙中山
(3)“先生”是社会交往中最常用的称谓,中华民国时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还规定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这一变革体现了
A.中国开始与国际流行接轨 B.中华民国政府想标新立异以示与清政府的区别
C.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D.称呼更简洁了
(4)中国领导人出席重要的会议或仪式经常穿着中山装,你知道人们开始穿着中山装是在( ) A.鸦片战争结束后 B.中日战争期间 C.辛亥革命前 D.辛亥革命后
(5)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①坐轮船、火车 ②使用洗衣机 ③照相、看电影 ④男子剪辫子、女子可以不缠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合作展示 问题探究
1、 列举清末民初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表现。
(照相与电影的出现;剪发辫、改称呼;中山装与女士高领服装的出现。)
2、服饰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清末民初人们的服饰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如何产生的?(中山装是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服装,它是西式与中式服装的完美结合;女士高领服装的盛行是由当时的人们吸取了西服洋装的特点,对满族女子的旗袍加以改良而成,按照西方流行的人体曲线加以重新剪裁、演变的。)
3、中国加入WTO以来与世界的科技、文化、经济交流更频繁,引进了许多新技术,提高了综合国力丰富了人民生活。在清末民初时,中国也开始逐渐融入世界文明的发展中,接受西方先进的技术,照相技术的引进便是一例,请你说说照相术的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不仅为当时的人们留下了美好的瞬间,更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4、历史探谜 中国古代人们笃信儒家关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的教训,但民国初年却兴起了剪辫的浪潮,请你试分析剪辫令颁布的目的。(去除旧俗,更是向清王朝和封建传统挑战,做一个真正的中华民国的公民。)
检测反馈
填空
1、照相术最早诞生于 世纪 年代末 , 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世纪 年代
2、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的时间和地点是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
3、1912年3月,颁布剪辫令的是
4、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比较普遍的称呼是
5、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清朝“老爷”“大人”之类的官场称呼,主要是因为它不符合民主共和制度下 的要求。
6、中山装的服饰名称来源于孙中山 的服装
7、现代中式旗袍的渊源是
8、清末民初,在中国一些大城市里,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是
9、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掉辫子,这件事说明(在各除陋习时,明国政府还需要采取强制措施)
10、在国际上,被视为最具有中国气派的民族服装是
11、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你认为可能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