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7《寓言两则》 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7《寓言两则》 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25 11:3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首先…然后……最后……终于成了……”句式简述故事。
2.联系文中词句,体会人物的品质。感悟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要听人劝告,不能固执己见”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把握主要内容,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从中得到启发。
2.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3. 结合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作业:回顾以前学习了哪些寓言故事,加强知识的纵向整合,开启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降低学习本课的难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纵向回顾,导入新课:
导语: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寓言故事?
生回顾。
2.提起《惊弓之鸟》中的更羸,你想到的是些什么词?
3.今天我们也来学一个关于射箭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纪昌学射》也是一则寓言,学习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读懂故事讲了什么,还要想想故事蕴含着的寓意。
二、精读文本,以例悟法:
(一)整体把握,简述故事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它缩成一句话,要包括两个主要人物还不能超过十五个字。
预设:纪昌向射箭高手飞卫学习射箭
2.出示自学提示一:快速默读课文2——5自然段用上“纪昌向射箭高手飞卫学习射箭,他首先…然后……最后……终于成了……”的句式简述故事。
3.全班同学自由讲讲、同桌互讲。
(二)、读议结合,感受品质
1.师提问:在纪昌学射的过程中,哪个部分读来最吸引你?
师板书: 练眼力
2.出示自学提示二:
默读课文2——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纪昌,在相应的句子旁边写下你评价他的词。
a学生自由朗读并作批注,师指导。
b交流反馈。指名上台板书(认真、刻苦、坚持不懈……)
c、抓重点词句深入感受纪昌品质
出示句子:
①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②他用一根长头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睛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的竟然像车轮一样。
师:读读这两句话,字里行间的哪些词让我们感受到了纪昌的认真刻苦、坚持不懈、勤学苦练,把它圈下来。
预设:“相当到家、聚精会神”。
师:请你用一组关联词语把这两个词连起来。
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有感情朗读。
出示语段:(男女生对读,一方读如何练习,一方读练习的成效。)
因为——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所以——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
因为——他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所以——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三)回归整体、感悟寓意
1.纪昌之所以能这么刻苦地练习眼力并取得成效,那是因为有老师的指导。出示老师的话:想一想飞卫想让纪昌明白什么?
预设:基本功——练眼力
扩充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因为(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2.联系实际升华寓意:你擅长什么?是怎样成为能手的?
(四)总结学法
引导学生概括:简述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句段感受人物品质,理解寓意。
三、依法自学,实践运用
出示自学提示:默读第二则寓言《扁鹊治病》边读边思考勾画:扁鹊几次给蔡桓公治病,蔡桓公都是什么态度?读后完成表格。从蔡桓公的言行当中,你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1.生读书填表。
诊疗 看诊结果 蔡桓公态度
第一次 病在皮肤之上 “没病”
第二次 病发展到皮肉之间 没有理睬
第三次 病发展到胃肠 很不高兴
第四次 病发展到骨髓 去请扁鹊






2.结合课文中重点语句评价蔡桓公。
出示句子:
a“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
b蔡桓公听了很不高兴。
c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
师:从蔡桓公错失治病良机最后不治而亡这个惨痛的教训中,我们懂得了什么?
预设:不能不听劝告、固执己见、讳疾忌医。
3.拓展积累俗语:
不见棺材不落泪。
听人劝,吃饱饭。
不听老人言(有经验的人、有某项专长的人),吃亏在眼前。
不撞南墙不回头。
四、拓展阅读,开卷有益
阅读提示:自读丛书79页《狮子和野兔》边读边思考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
五、板书设计:
纪昌学射

因: 基本功 ——练眼力(聚精会神、相当到家)


果: 真本领 ——百发百中

扁鹊治病
寓意: 不能不听劝告、固执己见、讳疾忌医。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