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恰恰恰》教案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木瓜恰恰恰》。
2.学习歌中出现的重点节奏:xxx;xxx。
教学目标:
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2.简介印尼,了解一些相关文化以及“叫卖”的艺术形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心情。
2.正确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切分节奏。
教学准备: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播放歌曲《卖汤圆》。
2.师问学生所欣赏歌曲的名称。《卖汤圆》
3.歌曲演唱的含义是什么?(叫卖汤圆)
4.师举例说明“叫卖”的意义:同学们日常随爸爸妈妈去菜市场或商场,经常会听到风格各异的叫卖声,比如:“锵刀磨剪子唉!”“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等等。我们刚才欣赏的《卖汤圆》就是一种歌曲的新体裁――叫卖歌。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叫卖歌曲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也是人们进行商业活动的一种方式。有的沿街叫卖,有的摆摊坐卖,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听到。这样样的叫卖歌,我们听过的还有《冰糖葫芦》《卖报歌》等(师范唱1~2句)。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唱一首异国他乡的“叫卖歌”――它就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木瓜恰恰恰》。首先,老师带大家一起去印度尼西亚去领略哪里的异域
风情:(师作简介)
5.今天,我们所学的这首歌中就唱出了许多水果,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歌曲《木瓜恰恰恰》。
同学们可以用各种动作表达你听歌时的心情,好吗?
师在教唱歌曲前解释歌名《木瓜恰恰恰》的含义:
木瓜:热带水果。
恰恰恰:让我们想到“恰恰舞”,恰恰舞起源于古巴,舞步最初是模仿可爱的企鹅走路的姿态而改编的。可以想象“木瓜”、“企鹅”在一起的歌曲是多么有趣可爱。同学们,让我们赶快学唱吧!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印尼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说和老师的介绍来挖掘学生已有经验,增加课堂信息量。拓展视野,理解多元文化,软化学科边缘,为准确的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做铺垫)
二、学唱歌曲
1.听范唱歌曲录音,随音乐哼唱旋律。
师:在歌谱中有两个用红色笔写的两种节奏:xxx和xxx是本课学习的重点。首先,老师带大家攻克它们。
学习第一部分:xxx这个节奏用演唱《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吧》解决。
学习第二部分:xxx
学习办法有:
接拍打,让学生感受新疆舞中的节奏感。
读歌词。
每一部分各唱两遍,师重点辅导在第二部分。
2.歌曲旋律熟悉后,让学生随琴填词演唱歌曲。及时纠正音准。
(师重点辅导第二部分)
师生合作一遍。
(生唱恰恰恰)男女生合作一遍。(男生唱“恰恰恰”和第二部分)
3.表演唱:“恰恰恰”声音要求轻巧、有弹性。学生拿出自制的打击乐器,老师拿沙锤。
生齐唱:“恰恰恰”处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伴奏。
分组唱:一组唱,另一组打节奏。
师生合作:跟伴奏,边唱边表演打节奏。
4.视唱歌谱。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尝试视唱歌谱吧,先认识一下音符,用慢速跟老师一起唱。跟着老师的伴奏再唱一遍歌谱,注意音准。
5.即兴编创。
同学们,要想把自己的水果卖出去,就要有好的创意办法,现在我们就各显神通,边唱边创编一些简单的动作,吸引行人来买。学生再次用高兴热情的情绪演唱歌曲并即兴表演。
6.自我评价,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实践,体验现场叫卖的场景)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叫卖歌”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老师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也能创作出一首简单的叫卖歌曲,旋律可以用自己熟悉的。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你的作品,好吗?
四、下课
同学们,让我们在愉快的心情当中结束这节课好吗?请将你的歌声和快乐一同带走,我们下节课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