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经济大危机
美国:罗斯福新政
德意日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各国政治经济发展又不平衡
第二次世界大战
温故知新
个人不可能缔造历史,历史也不会因为个人而改变,即使没有希特勒,帝国主义国家受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支配,原有的“均势”一旦被打破,战争仍将不可避免。
假如没有希特勒
——二战会不会爆发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世界大战
1939年9月 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个月后,波兰灭亡
二战的全面爆发
想一想,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波
兰
闪电战:突然袭击发动战争,以大量快速兵团和新式武器,闪电般地催毁对方的抵抗能力。
装备陈旧的波兰军队
静坐战争
波兰:长矛、刀剑。军事思想落后。
德国:坦克、俯冲式轰炸机。
英法:绥靖政策,静坐战争,宣而不战。
苏联:东方战线,入侵波兰。
东方战线
“东方战线”的建立
丹 麦
挪威
卢森堡
荷兰
比利时
马奇诺
防线
5月下旬,德军绕过法国坚固的 “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二战初期, 德国闪击战,攻势凌厉,35天波兰灭亡,4小时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
卢森堡不战而亡,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
法国
欧洲西线初期战况
敦刻尔克撤退
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走33.6万军队,为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
精品课件
不列颠之战(1940.7—10)
We shall go on to the end…We shall never surrender.
我们将战斗到底
……我们决不投降。
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英国首相丘吉尔
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说明:英国由绥靖政策开始对德坚持抗战。
二战的扩大
②莫斯科保卫战(1941.10.2——1942.1)
① 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
(1)苏德战争爆发
德军逼近莫斯科,苏联军民顽强抵抗,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乡村。
——斯大林
莫斯科保卫战胜利意义:
(1)德陆军遭受第一次重大失败
(2)标志德国“闪电战”破产
(3)鼓舞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
俄罗斯虽大,但已无路可退!后面就是莫斯科!苏军一个战斗小组的指挥官发出了这样的呼喊,
葬礼:博克、古德里安、伦德施泰特等战败的德国高级将领,抬着上面写有“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棺材,在寒冬的苏联大地上狼狈溃退。
1941年12月7日晨(夏威夷时间),日本未经宣战,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国对日宣战。9日,中国对日、德宣战。不久,另有20多个国家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太平洋战争
战争的进一步扩大
丘吉尔听见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后,他快乐地流出感激的眼泪。他说,美国参加战争,我们就有了绝对的信心。
蒋介石听说后,表示“我可以放心的去听戏了。”
希特勒听说后,则斥责日本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改变了战争力量对比。
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 图1这次会议召开于何时、何地?由多少个国家参加?
2.图2是1942年美国印制的一份海报。从图上“united”(团结)、“win”(获胜)等宣传语和美、英、苏等国国旗,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团结了起来,这种局面的形成源于当时签订了什么文献?有何意义?
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以后又有21个国家加入宣言。
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原因:
(2)标志:
1、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莫斯科战役失败后,1942年7月,希特勒集中150万人的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一昼夜出动2000架飞机狂炸,但苏军守住每条街、每幢房屋,打到冬宫,由于天气问题损失惨重,被苏军反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斯大林格勒战役
斯大林格勒
形势的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
(1)概况:
1942年7月,德国进攻斯大林格勒。次年2月大败德军
(2)影响: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4年6月
登陆成功,开辟了第二战场。
时间:
结果:
意义:
从此,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
(1)概况:
1944年6月,美英盟军登陆法国诺曼底。
(2)影响: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美、英和加拿大等国盟军5个步兵师、3个空降师在法国诺曼底沿海登陆。为此次登陆盟军集结兵力达287.6万人,6500艘战斗舰艇和运输船只,11000架作战飞机及2700架运输机。这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
阿拉曼
斯大林格勒
1942.10~11
1942.7~1943.2
1943.9
诺曼底
1944.6~7
美、英盟军
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6日,美、英和加拿大等国盟军5个步兵师、3个空降师在法国诺曼底沿海登陆。为此次登陆盟军集结兵力达287.6万人,6500艘战斗舰艇和运输船只,11000架作战飞机及2700架运输机。这是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战。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召开背景:
(3)召开时间:
雅尔塔
(苏联克里米亚半岛)
1945年2月4日---11日
(4)地点:
1、雅尔塔会议:
(2)目的:
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而召开。
(5)三国首脑: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
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
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6)会议内容:
(7)影响:
①进一步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为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创造了条件
②雅尔塔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对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会议上英、美、苏 三巨头
●相关史事
1943年11月,中、美、英3个国家的在开罗会晤,并于12月初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 等,必须归还中国。
3、二战结束
(1)德国投降:
柏林战役:
1945年5月,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
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
1945年5月8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① 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
投下两枚原子弹。
② 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
③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④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
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日本投降:
加速日本投降的因素:
日本投降标志:
二战结束标志:
二战的结果、性质
结果: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性质: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
二战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了巨大灾难。
但是,以反法西斯力量胜利而宣告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拯救了世界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战争结果
结束标志
战役格局
转折战役
战争性质
交战双方
起止时间
爆发标志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两次大战之比较表
同盟国获胜
协约国获胜
日本“密苏里”号签字仪式
德国投降签字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斯大林格勒战役(等)
凡尔登战役
反法西斯战争
帝国主义战争
轴心国——同盟国
同盟国——协约国
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
德国进攻波兰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随堂训练
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打败的三个法西斯国家是
A.英法俄
B.德法俄
C.美英法
D.德日意
D
2.毛泽东说:“象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二战中的哪次战役,直接证明毛泽东的论断
A.莫斯科战役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战役
D.攻克柏林战役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