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2-28 14:00:00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专题五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三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20世纪50年代:
新中国开始走向国际舞台20世纪70年代:
中国外交有了新突破,
中国战略地位显著提高。三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外交政策的调整
1.背景一.外交政策的调整1.调整背景:

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
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国内新任务: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际新形势【合作探究】 邓小平论国际形势
材料一 (1984年)我们曾经谈到战争危险,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有一点变化。我们感到战争危险仍然存在,仍要提高警惕,但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因素在增长。
材料二 (1985年)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
回答:上述材料中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有哪些? 材料三 (1985年)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回答:上述材料中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什么?
【合作探究】邓小平论国际形势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制约战争的力量有发展
不发生世界战争有可能
维护世界和平有希望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一.外交政策的调整1.调整背景

国内新任务
国际新形势2.调整依据:邓小平的科学判断【合作探究】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世界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
回答: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对外政策一贯的方针是什么?具体表现为什么政策?我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又是怎样的?
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主要应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并且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相互尊重……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交往。
——邓小平
回答: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合作探究】一.外交政策的调整1.调整背景

国内新任务
国际新形势2.调整依据:邓小平的科学判断3.方针原则: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主要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保障国内建设
5.具体表现:实行不结盟政策【学习思考】 如何理解中国对外关系方针的调整与国内工作重点转移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国际形势——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
正确做法——经济建设中广泛交流合作
外交政策的目标——为经济建设服务
方针的调整与工作中心的关系——相互促进一.外交政策的调整1.调整背景

国内新任务
国际新形势2.调整依据:邓小平的科学判断3.方针原则: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主要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保障国内建设
5.具体表现:实行不结盟政策不结盟政策: 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成针对
任何第三方的政治、军事同盟实质: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原因: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出发
据事情本身是非曲直独立判断国际问题
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
含义:【合作探究】一.外交政策的调整二.外交活动的特点和成就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 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问题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联合国宪章》
请回答:联合国最根本的宗旨是什么?【合作探究】(1)课本从哪些方面说明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你还能说出其它较为典型的事例吗?这些多边外交发挥了怎样的作用?(2)课本从哪些方面说明中国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你还能说出其它较为典型的事例吗?中国在这些区域组织中的活动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合作探究】一.外交政策的调整二.外交活动的特点和成就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如: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江泽民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 来越大的建设性作用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005年9月,胡锦涛出席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并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他重申,中国将坚定不移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繁荣。
——新华网

2008年9月温家宝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并作主旨发言。他指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已为世界上一些最不发达国家作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累计免除亚非等49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债务247亿元;提供……无偿援助908亿元 ”。 ——新华网

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合作探究】(2)课本从哪些方面说明中国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你还能说出其它较为典型的事例吗?中国在这些区域组织中的活动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合作探究】一.外交政策的调整二.外交活动的特点和成就1.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如:参加并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
式会议
2001年促成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图一图二 图一: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峰会主题为“友谊、和平、合作、发展”。
图二:2007年11月,温家宝出席第十一次东盟-中国领导人会议,在会上发表题为《扩大合作 互利共赢》的讲话。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部分会议简介)
时间 地点 中国领导人的讲话
2001年 上海 加强合作,共同迎
接新世纪的新挑战
2008年 利马 坚持开放合作
寻求互利共赢 2009年 新加坡 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2001年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国元首合影
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
共同繁荣”。
上海合作组织:
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突出成就之一
材料一
中国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从最初的军事、政治领域,发展到经济、能源、交通、司法等广泛领域。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时签署《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2003年,举行首次反恐军事演习。 2009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叶卡捷琳堡召开。胡锦涛在会上作题为《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共同创造和谐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
——新华网
材料二
请据材料一、二并结合课本指出,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特点、合作模式、意义。 上海合作组织:1.性质: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2.特点:成员国结伴而不结盟3.合作模式:领域广泛、共同倡导、
安全先行、互利协作。材料一
中国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从最初的军事、政治领域,发展到经济、能源、交通、司法等广泛领域。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时签署《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2003年,举行首次反恐军事演习。 2009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叶卡捷琳堡召开。胡锦涛在会上作题为《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共同创造和谐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
——新华网
材料二
请据材料一、二并结合课本指出,上海合作组织的性质、特点、合作模式、意义。 上海合作组织:1.性质: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2.特点:成员国结伴而不结盟3.合作模式:领域广泛、共同倡导、
安全先行、互利协作。4.意义:(1)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
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营
造和平的周边环境。
【合作探究】一.外交政策的调整二.外交活动的特点和成就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事例作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2.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事例作用:促进了区域政治经济的合作、发展
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3.意义:为世界和平、发展、繁荣作出贡献
保障了国内建设,增强了综合国力【巩固拓展】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一.外交政策的调整调整背景:国际新形势、国内新任务二.外交活动的特点和成就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事例
作用2.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事例
作用3.意
义为世界和平、发展、繁荣作出贡献
保障了国内建设,增强了综合国力主要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保障国内建设基本依据——邓小平的科学判断 方针原则: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要表现:实行不结盟政策【巩固拓展】你从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的光辉历程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参考提示:
从中国近现代史看:

从外交政策演变看:
从外交活动的实质看:
从外交活动的影响看:
国际地位取决于综合国力
制定政策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外交体现国家意志、国家利益
中国正在和平崛起,
国际影响力在增强。 【巩固拓展】在今天这堂课上,你得到哪些收获? 学到知识 外交活跃 ……
分析材料 关注现实 ……
与时俱进 增强国力 ……
请搜集、整理近年我国政府参与的重大国际活动,分析它们体现了新时期我国外交怎样的特点,指出它们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谢谢合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