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风凛凛的辽宁号航母,标志着中国海军力量的壮大,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标志 。
在600多年前,中国也有一次伟大的航海活动,堪称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这就是“郑和下西洋”。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次数和盛况,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了解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正确认识戚继光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了解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史料阅读
郑和(1371—1433年),云南昆阳人,回族。明代航海家、地理学家。本姓马,小字三保,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提升为内宫太监,并赐他姓郑。1405——1433年他所率领的船队出使西洋,就是今天的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7次出航远达37个国家,行程数万里许。向南,到达爪哇;向西,到达波斯湾、红海以及麦加;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每次出航,船舶之大,船数之多,载人之众,世界均数空前,成为当时举世规模最大的远洋航行。根据航行记录所绘制的《航海图》,被称为我国最早的航海地图。
郑和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绘制的航海图
历史背景:
目的:
起止时间:
次数:
最远到达的地点:
先后七次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
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自 学 检 测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郑和七次下西洋携带的各类物品
船 队
郑和下西洋的海船模型
课 堂 探 究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依据你了解的知识,你认为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怎么样?
各 抒 己 见
倭国指哪国?
倭寇指什么?
倭患最为严重的地区是哪里?
二.戚继光抗倭
预 习 检 测
倭寇
倭患形势图
倭寇是指当时经常流窜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他们与当地的奸商共同抢劫分赃。他们烧杀抢掠,给东南沿海百姓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
明代抗倭图
展示自我
戚继光为了打败倭寇,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大力整顿军队,招募农民和矿工,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他的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称为“戚家军”。
抗倭形势图
台州大捷
在图上指出:戚家军在哪里九战九捷。
明代抗倭图(局部)
反映明嘉靖年间(1522~1566)浙江沿海军民抗击倭寇侵扰的画卷。图为“水上激战”。
抗倭战争的取得怎样的结果?
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 场反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战争。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性质:
分组讨论
戚继光抗倭战争的性质是什么样的?
如何评价戚继光?
评价: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自觉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强烈爱国精神等。
各 抒 己 见
--------戚继光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1.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2.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
3.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4.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拓展延伸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葡萄牙传教士和明朝官员
葡萄牙船队
_______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澳门妈祖阁
今日澳门
1553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贿赂明朝官吏,借口要到香山县壕镜澳即澳门岸上曝晒进水货物,以每年纳租银二万两为条件,请求上岸居住。开始仅仅只有几间房子,后来逐渐扩大。到万历年间,他们设官自治,建造城墙,筑炮台,该地迅速发展为贸易都市。一些西方的传教士也搭乘他们船只,首先在澳门落脚,然后去内地传教。但是澳门只是租借地,其关税的征收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管理权,仍然控制在明清政府手中,直到鸦片战争之前。
以史为鉴
课堂小结
明朝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
1.明朝时率军抗击倭寇侵略的是( )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岳飞 D.文天祥
A
课堂练习
2. 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 )
A.美洲?????? ???B.印度洋沿岸
C.大西洋沿岸? ??D.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
B
3.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
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歌遥中的“戚爷”( )
A.统一了女真各部 B.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打败了沙俄侵略军
4. 想一想,郑和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积极进取,百折不挠,不畏艰险的探险精神;
开放交流,勇于开拓,和平宽容,自强不息,
睦邻友好,献身祖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