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8年级上册各课考点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8年级上册各课考点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3-03 09: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8年级上册各课考点
(09、08、07、06年各地中考试题)
第1课 鸦片战争
●考点1:林则徐虎门销烟 八上P3 能力要求:识记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左宗棠 D.邓世昌
[参考答案]B [08苏州中考]第5题
2008年6月1日,我国首部《禁毒法》开始施行。历史上,哪一次禁毒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A.虎门销烟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义和团运动D.抗日战争
[参考答案][08河南中考]第13题
6月26日是联合国大会设立的“世界禁毒日”。近代中国虎门销烟的主要领导者是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康有为
[参考答案] A[09安徽中考2]第5题
6月26日为“世界禁毒日”。中国近代与禁毒有关的民旌英雄是
A.林则徐 B.戚继光 C.郑成功 D.邓世昌
[参考答案] A[09常德中考]第8题
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160多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虎门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这位民族英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邓世昌
[参考答案]A[2007年徐州中考] 第13题
每年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我们应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我国近代的一次禁毒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第一次鸦片战争 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公车上书
[参考答案]A[2007年恩施中考] 第10题
每年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的近代历史人物是
A.关天培 B.魏源 C.林则除 D.张謇
[参考答案]C[2007年龙岩中考] 第4题
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因毒品引发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参考答案]A[06年宿迁中考]第19题
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
[参考答案]C[06年宜昌中考]第7题
右图是镌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一幅著名浮雕,指出它表现了中国近代的哪一次重要历史事件?
A.1839年虎门销烟 B.1911年武昌起义 C.1919年五四运动 D.1949年渡江战役
[参考答案] A[09成都中考]第6题
仔细观察下面的浮雕,浮雕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抗日游击战争
[参考答案]A[2007年重庆中考] 第10题
右图所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是为了纪念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参考答案]A [08连云港中考]第20题
右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武昌首义 D.五四爱国运动
[参考答案]A[06年随州中考]第2题
右图所再现的19世纪30年代末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壮举,应是
A.虎门销烟 B.戊戌喋血
C.辛亥风云 D.抗日烽火
[参考答案]A[06年吉林中考]第1题;[06年于河中考]第1题
右图是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镶嵌的第一幅汉白玉大型浮雕画面,其主题内容反映的是19世纪30年代末中国人民的一次反对对外来侵略的斗争。这场斗争的主要领导人是
A.孙中山 B.林则徐 C.洪秀全 D.郑成功
[参考答案]B[06年自贡中考]第16题
“虎门销烟”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第一幅浮雕,其历史意义在于
A.林则徐主持禁烟运动 B.表明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侵略者的紧强意志
C.鸦片战争爆发 D.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参考答案]B[08安徽高中]第8题
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早在鸦片战争前,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就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虎门销烟”距今
A.160周年 B.170周年 C.180周年 D.190周年
[参考答案] B[09重庆中考]第5题
把“虎门销烟”和“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两个要素综合在一起,我们想到的历史人物只能是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康有为
[参考答案] A[09武汉中考]第2题
“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近代史上以“虎门销烟”闻名的林则徐也曾来黄石“销烟”,其销烟的地点在
A.石灰窑镇镇堂 B.大冶县衙 C.黄石港镇镇堂 D.阳新县衙
[参考答案]A[2007年黄石中考] 第3题
“国家危难,救国意坚,广东禁毒,虎门销烟”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林则徐 B.李秀成 C.叶挺 D.张学良
[参考答案]A[2007年吉林中考] 第1题
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他的伟人历史功绩是
A.打败倭寇 B.收复台湾 C.查禁鸦片 D.收复新疆
[参考答案]C[2007年宜昌中考] 第8题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时人把鸦片视为中国社会的一大公害,为此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了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 C编写《海国图志》 D虎门销烟
[参考答案]D[2007年海南中考] 第26题
我们缅怀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常常会想起他说过的一句话是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封候非我意,但愿少海波平 D.为天下人谋永福
[参考答案]A[06年福州毕业会考]第7题
右则材料反映了林则徐
A.热爱和平的愿望
B.对贪生怕死的鄙视
C.国家利益至上的爱国情怀
D.具有清正廉洁的优良品德
[参考答案]C[06年福州质量检查]第6题
“鸦片流毒天下……,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应是哪位大臣给皇帝的上书?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李鸿章
[参考答案]A[06年山东中考]第5题
清朝历史上的康熙帝和林则徐都
A.坚决维护民族利益 B.打败了沙俄侵略者
C.严厉禁止鸦片泛滥 D.促进了台湾的发展
[参考答案]A[06年连云港中考]第11题
●考点2: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八上P4 能力要求:识记
中国近代史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瑗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A[08吉林学业]第1题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逼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
[参考答案][08巴中中考]第17题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项规定最早出自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 A[09南京中考]第8题
近代中国丧失领土主权开始于
A.将尼布楚让与俄国 B.割香港岛给英国 C.割库页岛给俄国 D.割台湾给日本
[参考答案]B [08随州中考]第2题
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被迫割让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A[08太原中考]第3题
今年是香港回归10周年,香港曾被哪个国家割占?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参考答案]A[2007年威海中考] 第10题
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纪念日。回答1—3题。
1.中国近代史上,香港岛被英国强占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甲午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A[2007年金华中考] 第1题
近代史上,中国被西方列强割占的第一块地方是
A.澳门 B.香港地区 C.香港岛 D.台湾岛
[参考答案]C[06年自贡中考]第22题
●●●考点3: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八上P5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应用
图1所反映的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B.使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C.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D.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参考答案] D[09恩施中考]第6题
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历史上英国曾以向中国倾销禁品——鸦片为直接原因发动了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是
A.中国大量白银流入英国 B.一批中国人毁于鸦片
C.开放通商口岸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参考答案] D[09烟台中考]第7题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在近代史上,某国为了打开中国大门和维护可耻的鸦片贸易而发动了一场侵华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参考答案]A[2007年广安中考] 第1题
《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严重影响是:
①破坏了中国领土与主权的完整②封建经济消亡③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④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08成都学业]第7题
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A [08威海学业]第9题
近代中国屡遭列强侵略,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与《南京条约》的签订有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参考答案]A[2007年福州中考] 第3题
人民政府在南京下关静海寺内悬挂了一口警示钟,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这与160多年前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A[2007年南京中考] 第31题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A[2007年江西中考] 第1题
你认为下列历史事件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五四运动
[参考答案]A[2007年岳阳中考] 第9题
清政府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次军事较量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雅克萨之战 C.中英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参考答案]C[06年常德中考]第12题;[2007年常德中考] 第12题
八年级某班同学学习了《鸦片战争》一课后,对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四种意见。正确的是:
A.清政府被西方列强打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D.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参考答案]D[2007年芜湖中考] 第4题
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三个关键词都有关的是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南京条约》
[参考答案]D[2007年恩施中考] 第3题
中国的近代历史是以鸦片战争为开端的。你知道最根本的理由是什么吗
A.是因为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B.是因为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C.是因为鸦片战争使鸦片走私更加猖獗
D.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参考答案]A[06年茂名中考]第6题
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
A.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B.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
C.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 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参考答案]C[06年河南中考]第2题
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近代百年历史的大幕涂徐拉开,这一开端的标志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浸华战争
[参考答案]A[06年长春中考]第1题
上海是我国的国际化大都市,近代历史上上海被迫开放通商始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参考答案]A[06年通州中考]第6题
君不见:黄海波涛怒气冲;吴淞老将立国门;菜市横刀血溅笑;……”(引自丁芒《气节颂》)诗中没有提到的英雄人物是
A.林则徐 B.陈化成 C.邓世昌 D.谭嗣同
[参考答案]A[06年江西中考]第2题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曾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其中改变中国社会性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20世纪30年代日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A[06年青海课改]第4题
1997年,离家近百年的香港回到了祖国怀抱。最早割占香港领土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A[06年潍坊中考]第7题
中国近代史上,使我国遭到主权破坏的第一个条约是
A.《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B[06年山西中考]第7题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国
A.方便人员自由往来 B.掠夺土地和人口
C.开辟市场、掠夺原料 D.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参考答案]C[06年自贡中考]第17题
渤海及环渤海地区靠近中国政治中心,近代以来这里是列强侵略的重要目标之一,外国军事力量第一次侵入到渤海地区是在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参考答案]A[06年自贡中考]第18题
是非判断题
鸦片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参考答案]×[2007年湘潭中考] 第35题
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的主要危害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2分)
(3)近年来我国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2分)
[参考答案](1)林则徐认为若听任鸦片大量输入,清政府将面临军队和财政危机。(2分)(学生的答案符合意思即可)
(2)指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不要求学生答出时间)。(2分)
(3)青少年应当“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并积极宣传、支持禁毒事业,与制毒、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2分)
(学生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符合实际,均可得分。)
[06年韶关中考]第16题
8年级 上册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考点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八上P7 能力要求:识记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略中国的主凶是
A.美、法 B.英、法 C.法、德 D.英、美
[参考答案] B[09汕头中考]第7题
1856年10月洗劫了北京城,并火烧了宏伟华美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的是
A.英军 B.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参考答案]C[06年通州中考]第7题
小明到北京看到圆明园残迹,心里顿生怒火。毁坏这座闻名于世的皇家园林的侵略者是
A.英法联军 B.英国军队 C.八国联军
[参考答案]A[06年温州中考]第5题
2008年8月,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130多年前却有外国军队侵入了北京城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这外国军队是: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参考答案]C [08内江中考]第18题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一伙殖民强盗攻陷北京,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右图就是他们罪行的铁证。这伙殖民强盗是
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参考答案]C [08苏州中考]第6题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A.英德联军 B.德法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俄联军
[参考答案]C[06年重庆中考]第8题;[2007年十堰中考] 第1题
今天,我们在参观历史遗迹的时候,仍然能强烈地感受到近代欧美列强对中华民族犯下的累累罪行。右图所示的历史遗迹控诉的殖民强盗是
A.俄国侵略者 B.英法联军 C.日本侵略者 D.八国联军
[参考答案]B[2007年广安中考] 第2题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洋务运动破产
[参考答案] B[09烟台中考B卷]第18题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圆明园遗址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英法联军攻战北京
C.洋务运动破产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参考答案]B[2007年河南中考] 第2题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并劫掠鼠首、兔首铜尊等大量珍贵文物发生在
A.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参考答案] B[09连云港中考]第23题
2009年2月26日,圆明园被盗文物鼠首、兔首铜像以2800万欧元在法国高价拍卖。鼠首、兔首铜像被盗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 B[09东营中考]第10题
下图是2003年保利集团以3千多万港币的价格拍下的圆明园故物——猴.虎.牛三铜首。致使它们流散国外的侵略者是
A.俄国B.英国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
[参考答案][08甘孜中考]第17题
右图的残垣断璧座落于北京西郊.过里曾轻是中国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毁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抗日战争期间
[参考答案]B[09福州中考]第6题
右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遭到外国强盗的摧残后的遗迹。它首次遭到西方列强掠夺和焚烧发生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B[09甘孜中考]第17题
右图的残垣断壁是列强摧残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B[08山西中考]第4题
下列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反映第二次鸦片战争相关史实的是
A.《林则徐》 B.《鸦片战争》 C.《火烧圆明园》 D.《甲午风云》
[参考答案]C [08河北中考]第11题
右图是列强侵华的历史见证,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列强侵华期间: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B[2008·湖南岳阳]第10题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获取大量赔款 B.浩劫并焚毁圆明园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参考答案] B[09黄石中考]第8题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C.甲午中日战争中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参考答案]B [08襄樊中考]第14题
牢记历史,勿忘国耻。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惨遭洗劫和焚毁是在哪次战争期间?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B[2007年黄石中考] 第9题
右图是列强在侵华战争中洗劫并烧毁后的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残迹,给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创伤,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B[2007年湘潭中考] 第14题
与右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B[06年江西中考]第1题
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2007年河南中考] 第3题;[09烟台中考B卷]第8题
●考点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八上P8-9 能力要求:识记
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大的列强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参考答案]C[08盐城中考]第11题
从麻木不仁的清王朝手中.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葡萄牙
[参考答案][08巴中中考]第18题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 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参考答案]D[08南京中考]第8题
有人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俄国不用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主要是指
A.它获得了大量赔款 B.它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C.它完全控制了中国 D.它强迫中国开放许多通商口岸
[参考答案]B[2007年来宾中考] 第1题
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日本 C.法国 D.俄国
[参考答案]D[2007年日照中考] 第10题
近代史上,沙俄强迫省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割占领土最多的条约是
A.《瑷珲条约》 B.《北京条约》 C.《改订条约》 D.《勘分西北界约记》
[参考答案]A[2007年龙岩中考] 第6题
一名同学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他选择的正确答案应是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
[参考答案]D[2007年乌兰察布中考] 第20题
●考点3: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八上P9-10 能力要求:识记
1851年,领导金田起义的农民领袖是
A.杨秀清 B.李秀成 C.洪秀全 D.萧朝桂
[参考答案] C[09揭阳中考]第20题
改错题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科技文化辉煌灿烂。例如:春秋时期孟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唐朝诗歌繁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李白.杜甫.苏轼;北宋毕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代表作《天工开物》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但在近代,中华文明遭到了西方列强的摧残,例如八国联军火烧北京圆明园。
[参考答案]
孟子——孔子 苏轼——白居易  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 《天工开物》——《本草纲目》 八国联军——英法联军
[08长沙学业]第38题
8年级 上册 第3课 收复新疆
●考点1:左宗棠收复新疆 八上P13-14 能力要求:识记
1876年收复新疆的清军将领是
A.邓世昌 B.林则徐 C.左宗棠 D.李宗仁
[参考答案] C[09兰州中考]第5题
左宗棠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
A.西藏 B.库页岛 C.台湾 D.新疆
[参考答案]D[08南充中考]第1题
民族英雄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A.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D.创办福州船政局
[参考答案] C[09河北中考]第11题
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左宗棠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A.在虎门率军抵抗英军 B.率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D.抗击日本对台湾的侵略
[参考答案]C[2007年乌兰察布中考] 第19题
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年设新疆行省。他是
A.左宗棠 B.李鸿章 C.张之洞 D.林则徐
[参考答案]A[06年海南中考]第6题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诗中描写的历史事件应是
A.曾国藩镇压太平军 B.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C.左宝贵英勇抗敌 D.左宗棠收复新疆
[参考答案]D[06年河南中考2]第5题
下列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英勇抗击外国侵略的人物有
①郑成功 ②戚继光 ③康熙帝 ④左宗棠 ⑤郑和 ⑥张骞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⑥
[参考答案][08泰州中考]第6题

美丽的新疆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汉朝开始到清朝,历朝中央政府都在新疆设立了管辖机构。下列内容对此表述不准确的是
①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任命他为西域都护府的第一任督护
②公元73年,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出使西域
③唐朝在西域设立的最高统治机构是安西和北庭大都护府
④清朝政府在1884年正式决定新疆建省,省会设在伊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 [08乌鲁木齐中考]第2题
8年级 上册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考点1:黄海大战中的邓世昌 八上P16-17 能力要求:识记
邓世昌率领将士同仇敌忾,为国捐躯是在
A.黄海大战中 B.威海卫大战中 C.丰岛海战中 D.平壤战役中
[参考答案]A [08山东中考]第6题
右图所示的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A.领导人民进行虎门销烟
B.收复除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领土
C.在黄海海战中,下令用自己的军舰撞击敌人的军舰最后壮烈牺牲
D.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时,自杀殉国
[参考答案]C [09甘孜中考]第18题
“此目漫挥天下泪,有功足壮海军威”这句诗歌颂的是清朝爱国将领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左宗棠 D.邓世昌
[参考答案]D[2007年扬州中考] 第5题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联是为哀悼图7中的清朝将领而写,这位将领是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关天培 D.左宝贵
[参考答案]B[06年徐州中考]第16题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则材料都
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参考答案]D [08连云港中考]第30题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说这番豪言壮语的,是在中日黄海战役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A.佟麟阁 B.邓世昌 C.戚继光 D.赵登禹
[参考答案]B [08咸宁学业]第4题
有人认为,“把37年之后‘九·一八’的炮声看做是黄海海战炮声的历史回响并不为过。”其中在“黄海海面炮声”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邓世昌等官兵英勇战斗
[参考答案]D [09连云港中考]第32题
下面三幅图片中的历史人物都曾英勇抗击外来侵略,他们为国立功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参考答案] C[09河南中考]第2题
图1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地点的代号是:
[参考答案]D [08乐山中考]第17题
●●●考点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八上P17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应用
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大梦唤醒”的表现是
A.地主阶级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
B.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C.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
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参考答案][08潍坊学业]第7题
2005年10月25日,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近代史上,导致台湾与祖国分离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C[06年泰州中考]第7题
张元济在回忆戊戌变法时说:“我们被日本打败,大家从睡梦里醒过来,觉得不能不改革了。丙申年(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前后,我们一部分同官,经常在陶然亭聚会,谈论朝政。”其中所谈的“被日本打败”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参考答案] C[09衡阳中考]第8题
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
A.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B.与俄国签订《北京条约》
C.与法国签订《天津条约》 D.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参考答案]D[2007年江西沪教版中考] 第6题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海军将领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
C.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导致今天海峡两岸分离
D.《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参考答案] C[09长沙中考]第18题
台湾是祖国的宝岛,侵犯过它的国家除了西班牙、荷兰、法国、美国外,还有
A.葡萄牙 B.德国 C.沙俄 D.日本
[参考答案] D[09佛山中考]第5题
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代史上,日本强迫清政府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C[06年金华中考]第2题
十九世纪末,日本通过发动侵华战争,与清政府签订的将台湾割占的不平等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C[06年绍兴中考]第9题
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大陆赠送台湾大熊猫的乳名揭晓——“团团”、“圆圆”,这一乳名寄托了中华民族早盼祖国统一的愿望,请回答8-9题。
8.近代史上割让台湾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C[06年舟山中考]第8题
1895~1945年台湾曾离开祖国怀抱50年。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C[2007年太原中考] 第10题
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是与哪一次侵略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C [09苏州中考]第5题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 C[09淄博中考]第11题
台湾诗人丘逢甲在诗中说:“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应写于
A.1842年 B.1860年 C.1896年 D.1901年
[参考答案]C[2007年广安中考] 第3题
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C[06年河南中考2]第6题
110年前,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秋》一诗中写道:“春愁难道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shān,流泪的样子)。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C[06年自贡中考]第21题
近代中国经济一直受到帝国主义的制约。《马关条约》内容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阻碍最大的是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D.增辟通商口岸
[参考答案]B[2007年娄底中考] 第14题
《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最根本的不同点是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参考答案] D[09贵阳中考]第11题
与中英《南京条约》比较,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
A.割地 B.赔款 C.开通商口岸 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
[参考答案]D [08黄石学业]第9题
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战争后
[参考答案]D [08南充中考]第3题
一个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其时间可能在
A.签订《东京条约》之后 B.签订《北京条约》之后
C.签订《南京条约》之后 D.签订《马关条约》之后
[参考答案] D[09耒阳中考]第10题
一外国人在征得清政府允许后,在苏州开办了一家工厂。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第5题 [参考答案]C[2007年连云区调研]
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参考答案]C[2007年广安中考] 第4题
近代历史上,日本最先在中国获得开设工厂的权利,它依据的条约是
A.《辛丑条约》 B.《爱珲条约》 C.《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参考答案]D[2007年来宾中考] 第2题
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允许日本投资办厂
C.给与日本巨额赔款 D.增开新的通商口岸
[参考答案]B[06年韶关中考]第7题
下列通商口岸,按开放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广州 ②汉口 ③天津 ④重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参考答案]A[06年曲靖中考]第8题
帝国主义列强进入资本输出、全面瓜分中国的新侵略阶段是在
A.鸦片战争以后 B.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C.中法战争以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
[参考答案]B[06年随州中考]第3题
《马关条约》是一个严重的侵略条约,它使列强侵略势力向中国内地最远深入到了当时的
A.台湾地区 B.江苏地区 C.湖北地区 D.四川地区
[参考答案]D[06年自贡中考]第19题
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C[06年曲靖中考]第9题
判断题
《马关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参考答案]错[06年通州中考]第31题
观察图一,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2分)
A.《马关条约》签宁的地点:马关
B.《马关条约》规定割让的领土:辽东半岛
[参考答案] [09重庆中考]第17题
上框:B 下框:A(2分,填正确一处给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场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厂。”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7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 该条约是在哪次战争签订的
(2)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又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二的条约签订以后的中国局势,下面的哪幅图片可以显示 (将字母填人括号内)
[参考答案] [09甘孜中考]第44题 (5分)
(1)《南京条约》中英鸦片战争
(2) 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3)《马关条约》,该条约使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4)C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清政府派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横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日本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日本下了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什么?(2分)
(2)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两次分离,这两次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分)
(3)材料反映了旧中国怎样的外交历史?你有何感想?(2分)
[参考答案](1)《马关条约》(1分)该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分)(或大大加深了中国半列民地化程度也可得1分)
(2)本质区别:第一次分离是国家主权受破坏(或是帝国主义侵占)(1)第二次分离是中国内政(或国共内部矛盾所致)。(1分)
(3)屈辱的外交。(1分)感想: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答对其中一项即可,其它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价值观正确都可给1分)[08玉林中考]第13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7页
材料二:1898年爱国人士谢缵秦创制的《时局图》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从条约中的哪些内容能说明日本的势力已伸入了内地?(4分)
(2)这一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哪些严重危害和影响?
(3)根据材料二,说出该图反映了什么样的
[参考答案]
(1)中日《马关条约》重庆开埠通商。(4分)
(2)使中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和更多的主权,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日本割占台湾后,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4分)
(3)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与瓜分势力范围的情况(2分)虎:英国(1分)
[2007年成都中考] 第33题
8年级 上册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八上P20 能力要求:识记
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下列外国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与的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对新疆的争夺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C[09淮安中考]第18题
近代时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的标志是
A.甲午战争清政府的惨败 C.《辛丑条约》的签订
B.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D.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参考答案] C[09成都中考]第7题
“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图占据,三海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历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则材料反映的是列强发动的哪一次侵华战争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 C[09孝感中考]第18题
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和炮轰北京城的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06年南宁中考]第8题
右图是列强侵华的历史见证,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列强侵华期间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08岳阳学业]第10题
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八国联军侵华 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 D.蒋家王朝覆灭
[参考答案]A[2007年常德中考] 第14题
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镇压义和团运动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 D.迫使清政府妥协
[参考答案]A [08荆门学业]第1题
●考点:《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八上P21-22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应用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D[08福州中考]第6题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D[08贵阳学业]第11题
近代中国饱受列强欺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其中,导致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C[08武汉学业]第16题
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开始和全面加深的条约分别是
A.《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C.《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D [2007年河北中考] 第11题
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标志着近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九国公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D [2007年泰州中考] 第7题
“落后就要挨打!”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不断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请你说说使清政府完全置于帝国主义控制下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D [2007年桂林中考] 第5题
在《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朝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内容是
A.赔款白银4.5亿两 B.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C.拆毁大沽炮台 D.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使馆
[参考答案]B [09甘孜中考]第19题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D[08扬州中考]第6题
《辛丑条约》的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拆毁大沽炮台 B.允许外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斗争 D.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不准中国人居住
[参考答案]C[06年江西中考]第3题
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
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参考答案] B[09河南中考]第3题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其中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西、戌、亥”,千支纪年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如1894年是甲午年,1898年是戊戌年,由此推算,1901年应该是
A.庚子年 B.己亥年 C.辛丑年 D.辛亥年
[参考答案]C [09黄冈中考]第12题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共同内容有
A.割地 B.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参考答案] B[09义乌中考]第17题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列强都要求清政府
A.割地 B.赔款 C.开设工厂 D.设立使馆区
[参考答案]B [2007年扬州中考] 第3题
《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在内容上相似的一项是
A.都索取了大量赔款 B.都开放了大批通商口岸
C.都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D.都规定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参考答案]A [2007年湘潭中考] 第15题
《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了
A.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
[参考答案] C[09玉林中考]第3题
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重大事件 相关史实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为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
B.八国联军在廊坊遭到义和团和清军奋勇抵抗
C.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
D.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参考答案]C[2008河南省] 第2题
一位老者收藏有四张1905年北京东交民巷的照片,其中可能不符合史实的是
A.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B.各国大使在举行宴会
C.有许多西式建筑 D.外国军队在进行操练
[参考答案]A[2007年来宾中考] 第3题
规定中国人不准居住的在东交民巷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D[06年连云港中考]第6题
《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A.开商埠 B.建教堂 C.办工厂 D.设使馆
[参考答案]D [2007年十堰中考] 第2题
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
A.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赔款白银4.5亿两
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参考答案]D[06年福州毕业会考]第10题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首次将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中部地区的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参考答案]B[06年孝感中考]第20题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使列强势力入侵长江流域最远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C[06年淄博中考]第11题
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攻占过北京的是 ①第一次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D[06年山东中考]第6题
(12分)
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探究关于文物的故事,会给我们许多启迪。
(古代文明见证)
(1)右图为商代文物,是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请写出它的名称。(2分)
(2)两宋时期,都市十分繁华,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兴起。请写出宋代风俗画代表作的名称。(2分)
(近代悲惨遭遇)
材料一 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
(3)材料一反映了火烧圆明园的暴行。请写出制造这次暴行的侵略国家。(2分)
材料二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特许士兵公开抢劫三天,许多传教士和外交官都参加了抢劫,大量的金银财物、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日军在抢去户部衙门300万两白银后,将户部付之一炬,以毁灭罪证。
(4)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1分)
(当代回归之路)
材料三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余件,然而,该数目充其量只是世界所有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2003年7月5日,国宝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将广开国宝回归之路,进一步促成国宝的回归。
(5)从近代文物大量流失到当代追求文物回归,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材料四 1995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在罗马外交大会上通过。其中规定:任何因战争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时间限制。1996年中国在签署该公约时声明,保留对历史上被非法掠夺文物的追索权。2000年,一批被八国联军从广州劫掠的瓷器由新西兰追索回国;2005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作为战利品运到英国的塘沽大钟也回归天津。
继香港保利集团和澳门爱国商人何鸿燊先后购回圆明园大水法前的虎、猪、猴、牛、马五件青铜兽首后,又出现鼠首和兔首铜像2009年2月25日在法国拍卖的风波:厦门人蔡铭超以2800万欧元的巨额报价中标,但他事后表示:“这个款不能付。”对此,网民有如下评论:A、开国际玩笑,给中国人丢脸。B、就是该跟蔡铭超学习,发扬爱国精神。C、本来就是借机炒作,炒的好,人才!不过也挺恶心的。D、无论参不参与竞拍,都应该无条件归还中国。
(6)根据材料四,在文物回归的方式上,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一种?并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 [09衡阳中考]第36题
(12分)(1)司母戊鼎。(2分)
(2)《清明上河图》。(2分)
(3)英、法。(2分)
(4)《辛丑条约》。(1分)
(5)说明了国势强弱的变化;说明了国人自信心的增强;说明了随着国力的增强,国人的文物保护意识增强。(2分。答出其中一点或其它言之成理的均可)
(6)第一种观点:通过国际法追索。理由:体现国际关系的公理和正义,并有国际法依据。第二种观点:通过购买方式。理由:依据国际法难以追回,国力增强后已具备购买的实力。第三种观点:抵制拍卖。理由:依据国际法难以追回,花巨额资金赎回也不值得。通过抵制还可争取国际舆论的同情,并等待有利时机。(观点1分,理由2分,共3分。答出其中一种观点或其它言之成理的均可)
(一)材料判断题。先读下述材料,它是清代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的文人所写的对联。
材料一清道光皇帝生日那天一位文人呈上的对联:
顺天心、康民物、雍和其德、乾建其行、嘉惠普群黎、道统继羲皇尧舜;
治功勋、熙政绩、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兮辉五德、光华照日月星辰。
材料二又一位文人听说慈禧和光绪的生日刚好前后差一天,呈上一联:
昨天今日,一佛出世又一佛出世;
圣母神子,万寿无疆复万寿无疆。?
以下结论均是正确的,但请仔细对照上述材料,如果结论是来源于上述材料,请打“√”,如果不是请打“×”。
21.材料一写出了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六位皇帝在位的先后顺序。
22.材料二写出了慈禧(即联中的“圣母”)、光绪(即联中的“神子”)的统治时期。
23.清朝前期采取了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24.慈禧、光绪统治时期开展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25.从道光到光绪即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签订,中国逐步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参考答案] [09娄底中考]第21-25题
(一)材料判断题。(5分)
21.√22.√23.×24.×25.×
186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抢劫并火烧了圆明园。
[参考答案] [09黔东南州]第16题
×
依据下列时间,举出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的名称和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1840年至1842年:战争名称 ▲ 不平等条约 ▲
1894年至1895年:战争名称 ▲ 不平等条约 ▲
1900年至1901年:战争名称 ▲ 不平等条约 ▲
[参考答案]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2)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08甘孜中考]第42题
写出下列内容所属的不平等条约名称(3分)
①赔款2100万银元
②赔款白银2亿两
③赔款白银4.5亿两
[参考答案]
(3分)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辛丑条约》(注:不写书名号不给分)
[08南充中考]第21题
【追溯历史屈辱岁月】(9分)
(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请问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2分)
(2)鸦片战争前.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向英政府提议:“只要我们对中国的商业活动处在受限制的状态中,就必然大受损害。政府要采取各式各样的办法.清除障碍,达到我们的目标。”请分析当时英国正常的商业活动为什么会在中国受到限制 (3分)
(3)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朝一些官员称其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梦想。请列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4分)
例:1860年。美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 ▲ ② ▲
[参考答案]
(9分)(1)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意图是要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
(2)因为当时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或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奉行闭关自守(闭关锁国)政策;封建制度没落腐朽。
(3)①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史称甲午战争。②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写出战争名称即可,答中法战争亦可
[08温州中考]第22题
写出下列内容所属的不平等条约名称(3分)
①赔款2100万银元——
②赔款白银2亿两——
③赔款白银4.5亿两——
[参考答案]
(3分)①《南京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辛丑条约》(注:不写书名号不给分)
(2008年·四川南充市)2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三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其中任意一副图片所对应的条约名称。(3分)
图____________(填写图片编号)——《____________条约》
(2)19世纪中后期,外国列强接连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你写出一位这个时期反抗外国侵略的英雄人物及其事例。(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6分)
21.(1)答案:图1——中英《南京条约》;图2——中日《马关条约》;图3——《辛丑条约》。(2)人物:邓世昌。事例: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或1894年),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全舰将士与四艘日舰展开激战,最后壮烈牺牲。(3)答案要点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2008·湖北宜昌)21.
【追溯历史屈辱岁月】(9分)
(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战争。请问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2分)
(2)鸦片战争前.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向英政府提议:“只要我们对中国的商业活动处在受限制的状态中,就必然大受损害。政府要采取各式各样的办法.清除障碍,达到我们的目标。”请分析当时英国正常的商业活动为什么会在中国受到限制 (3分)
(3)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清朝一些官员称其为《万年和约》,幻想这个和约可保万年和平.但历史无情地击碎了这一梦想。请列举两个史实加以说明。(4分)
例:1860年。美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① ②
(2008·浙江温州)22.(9分)
(1)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意图是要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
(2)因为当时中国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或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男耕女织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奉行闭关自守(闭关锁国)政策;封建制度没落腐朽。
(3)①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史称甲午战争。②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写出战争名称即可,答中法战争亦可)
历史上中国曾有过汉唐盛世的辉煌,有过宋明时期领先世界的文明和技术,只是16世纪以后,伴随着西方大国的崛起,在西方列强的枪炮声中,中国开始走向衰落。这几百年的近代史,是中国人的屈辱史,也是以无数仁人志士为代表的中国人的奋斗史。由于祖先的辉煌,我们自豪和自尊,由于近代的衰落,我们渴望着复兴。
请回答:
(1)汉朝时,我国就开始了与西方的商业交往,沟通中西交流的陆上商道是什么?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史称什么?(4分)
(2)列举两例宋明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4分)
(3)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哪一个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4)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3分)
[参考答案]
(1)丝绸之路(2分) 贞观之治(2分)
(2)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任答两例即可,4分)
(3)《辛丑条约》(2分)
(4)可从政治民主,发展经济,重视教育,发展科技,保护环境等方面去考虑(3分)(如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007年娄底中考] 第25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据传上述对联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同列强进行谈判前的一个小插曲。当时某国谈判代表盛气凌人地作出了上联,清廷的一个小文书也毫不示弱地对出了下联,但最终清政府仍然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世界历史》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八大王”的统帅是谁?(1分)
(2)小文书尽管在某种意
[参考答案]
(1)西摩尔 或瓦德西(1分)
(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3)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阶段(2分)
垄断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阶段(1分)
(4)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的尊严要靠实力来维护(2分)
[2007年黄石中考] 第20题
判断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八国联军放火烧毁了圆明园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参考答案]错[06年长沙中考]第13题
列举题
请根据提示信息列出相应的不平等条约。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的是: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
[参考答案]《南京条约》(1分);《马关条约》(1分);《辛丑条约》(1分)
评分说明:条约名称,书写不正确的不得分。答对1个得1分,共3分。[06年太原中考]第16题
非选择题
图示显示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几次外国侵华战争的概况,请你将下面给出的历史事件前的字母符号,填到相应的空格处。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E.甲午中日战争
[参考答案]①CA ②D ③E ④B[06年沈阳课改]第18题
8年级 上册 第6课 洋务运动
●考点1: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和民用工业 八上P28-30 能力要求:识记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校 D.派留学生出国
[参考答案] A[09烟台中考B卷]第19题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派留学生出国
[参考答案]A[08南京中考]第9题
下列不属于洋务派为“自强”而创办的近代工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汉阳铁厂 D.江南制造总局
[参考答案]C[08巴中中考]第19题
以下组合搭配中,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
A.张之洞——创办轮船招商局 B.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C.左宗棠——创办汉阳铁厂 D.李鸿章——创办福州船政局
[参考答案]B[08甘孜中考]第18题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直接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
[参考答案] D[09烟台中考B卷]第14题
毛泽东曾说:“(在中国)讲重工业,不能忘了张之洞”。这主要指张之洞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大生纱厂 D.汉阳铁厂
[参考答案]D [08连云港中考]第21题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开办的民用工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湖北织布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福州船政局
[参考答案]B[08吉林学业]第2题
洋务运动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近代工业是 ( )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
[参考答案]C [08南充中考]第2题
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湖北走在前列。下列四幅图片中哪一幅体现了当时湖北近代化建设的成就:
[参考答案]B[2008·湖北孝感]第14题
洋务派创办的以下军事和民用工业中,由李鸿章创办的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汉阳铁厂 D.福州船政局
[参考答案]A [2007年成都中考] 第7题
洋务运动中,由李鸿章主持兴办的近代企业不包括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开平矿务局 D.汉阳铁厂
[参考答案]D [2007年重庆中考] 第11题
下列企业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A.上海轮船招商局 B.发昌机器厂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参考答案]A [2007年黄冈中考] 第6题
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主要宗旨是:
A.培养外交、军事、科技等实用人才 B.宣传资产阶级宪政思想
C.废除封建科举制度 D.强化儒家传统文化教育
[参考答案]A [2007年荆州中考] 第1题
下列企业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湖北织布局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总局
[参考答案]B [2007年安徽中考] 第4题
●●●考点2:洋务运动的地位和作用 八上P30 能力要求:识记理解应用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参考答案]B [08成都学业]第8题
“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端”,对它的本质含义的理解应该是
A.它是地主阶级的改良运动 B.它促进了官僚资本的发展
C.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 D.它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参考答案]C[08汕头学业]第8题
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其主要标志是
A.引进了西方的机器设备和生产技术 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
C.创办了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D.建立了新式海军,设立了海军衙门
[参考答案]A[09黔东南州]第6题
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错误的是
A.它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是清政府的自救运动
B. 它以“自强”“求富”为目的,但结果与初衷相去甚远
C.它以发展资本主义军事与经济为重心,因此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它创办的新式学堂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杰出人物
[参考答案] C[09汕头中考]第8题
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回答7-9题。
7.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②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④是一次成功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2007年宜宾中考] 第7题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创办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C.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使中国富强起来了
[参考答案]D [2007年泰州中考] 第8题
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C.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抵制作用 D.建立了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参考答案]D[06年韶关中考]第6题
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 D.维护清朝统治
[参考答案] D[09兰州中考]第6题
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
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B.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C.维护清朝统治 D.为洋人服务
[参考答案]C [08宜昌毕业]第8题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追求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大规模实践开始于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参考答案] A[09滨州中考]第7题
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奏:“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为应对“强敌”,他主要的策略是
A.固守传统之道,以静制动。 B.学习西方技术,以图自强。
C.改革政治体制,确立民权。 D.运筹外交谋略,以夷制夷。
[参考答案] B[09衡阳中考]第7题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60周年,2009年4月23日下午,在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海上阅兵。位于青岛的海军博物馆,为配合这一活动,举办主题为走进海军博物馆的展览(见图),中国海军的近代化历程,你认为应该从哪一事件开始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洋务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参考答案] C[09安徽中考]第3题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其中“师夷”的含义是
A.教育少数民族 B.教育外国人 C.学习少数民族 D.学习西方国家
[参考答案]D[06年自贡中考]第20题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民主、科学 B.民族、民权、民生
C.自强、求富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参考答案] C[09揭阳中考]第21题
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自强”与“求富”
C.“民主”与“科学”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参考答案]B [2007年福州中考] 第4题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开展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C.推翻了清朝统治 D.使中国富强起来
[参考答案]B [2007年陕西中考] 第15题
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 ,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A.“废除二十一条” B.“自强”与“求富”
C.“民主”与“科学” 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参考答案]B [2007年河南中考] 第4题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清朝洋务派,为摆脱内外交困的局面,创办各种工业。当时激励人们的口号是
A.自由、平等 B.民主、科学 C.自强、求富 D.废除“二十一条”
[参考答案]C [2007年娄底中考] 第15题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参考答案]B[06年濉溪毕业会考]第6题
在中国近代化的起步阶段,不同的政治派别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应出自哪一个政治派别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参考答案] B[09孝感中考]第19题
曾国藩等人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为此,我们把他们称为
A.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 B.启动中国近代化的洋务派
C.兴办企业的民族资本家 D.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派
[参考答案]B[06年连云港中考]第5题
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下列哪个派别
A.顽固派 B.洋务派 C.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参考答案]B [08广东学业]第7题
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年设新疆行省。他是
A.左宗棠 B.李鸿章 C.林则徐 D.张之洞
[参考答案]A [2007年十堰中考] 第3题
中国近代史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这个人物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参考答案]B[06年南宁中考]第1题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运动
C.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参考答案]C [08威海学业]第10题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不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洋务,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李鸿章上述言论的准确理解应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劳而无功
B.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C.洋务运动未能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D.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参考答案]B [2007年广安中考] 第5题
关于李鸿章与北洋舰队成败的关系,正确的看法是
A.李鸿章筹建北洋舰队的动机不纯,只想扩充个人实力,不想加强国防力量
B.因为国家贫弱,李鸿章筹建的北洋舰队也只是徒有虚名,战败是必然的
C.甲午海战中国战败,与李鸿章避战自保有很大的关系,但清政府要负主要责任
D.因为中国积贫积弱,所以北洋舰队官兵只能是有心报国,无力御侮
[参考答案]C[08汕头学业]第7题
张之洞对中国近代化做出的主要贡献有
①率兵收复新疆②开办汉阳铁厂③创办京师大学堂④奏请停止科举,普遍兴办学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参考答案]C[06年太原中考]第9题
2009年中国《工业化蓝皮书》指出:船舶制造工业是我国当前现代化水平最高的行业,该行业在我国近代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 B[09临沂中考]第13题
19世纪60年代发生的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在工业文明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比较它们的相同点,正确的是
A.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都使本国迅速强大起来
[参考答案]A[09武汉中考] 第3题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都对本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作用,其作用的相同之处是
A.摆脱了民族危机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逐步实现了国家富强
[参考答案]C [08河北中考]第13题
你见过老照片吗?那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承载着历史遗迹,记录着历史,能给人带来无限的回忆和遐想。右下图是近代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在轮船招商总局门前的合影,它拍摄的时期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甲午战争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B[08河南中考] 第3题
列举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4分)
[参考答案] [09内江中考]第38题
创办军事工业(1分);兴办民用工业(1分);兴办新式学堂、派留学生、培养人才(答出其中一点可给1分);筹建海军(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类别 企业 时间 创办人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 曾国藩
中国第一个近代煤矿 开平煤矿 1878年 李鸿章
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企业 汉阳铁厂 1890年 张之洞
请回答:
(1)表中所列内容与哪一次运动有关?该运动的口号有哪些?
(2)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这次运动进行简要评价。
[参考答案]
(1)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或前期“自强”,后期“求富”);(2)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09耒阳中考]第37题
举出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名称及创办人。(任举三项)(6分)
A
B
C
[参考答案]A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
B曾国藩.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C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任意举出三个即可)
[08成都学业]第32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摘自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信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什么对外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1分)
(2)据材料二中的图一、图二,使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生在英国国内的两件历史大事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二中的图三,概括指出《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特征。(1分)
并举出两个由洋务派在上述通商口岸创办的近代企业的名称。(1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2分)
[参考答案]①闭关锁国。(1分)
②资产阶级革命(1分)和工业革命。(1分)
③东南沿海(或长江口以南的沿海)。(1分)江南制造总局或福州船政局.轮船招商局。(三个企业之中答出两个可得1分,答对1个得0.5分)
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或客观上使中国痛苦地进入近代社会)。(1分)[08黄石学业]第20题
改错题
历史课堂上,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关于“洋务运动”的探究活动。下面两位同学的对话,你认为谁的说法是错误的?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错误:小红的观点是错误的。
理由:因为洋务运动的口号是“自强”和“求富”。(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08福州中考]第26题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列举出洋务派的两个代表人物。(2分)
(2)洋务运动前期和后期各打出什么旗号?(2分)列举洋务派所兴办的近代著名企业。(2分)
(3)我们今天对外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与洋务运动中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有什么区别?(4分)
[参考答案]
(1)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代表有:李鸿章、曾国藩等。
(2)前期和后期的旗号分别是:“自强”、“求富”;如安庆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等。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为了维护腐朽的清王朝,不改革内政;单纯引进,缺乏创新,最终失败。今天的改革开放的引进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注意把引进技术同国内消化、吸收、运用、创造结合起来。
[2008·广西]第28题
图说历史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了洋务运动的重大活动。请你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___▲ __、____▲ ___。(任意答出两个即可)(2分)
(2)三幅图片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哪三项活动内容?如果你是从事这些活动的当事人,请你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如说明文、记叙文、杂文、诗歌、历史短剧、图片简介等)陈述开展这三项活动的理由。(7分)
(3)除上述问题外,请你设计一个与洋务运动有关的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1分)
[参考答案]
(1)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任意答出两个即可) (2分)
(2)(7分)内容: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 开办新式学堂 (3分)
陈述理由:围绕自强、求富、培养人才三个理由分三等级评分:①符合所选择表达形式;理由准确,观点表达清晰,想象合理,给3-4分。②符合所选择表达形式的基本要求;理由基本准确,观点表达较为清晰流畅,想象基本合理,给2-3分。③不符合所选择表达形式的基本要求;理由不准确,观点表达不清晰,给0—1分。 (满分4分)
(3)问题设计与洋务运动有关,有有一定的价值即可。(1分)\
[2007年资阳中考] 第33题
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潮流,走向近代化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清朝大学士徐桐对有人把美国翻译成“美利坚”十分恼火,说我们中国什么都是美的,美国还有什么“美”的?我们中国什么都顺利,美国还有什么可“利”的?我们帝国军队的兵器无所不坚,美国还有什么可“坚”吗?
——刘成禺《世载堂杂忆》
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序》
材料三:1862年,清政府设立“京师同文馆”,培养外语和外交人才。学生最多时达120人,主要学习外文,聘有外籍老师任教。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页
材料四: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开办后,海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
材料五: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是怎样认识清王朝和世界的?对此你是如何评价的?(4分)
(2)材料二反映了谁的什么思想主张?(1分)
(3)材料三、四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从这两则材料来看,他们的活动有什么作用?(3分)
(4)根据材料五的内容分析,它体现了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哪些主要进步?(2分)
[参考答案]
(1)认为清朝是“天朝大国”,对世界一无所知。(2分)这是一种虚骄自大,闭目塞听(闭关自守)的愚昧思想。影响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2分)
(2)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用来抵抗外国侵略)的思想。(1分)
(3)洋务派。(1分)作用:培养了一批近代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2分)
(4)人民享有国家主权,各民族自由平等。(2分)
[2007年常德中考] 第41题
阅读材料:
“购买外国洋枪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购成之后……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两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指太平天国运动;捻:指捻军起义),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请回答:
(1)请你说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1分)
(2)材料中曾国藩的主张完全实现了吗?为什么?(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简要评价洋务运动。(2分)
[参考答案]
(1)为了维护清朝统治。(1分)
(2)没有完全实现。(1分)原因:洋务派没有主动抵抗外来侵略的意识;西方列强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压制;洋务运动只是盲目地引进西方技术而缺乏创新精神,无法掌握世界领先的科技。(1分)(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它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分)(任意答出两项即可)
[2007年桂林中考] 第10题
洋务运动是在什么情况下兴起的?它有哪些主要内容?请简要评价这场运动。(7分)
[参考答案]
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加剧及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下)内外交困,一部分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统治。(2分)
内容:创办军事工业,开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发展近代教育。(回答其中三点即可,3分)
评价: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 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007年来宾中考] 第29题 (2分)
问答题
试分析洋务运动的作用。(4分)
[参考答案]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它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06年青海非课改]第10题
是非判断题
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参考答案]√[06年湘潭中考]第35题
非选择题
鸦片战争前后,民间和公文中经常鄙称西方人为“夷人”,西方人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到1858年,《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各种公文,不得称西方人为“夷”。从此,“洋”替代了“夷”。
根据材料判断以下叙述是否符合史实(符合的用“√”表示,不符合的用“╳”表示,填在题后括号内)
(1)鸦片战争结束一年后,有一个大臣在给道光帝的奏折中,将英国人称为“英夷”。( )
(2)1870年,某官员在公文中使用“夷人”字样,遭申斥,改书“洋人”( )
(3)中国近代史上有一批主张采用西方技术,举办近代工业的大臣,被称为“夷务派”。( )
[参考答案](1)√(2)√(3)╳[06年沈阳课改]第22题
(10分)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场“师夷攻技”的运动。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其中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改编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这场运动的名称是什么?该运动提出了哪两个口号?
(2)这一时期左宗棠创办了什么企业成为今天福州旅游的一个景点?
[参考答案](10分)
(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2)福州船政局[06年福州毕业会考]第31题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9世纪中期,清朝内外交困。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开展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请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进行的时间?(3分)
(2)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什么?(2分)
(3)洋务运动后期的口号是什么?(2分)
(4)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是什么?(2分)
(5)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什么?(4分)
(6)洋务运动的消极作
[参考答案](1)19世纪60年代—90年代;(2)自强;(3)求富;(4)中国近代化的开端;(5)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了一定抵制作用;(6)它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06年长沙中考]第23题
8年级 上册 第7课 戊戌变法
●考点1: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八上P33 能力要求:识记
戊戌变法距今
A.100年 B.110年 C.120年 D.130年
[参考答案]B [08南充中考]第4题
下列各项,标志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是:
A.建立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创办《万国公报》 D.颁布《定国是诏》
[参考答案]B [08乐山中考]第18题
北京承载着中国历史的辉煌与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