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期末考试(甘肃金昌2018年真卷)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期末考试(甘肃金昌2018年真卷)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24 13:37: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川六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六年级语文试卷
第Ⅰ卷(15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春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为所欲为,决心为班级争光。
B.秋游时候,我们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那里春景美不胜收,
真让人陶醉!
C. 小成学习很认真,每到课间,他都会和同学们讨论不解之缘。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饱经风霜的精神。
2.修辞辨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阳涨红了脸,小溪笑弯了腰。(夸张)
B.也许它跑到花园或森林里去了吧?我们心里空落落的。(设问)
C.他是那么平凡,那么朴素,那么纯真,那么谦虚。(排比)
D.他们好像特别开心似地大声呼喊着。(比喻)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在上课时专心听讲。
B.轻诺必寡信,是一种不良观念。
C.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D.我们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加快工作效率。
4.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华罗庚教授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著名的数学家。
②20岁那年,他得了伤寒病,一躺就是半年,病好后身体受损,但他毫不泄气,继续向科学城堡进攻。
③他14岁开始自学数学,每天坚持自学10小时,从不间断。
④1932年,22岁的华罗庚应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的邀请,到清华大学工作。
⑤从19岁起,华罗庚开始写数学论文。
⑥在清华期间,他看了更多的数学书,并开始学习外文。由于他肯下苦功,进步很快,25岁时,华罗庚就成了著名的数学家。
A.③②⑥④①⑤ B.①③⑤②④⑥ C.⑤③②④①⑥ D.①③②④⑤⑥
5.根据课文内容选出正确的一项( )(3分)
A. 鲁迅笔下的闰土活泼、幽默而圆滑。
B.《月光曲》中的盲人姑娘和贝多芬一样,也是一位举世闻名的音乐家。
C. 《有的人》是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一首诗。
D.《最后一头战象》中的战象波农丁曾经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当它年老时,却被人们无情抛弃,最终饿死。
6.选出正确的一项( )(3分)
A.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育才,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他曾发表小说《狂人日记》。
B.词作《西江月》的作者是唐代爱国词人辛弃疾。
C. 《有的人》的作者是阿累。
D.《春夜喜雨》是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二、积累与运用( 32分 )
7.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4分)
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是感情的音韵①,是思想的火花,是理想的光辉,是智慧的结晶。它凝聚②着汉字的灵魂,像一条潜龙,流动在华夏文明历史长河中。从诗三百、离骚的源头,到乐府民歌,再到瑰丽宏伟的唐诗宋词,以至现代的新诗、散文诗,诗人们以其幽微的洞察力、悲天悯人的情愫、【甲】笔生花的笔墨,显示出多彩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乙】刻出这悠久的诗意中国,影响了平凡而美丽的一代代华夏儿女。
(1)请给划线字写出拼音。(2分)
①音韵(? )????????? ②凝( )聚
(2)根据拼音提示,给【甲】【乙】两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字。(2分)
【甲】miào( )笔生花 ?? 【乙】juān( )刻
8. 补充下面四字词语。(8分)
①( )炙人口 ②不( )一格 ③( )梁画栋 ④兴高采( )
⑤( )然大悟 ⑥不( )话下 ⑦( )不经心 ⑧张冠李( )
9. 选择以下词语填入句子中的括号里,牢记老师的叮嘱。(只填序号)(4分)
①囫囵吞枣 ②字斟句酌 ③丢三落四 ④滚瓜烂熟
苏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读书要( ),不能( );背书要( ),不能( )。”10.交流话题:课文中的景物。看看你会怎样描绘第六单元古诗词中的景物?(4分)
小林:索溪峪的山有的直插云天,有的横拦绿水,有的绵亘蜿蜒……但无论怎样的山都野性十足,是天然的美景。
小东:山雨那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我说:古诗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默写。(12分)
(1)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____。(3)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 (4)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
(5)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 (6)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_。
(7)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____。(8)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___。
(9)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 (10)青山绿水,___________________。
(11)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__。 (12)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40分 )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12.解释文中词语: (每小题2分,共4分)
(1)鼓( ) (2)洋洋( )
13.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在每个分句中各划一处“∕”。(2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14. 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3分,共6分)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猜一猜:由伯牙和子期的故事,衍生出了一个新的成语:它有“山”有“水”,常被人们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这个四字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现代文阅读A(14分)
走进书里去
①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毫)不费力地坐在荧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③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④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⑤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6. 用“∕”划掉下面括号里不正确的字。(每处1分,共2分)
A.见闻广(搏 博) B.(豪 毫)不费力
17.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每空2分,共4分)
A.粗略( ) B.肤浅( )
18.根据文意回答: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文阅读B(12分)
汉字与中国心
①1998年春在纽约时,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
②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
③汉字,的确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语又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江海”、“明月”、“鸿雁”……都能使受到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已,这是从翻译稿读中国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
④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点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背诵许多古典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除旧岁”;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尽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⑤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了。以我国古典诗词为例,全部改成拼音文字以后,还能设想原汁原味的诗词的存在么?
20.根据文意回答:汉字的特点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请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文中提到“中华”、“神州”、“大地”、“江海”、“明月”、“鸿雁”这些词语,其中哪两个词语最容易勾起华夏儿女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参照选文内容,补全语段:(每空2分,共4分)
杜甫在听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时,喜悦吟诵“漫卷诗书喜欲狂”;_______A________,
深情道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苏轼在远念胞弟时,_____B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同学们,当你读完《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后,你定会有很多想法。请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完成作文:
1. 请以“____________的哈利波特”作为题目,补全题目,完成作文。
2. 假设你是《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的一个人物,请以作文的形式写写这个人物的想要说的话。作文题目自拟。
3. 若你现在可自由选择身份,给哈利波特写一份信,你会说什么?请以“给哈利波特的一封信”作为题目,完成作文。
写作要求:
1. 作文字数不少于5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3.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第Ⅱ卷(30分)
一、默写(20分)
1.鸟宿池边树, 。(《题李凝幽居》贾岛)
2.谁言寸草心, ?(《游子吟》孟郊)
3.旧时王谢堂前燕, 。(《乌衣巷》刘禹锡)
4.月落乌啼霜满天, 。(《枫桥夜泊》张继)
5.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岑参)
6.飘飘何所似? 。(《旅夜书怀》杜甫)
7.迟日江山丽, 。(《绝句》(其一)杜甫)
8.亲朋无一字, 。(《登岳阳楼》杜甫)
9.烽火连三月, 。(《春望》杜甫)
10.飞流直下三千尺, 。(《望庐山瀑布》李白)
11.两岸青山相对出, 。(《望天门山》李白)
12.今人不见古时月, 。(《把酒问月》李白)
13.相看两不厌, 。(《独坐敬亭山》李白)
14.两岸猿声啼不住, 。(《早发白帝城》李白)
15. ,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16. ,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
17. ,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白居易)
18. ,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都城南庄》崔护)
19. ,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李白)
20.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二、名著知识考查(10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4分)
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健壮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______次买车又______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事。
2.鲁滨逊在荒岛上生存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他给奴隶取名为______________。
(二)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2分)
1. 祥子是一个“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而奋斗、挣扎,最终投身革命。 ( )
2. 鲁滨逊认为荒岛上可分为两季:旱季和雨季。? (? )??
(三)结合《爱的教育》内容,将选项填入表格中对应的题号下。(每题1分,共4分)

A.卡洛斐 B.卡隆 C.小抄写员 D.代洛西 E.安利柯

题号 ①身材最高、力气最大、勇敢正直 ②酷爱收集邮票、想经营新奇商店 ③最聪明、学习成绩最好、总得第一 ④他懂得为父亲分忧,悄悄帮父亲抄写书件来补贴家用 ⑤小说中的“我”, 记录朋友们的生活点滴
选项 ? ? ? ? E



六上期末语文考试答案(2019年一月)
第Ⅰ卷(150分)
一、选择题(18分,每题3分): 1B 2C 3A 4B 5C 6D
二、积累与运用(32分=20+12):
(7—10题,共20分)
7.(共4分,一空1分)(1)yùn、níng (2)甲:妙 乙:镌
8.(共8分,一空1分)①脍 ②拘 ③雕 ④烈 ⑤恍 ⑥在 ⑦漫 ⑧戴
9.(共4分,一空1分。只填序号。)读书要② ,不能① ;背书要④,不能③。
10.(共4分)描绘出第六单元古诗词中某一种景物特点即可。
11.默写(12分,每空1分)
(1)杨柳依依 (2)雨雪霏霏 (3)清风半夜鸣蝉 (4)听取蛙声一片(5)路转溪桥忽见
(6)虫声新透绿窗纱(7)当春乃发生(8)润物细无声 (9)俯首甘为孺子牛 (10)白草红叶黄花
(11)燕山月似钩(12)快走踏清秋

三、阅读理解(40分=14+14+12)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12. (每小题2分,共4分)(1)弹 (2)广大 13.(一处1分,共2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14. (每小题3分,共6分)
(1)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就像高高的(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啊!”
(2)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于是,他摔破了琴,断绝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15.(2分)高山流水

(二)现代文阅读A(16-19题,共14分)
16. (每处1分,共2分)A.(搏 博) B.(豪 毫) 17.(每空2分,共4分)A. 细致 B.深邃
18.(4分)答:(1)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2)看影片虽然也给人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或者也可这样回答:看小说像细嚼慢咽品宴席,看影片像吃便捷的快餐,它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19.(4分)言之有理即可。

(3)现代文阅读B(20—23题,共12分)
20.(4分)答:1.形声义俱全,2.信息量大,3.整齐灵动,特别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4.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
21.(2分)用文中原句回答:古典诗词已经规定、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和表达方式。
22.(一词1分,共2分)“明月”和“鸿雁”;(词序可颠倒)
23.(每空2分,共4分)例句:A.王维(摩诘)在送别友人时;B.中秋时吟“明月几时有”或浪漫(深沉、不禁)追问“明月几时有”。
四、作文。(60分)略。
第Ⅱ卷(30分=20+10)
一、默写(一空1分,共20分)
1僧敲月下门 2报得三春晖 3飞入寻常百姓家 4江枫渔火对愁眠 5凭君传语报平安 6天地一沙鸥 7春风花草香 8老病有孤舟 9家书抵万金 10疑是银河落九天 11孤帆一片日边来 12今月曾经照古人 13只有敬亭山 14轻舟已过万重山 15浮云游子意
16长风破浪会有时 17晚来天欲雪 18人面不知何处去 19山随平野尽 20岐王宅里寻常二、名著知识考查(10分):(一)填空 (每空1分.共4分):1. 骆驼祥子,三;三。 2.“星期五”
(二)(每题1分.共2分) 1. × 2.√
题号 ① ② ③ ④
选项 ? B ? A ? D ? C
(三)(每题1分,共4分)





六年级语文试卷(2019-01-04) 第 1 页 共 3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