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三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三单元第9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24 09:16: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用虚实结合,层层设疑和浪漫主义的笔法,虚构了一个黑暗与现实相对立的美好境界,描绘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满的情景,虚构了人人劳作,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社会安定、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对桃花源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的现实社会的不满。
学情分析:
这篇文言的学习难度比较大,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所以一定要布置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结合语境,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学会根据句式准确地解读文中重点句子。还有,本文出现了较多的古今异义词,学生此前接触不多,也要向学生多强调。
教学目标:
全面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
了解陶渊明,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感情。
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主要内容、深度情感等写作特色,并能学以致用。
重点难点:
积累常用文言知识。
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的安排,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
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及句式。
重点难点:
透过文章内容,结合时代背景,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及句式。
透过文章的内容,结合时代背景,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
教学过程:
贴近生活,导入课文。
引导学生谈论“我所向往的理想生活”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古代大文豪——陶渊明,并且来学习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记》,感受他的向往和追求。
介绍陶渊明及其时代背景,了解他所选择的生活,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加强诵读,教给方法
(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请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识生词。
学生放声自读。
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意语气节奏。
(2)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3.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要求:
(1)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的“要”读“yāo”;“骥”读“jì”;“此中人语云”的“语”读“yù”。
(2)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的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称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词应重读,语调稍慢;第一句读的略平缓,第二三句读得有起伏;第一句与第二三句间停顿略久,二三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更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4.教师引领,诵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2.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教师参与。
3.集体逐段朗读,通译全文,贯通文意。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分组讨论:
明确:
以渔人进入桃花源为线索,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第二部分(2、3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历。第三部分(第4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5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对译课文第2、3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课文思路,掌握课文内容。
背诵课文,领悟文章优美、简洁、精练的语言特色。
体会作者对“世外桃源”般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虚构世外桃源的原因,体会作者厌恶战争的情绪和追求和平劳动生活的愿望。
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说出文章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据此线索课文可以划分几个层次?
合作探究
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明确:“忘路之远近”说明了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于迷路忘返;“忽逢”说明了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渔人以前未曾见过,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了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的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做了铺垫。
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么样的景致?
明确: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了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怡然自乐”,说明了桃花源环境清幽,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了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什么反应?说明了什么?
明确:“大惊”写出了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世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明确: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说的就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花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文章最后写的“寻向所志”“不复得路”,目的是什么?
明确: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表明了作者无奈何的叹惋之情。
最后两段与前文的那句话相呼应?
明确: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我们应当怎样评价文章所表现的理想社会?
明确:作者虚构了这样一个故事,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也是对现实社会的否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个幻想。
归纳源自本文的成语。
世外桃源 豁然开朗 怡然自乐 与世隔绝 无人问津
品味研读,主题探究
1.大家相信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东晋年间存在吗?(让学生从文章找线索来考证)
2.作者写《桃花源记》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陶渊明因生活在战乱频繁的环境里,因而构想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这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习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
拓展延伸
假如陶渊明来到大家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总结: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的欣慰。
布置作业
摘抄成语。
背诵并在作业本上默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