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3张PPT。人民大会堂第23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标要求】:
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导 言 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形成了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但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尤其是在“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今天就让我们就这一主题,一同去了解历史,关注现实,展望未来。“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本课知识框架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基层民主选举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文革回眸问题1:观察下面的图片资料,说说它们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想一想?问题2: 你从祖辈、父辈那里听说过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一些故事吗?请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分享交流?When China Went Mad In Cultural Revolution图说历史:导火线When China Went Mad In Cultural Revolution图说历史:毛泽东在天安门会见百万红卫兵接见红卫兵 受到接见的红卫兵与毛主席和林副主席在一起。在个人崇拜到了登峰造极的年代,能与伟大领袖合影,是无上的光荣和值得铭记终生的事情。
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在当时应算是最普及的了 全国山河一片“红”江青反革命集团的主要成员文革中的宗教信仰状况“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知青下乡——“我拿青春赌明天”文革时期的语文课本“破四旧”文革时期的结婚证书武斗中投降的“俘虏”“文革” 中的百万雄师文革中的武斗黑龙江省委书记处的书记集体被批斗“走资派” 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在反击“二月逆流”的运动中首当其冲,这是“专门”为他召开的批斗大会。批斗罗瑞卿老干部遭到迫害批斗刘少奇(1968年)一、“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破坏2.民主法制遭到破坏问题3: 每小组4-6人,分别设想:假如你是文革时期的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大学教师、一名城市干部、一名青年学生,你在文革时期会有怎样的经历??小组讨论? 刘少奇在中南海被批斗,失去人身自由。他拿着《宪法》愤怒地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的国家。我个人也是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人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文革”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有哪些危害??案例分析?宪法被践踏第八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八十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法院决定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不受逮捕。
第九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文革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破坏1.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公民权力受到践踏;
2.由于“全面夺权”,司法部门瘫痪,社会秩序极端混乱;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4.中国共产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
综上,“文革”动乱是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粉碎“四人帮”叶剑英元帅“文革结束”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1.历史背景问题4:“新时期”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有何决策?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确立了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为了保障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阅读思考: 1980年8月下旬,著名的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询问邓小平:中国如何避免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悲剧重演?
邓小平回答:只有认真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想一想:邓小平的回答说明了什么?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邓小平的回答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表明党和政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决心。经过“文革”,党和人民得到了深刻的教训,认识到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进行民主法制教育的必要性,为全面开展法制建设提供了社会条件。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表现①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是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表现②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2.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的表现② 加快法制建设,出台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② 加快法制建设,出台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A 颁布了1982年新《宪法》,还对它进行了多次修订,并相继出台了《选举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各种法律法规。② 加快法制建设,出台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B 1989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199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行政复议法》。问题5:上述两部法律的出台,有何重要意义??分析思考??民告官? 近年来,“民告官”的行政诉讼案件中政府败诉已不是新闻。人大代表吕忠梅结合典型案例,总结了导致政府败诉的几种行政行为“常见病”,并结合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诊断。
病症一为乱收费、乱罚款的权力“膨胀病”。?民告官? 病症二为乱盖公章、乱发文件的“昏聩病” 。吕忠梅为该病症开出的处方是: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依国家法规清理部门规章和文件,完善社会听证制度、决策责任制及公示制,严格在行政许可的范围内行使权力。 病症三为行政不作为的“懒惰病”。吕忠梅为该病症开出的处方是:要从思想抓起,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力行勤政爱民;层层建立行之有效的责任制,对不作为者及时进行处罚,同时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做到奖勤罚懒,优胜劣汰。 病症四为“不审就批”的“糊涂病” 。吕忠梅为该病症开出的处方是:谨记“权为民所用”,切忌“公共权力私有化”,勿假“糊涂”之名,行地方保护、钱权交易之实;增强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的责任感,对审批或许可的事项要实行全过程的跟踪监督、管理和服务。?民告官案例? 案例:某人因船驳转让纠纷,在两县交界处被6人群殴,他给两县及管辖这两县的地级市“110”报警求助,均不见警察前来,导致被打近两个小时,后经法医鉴定为“重伤偏轻”,他将三个公安局的“110”告上法庭,胜诉并获赔偿。
请你给这个民告官的案例作出“诊断”,并开个“处方”。?民告官案例?【诊断】
1.此“病”处于高发期。以湖北省为例,去年受理“行政不作为”的诉讼案件近400件,比上年增长20%。
2.相互推诿的衙门作风导致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淡薄。
【处方】
1.深入学习“三个代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作为自己执政行为的重要指导思想。
2.此“病”要从思想抓起,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力行勤政爱民。
3.层层建立行之有效的责任制,对不作为者及时进行处罚,同时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做到奖勤罚懒,优胜劣汰。② 加快法制建设,出台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C 1997年,“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意味着什么? 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简称。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依法治国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其他领域都有法可依。一字之差表明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三、基层民主选举【课堂模拟】某村委会干部的产生过程、结果。① 通过上级任命方式:
采访被任命的“干部”,了解其感受。
采访“群众代表”,了解其感受。问题6:这样的干部产生方式需要作何改进?三、基层民主选举【课堂模拟】某村委会干部的产生过程、结果。② 通过村民选举产生:
采访参选干部的“代表”,了解其感受。
采访“群众代表”,了解其感受。
采访被选举的“干部”,了解其感受。问题7:与前种方式相比较,这种干部的产生方式有何优点?操作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三、基层民主选举1.基层民主选举的含义 根据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均为三年。
根本变化:由任命到选举三、基层民主选举2.基层民主选举的意义 是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三、基层民主选举3.基层民主选举带来的变化及发展(1)城市:
(2)农村:居民委员会的职能发生转变
由“管理和监督”转化成“指导和服务”村民自治不断扩展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阅读与思考: 十年来,我国90多万个村委会都建立起以村委会选举为特征的村民自治制度,《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已深入人心。据报道,1998年11月,某行政村村民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本村在进行换届选举过程中,存在着没有选民证、没有选票而且是等额选举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随即宣布选举无效。经重新选举,村民选出了大家拥戴的村委会。
请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参考答案:1.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成绩显著,但仍然存在着有法不依,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行为。
2.村民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增强,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有关部门依法行使权力,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做到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针。社会主义法制保障了社会主义民主的进程。1.“文革”时期,国家主席刘少奇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突出表明:
A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
C .党的民主集中制严重破坏
D .国家法律遭到严重破坏D2.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并非一帆风顺的主要原因是:
A.西方国家敌视我国
B.封建残余思想影响
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D.“左”倾错误的影响D3.在平反冤假错案中,起重大作用的中央组织部部长是:
胡耀邦 B.刘少奇
C. 邓小平 D. 彭德怀A 4.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的是以下哪两部法律?
A.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民法》
B. 《宪法》《民事诉讼法》
C. 《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D. 《刑法》《民法》C 5.中国进入法治化社会新时期的标志是:
A.“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B.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
C.1982年宪法的颁布
D.1999年4月,《行政复议法》的颁布B6.在农村,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有:
①人事自治 ②民主选举 ③民主决策 ④民主管理 ⑤民主监督 ⑥协管自治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A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过程中的一些成果资料,包括图片、资料、信息资源整合等等,反思存在的问题,制作成ppt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