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5张PPT。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与社会变化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何以数郡忘饥?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 一、农业的发展扩大垦田面积,提高耕作技术。 一、农业的发展——何以数郡忘饥? 一、农业的发展 开垦梯田 兴修水利宋代农业发展,数郡得以忘饥。材料1:苏湖熟,天下足。——宋朝谚语
材料2:宋真宗时,江淮两浙大旱,水田不登,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种三十万斗,给以上地区播种,获得成功。南宋时,占城稻遍布各地。 一、农业的发展——何以数郡忘饥?请同学们 阅读教材41-42页完成!农业成就知识展台①宋代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
②宋代引进了什么作物?
③宋代还有哪些经济作物?
④宋代的粮仓在哪里?
粮仓: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粮食作物:水稻引进作物:越南占城稻
经济作物:棉花 茶
二、手工业的兴盛——何以衣被天下?
蜀地丝织品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南宋的棉毯棉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 1.纺织业2.制瓷业景德镇瓷器宋真宗年号景德,皇帝偏爱昌南镇产陶瓷,赐名昌南镇为景德镇。景德镇制瓷起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景德镇陶瓷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蜚声中外。钧窑景德镇汝窑官窑哥窑定窑。宋代是我国瓷器的鼎盛时期,五大名窑,形制优美,高雅凝重,不但超越前人,后人仿制也不能匹敌。南宋时期,江南成为制瓷中心。
宋朝瓷器,运销五十多个国家。3.造船业南宋沉船:
长41.8米、宽11米、排水828吨。技术先进、设计科学知识展台手工业兴盛,衣被天下,惠恩广施! 三、商业繁荣——何以名冠寰宇?
1、城市繁荣
开封临安北宋 《清明上河图》南宋都城临安一隅材料3:(北宋东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门面广阔,每一交易,动辄千万。 ——北宋·《东京梦华录》
材料4:(南宋临安)所行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事,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
——宋·《梦梁录》
根据材料,说一说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表现。门面讲究阔气、交易数额巨大、商品琳琅满目,
商业气息浓重、街铺林立……西市东市晓市夜市唐都长安:坊市严格分开,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
南宋临安: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夜市宋代商业活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草市成为新的商业区
2、海外贸易
市舶司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当,所得动以百万计 。宋高宗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海外贸易收入是国家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3、出现纸币
北宋 交子《文献通考》记载:“(北宋时期)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方便携带,成本降低……纸币的出现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测算,按1990年美元为基准,在公元960年后,中国人均GDP为450美元,至宋末达600美元。而处于中世纪黑暗中的欧洲,仅为422美元。宋朝当时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的80%。
“澶渊之盟”每年给辽10万两白银,绢20万匹,这仅仅是宋朝两个县的财政年收入,而且每年通过互市,宋朝至少要收回几千万两。宋朝是经济超级大国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史学家汤因比观察图标:宋朝的经济发展南方兴盛还是北方兴盛呢?“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终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大量劳动力。 知古鉴今采取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要重视
科技进步要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要保持生态环境、爱护自然国泰民安经济繁荣宋代经济给我们的启示本课小结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发展的表现:
1、粮食作物:占城稻;水稻产量居于粮食作物首位
2、经济作物:棉花和茶树
二、手工业兴盛的表现:
(1)丝织业:
(2)棉纺织业:
(3)制瓷业:
(4)造船业:
三、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
1、城市的繁荣:开封和杭州
2、海外贸易:广州、泉州闻名世界的港口;设立市舶司
3、纸币产生:北宋四川“交子”;南宋纸币与铜钱并行的货币课堂练习:1、图上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C2、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一批商品到泉州市场上销售,他需要到哪个机构办理相关手续( )
A.蕃市 B.市舶司 C.蕃所 D.海关B3、《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民间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是( )
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 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