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第19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田雪莲 侯晓燕 新中国成立前夕,通货膨胀极其严
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百废待
兴。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搜集的资料
来说明一下当时的情况? 资料show ◆抗日战争爆发以前,100元法币可以买两头牛,到1949年解放之前就只能买50万分之一两大米,物价平均上涨36807亿倍。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仅铺设了
两万多千米铁路,而且只有1.1万千米可
以勉强行车。资料show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条件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完成土地改革,促进了农业生产。 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
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条件
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 概念解析
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
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历史阶段。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条件
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与学习提纲》草稿 1953年,中共中央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
主张,要求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完成对农业、手工业
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条件
方针
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及交通运输业
◆重点发展区域在东北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农业
★ 手工业
★ 资本主义工商业?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农业
★ 手工业
★ 资本主义工商业论从史出 第一,对于资产阶级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第二,要在改造他们的同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工作安排。第三,不剥夺资产阶级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予恰当的政治安排。
———《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问题的决议》策略:利用、限制、改造
方式: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
步骤: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这些规定适应了当时的国情,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从而保证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学思之窗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自起诞生之日起,就在步履维艰地发展着,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它才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因素的一个组成部分,你能简要说出它的发展历程吗?七嘴八舌 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推动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这里的经济制度是指“计划经济”,大家都知道我国现在实行的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请你结合历史和现实来谈谈你对计划经济的理解。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两个阶段1956-1966年1966-1976年中共八大影片资料根据影片内容回答中共“八大”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中共“八大”关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如何论断的?依据是什么?
这一矛盾的实质是什么?
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 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其基本依据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精力来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
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两个阶段1956-1966年1966-1976年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
社会主义。“大跃进”:以大炼钢铁为中心
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一大二公”是指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你知道吗?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
动改变了“八大”的正确论断,是新中国经济探索中的失误,你知道其原因吗?1.在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不断发展;
2.在经济建设上,片面追求高速度。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两个阶段1956-1966年1966-1976年“文革”十年浩劫以史为鉴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经受了风雨的考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你从1956年到1976年20年的历史中学到了什么?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加以坚持,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
★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可照搬别国模式。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