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24 09:45: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故居
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在这里,取名邓先圣。5岁时入私塾读书,后转入新式小学,学名邓希贤。 邓小平故居是白墙瓦灰、座东朝西的三合院,幽篁环抱,古朴自然,位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镇牌坊村。 我在法国呆了五年多,其中在工厂劳动了四年,干重体力劳动。……当时工资很低。但也有一个好处。这样的生活,使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我来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从此以后,我愿意绝对的受党的训练,听党的指挥。始终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争斗。——邓小平图为1921年邓小平在法国的留影1924年7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区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图为出席大会代表在巴黎合影。前排右六为周恩来、后排右三为邓小平。↑1929年,25岁的邓小平等领导发动百色起义。 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与张云逸在广西聚居着壮、汉、瑶等民族的百色举行全国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一次光辉实践。邓小平书写碑名的百色起义烈士纪念碑↑1939年,35岁的邓小平与妻子卓林在延安结婚。1945年,41岁的邓小平和儿子邓朴方在河北武安县。 长征抵达陕北时的邓小平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国抗战开始,红军改编为第八路军。邓小平(坐,左三)和朱德(用望远镜者)等东渡黄河,进入山西抗日前线。策马奔赴太行抗日前线的邓小平。 1938年1月,邓小平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这是129师领导人在山西辽县(今左权县)桐峪镇合影。 左起:李达、邓小平、刘伯承、蔡树藩 1938年1月,邓小平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组成由邓小平任书记的五人总前委,统一领导和指挥淮海战役。 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1945年8月,邓小平任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图为邓小平和军区司令员刘伯承、副司令员滕代远在一起。主政大西南的邓小平 20世纪50年代初期,邓小平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兼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图为副主席合影。右起第一人邓小平、第二人贺龙。主持中央书记处工作时的邓小平1954年6月,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邓小平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作国家预算草案的说明。 1969年11月起,邓小平在此劳动了三年多的时间。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1972年,68岁的邓小平和夫人卓琳被下放到江西劳动。1974年,毛泽东和70岁的邓小平亲切握手。↑1981年,77岁的邓小平任中央军委主席,检阅陆海空军部队。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外孙女棉棉自己扎了许多小辫子,邓小平一把抓住,说:“抓住小辫子!”1990年1月27日,邓小平同志在上海和家人合影。↑1984年,80岁的邓小平在北京中南海打桥牌。 ↑1997年,93岁的邓小平逝世。↓联合国大会起立默哀一分钟 。←江泽民在邓小平的追悼大会上致悼词。 2月的深圳街头,一个小女孩在邓小平巨幅画像前默哀 。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简而言之,邓小平理论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理论。什么是邓小平理论? 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周刊《时代》,1976年到1997年邓小平共有8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其中两度成为年度风云人物。他的入选理由是“他改革了国家,也改变了世界。他的名字总与中国令人称奇的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1.初步提出(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后,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粉碎 “四人帮”后,社会上和党内出现一些思想动向:一部分人仍然存在着思想僵化或半僵化状态,阻碍着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贯彻;极少数“四人帮”的党羽,利用中共发扬民主的机会,宣扬无政府主义和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主张,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反对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从“右”的方面歪曲和反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针对这种情况,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2)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致开幕词第一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整个新时期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胡耀邦在会上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政治报告。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邓小平 (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
同志们:
???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在开幕……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按照本国实际建设社会主义。2.发展完善(1)中共十三大——基本形成 ?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它是中国社会主义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开始于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十三大“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到1990年底,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2000年),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205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2)南方谈话(1992年)——充实发展 ?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这关键时刻,邓小平于1992年初到南方视察。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邓小平南巡谈话对中国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邓小平和广东省委书记谢非交谈邓小平南巡期间视察深圳 ?内容:a.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b.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d.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敢于试验;
e.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f.发展才是硬道理。
?意义: 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1992后的中国……
中国的学者、专家成为高收入者,彻底扭转了一直以来知识分子被打压的局面。
●大批留学生回国创业,诞生一个拥有海外教育背景的知识精英阶层――“海归派”。 ●下海经商风起云涌。一批批人从体制内移身商海,这些人后来被归为“92派”。 ●1989年到1991年,中国GDP每年的增幅只有5%左右,而在1992年,这个数字就增加到12.8%。此后,中国一直保持“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国家”这一称号。
●深圳综合指数从讲话时的约112点用三个月时间就到了315点高位,涨了1.8倍。
●门户网站网易的创始人,2003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首富丁磊,考上研究生但放弃了,因为他“觉得机会很多,不如到社会上闯一闯。3.最终确立(1)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2)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成为引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旗帜。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确立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1、发展道路:
2、发展阶段:
3、根本任务:
4、改革外部条件:
5、政治保证:
6、战略步骤:
7、党的领导:
8、依靠力量:
9、祖国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平与发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三步走战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一国两制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997年邓小平再次登上《时代周刊》1997年3月3日。标题: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六大提出并确立为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事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党的问题。中共十七大提出
中共十八代确立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中共十九大提出并确立为指导思想社会主要矛盾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江泽民同志作报告。 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胡锦涛同志作报告。(二)科学发展观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2年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共十九大(1)时间:2017年10月
(2)内容: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历史地
位;提出了新时代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基本
方略。
材料1 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材料2 中共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阅读材料,说出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九大召开时中国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联系中共八大与十九大召开的背景,思考回答为什么主要矛盾变化了。中共八大时: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中共十九大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名列前茅。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但是我国在地域上、程度上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需要国家调整国家政策,促使人民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实现共同富裕。原因: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1.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准确理解是( )
A. 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
B. 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C. 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
D. 不受马克思主义条条框框的约束
2. 邓小平高度地评价了这次大会的历史地位,认为这次大会将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在这次大会上,他还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命题。“这次大会”是指(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C巩固练习B3 .“中国要搞现代化,绝不能搞自由化,绝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邓小平强调必须坚持( )
A.四项基本原则    B.“两个凡是”的思想
C.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借鉴外国经验。但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都不能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下列对邓小平这段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经验
要注意学习借鉴外国经验
C. 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
D.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DA5.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与发展都要立足这个最大实际。第一次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6.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
A.实施改革开放
B.建立经济特区
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D.南方讲话使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B D7.学习和研究历史要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老师给某学习小组出示了几个时间点,告诉同学们,它们是相互关联的一组时间点,这个学习小组的四个学生做出了下列解读,你认为最准确的是( )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改革开放后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C.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理论的发展、确立
D. 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8.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写进了党章,至此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包括( )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A.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DC9. 科学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在哪一次会议中被写进党章的( )
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大
C.党的十七大 D.党的十八大
1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性质定位看,“四个全面”是( )①治国理政的总方略②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③民族复兴的理论指导 ④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