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名校学案】历史:2.7《第一次工业革命》(新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名校学案】历史:2.7《第一次工业革命》(新人教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2-26 19: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梳理
一、背景
1.前提:随着 的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迅速。
2.条件:
(1)劳动力:地主们热衷 _,使许多农民被迫离开土地,去工场做工。
(2)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 进一步发展。
(3)资本:殖民掠夺中获得的 投资于手工工场。
(4’市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 。
二、经过
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了“ ”。
2.主要发明:1785年,_研制成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3.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的_基本上取代了_,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三、影响
1.对资本主义国家
(1)出现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
(2)工厂逐渐集中,形成许多工业城市,城市化进程加快。
(3)促使 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 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4)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 ,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2.对世界市场
(1)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 ,使 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2)_和_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3)资产阶级凭借 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 之中。
(4)19世纪中后期,以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重点突破
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而不是别国,是英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可概括为一个前提、三个条件和一个直接原因。
(1)政治前提:
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的资产阶级统治得以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经济条件(可能性):
①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奴隶贸易、圈地运动积累了丰厚的资本。
②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大量自耕农失去土地,使资本家获得大量雇佣劳动力。
③技术: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为工业革命的发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商品产量。
(3)直接原因(必要性):
到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了法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由于英国国内外市场扩大,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因此市场的扩大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2. 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提供了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用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空前发展,为满足急剧扩大的生产和商品销售的需要,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上绝大部分落后国家和地区卷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密切了国际交流。各行业间和各国间生产的互补性,使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交往更加频繁,分工也更具体,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3)为推动国际交流提供了技术和经济条件。它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联结世界的经济纽带逐渐形成。
(4)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殖民体系的确立成为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保障。
[典例解析]
例1(09年全国卷Ⅱ)1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 )
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 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
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 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
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17—18世纪”,这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答案:C。
例2(09年北京卷)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19世纪上半期英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是( )
A. 清教徒受到迫害 B.童工现象开始出现
C. 广大农民丧失土地 D.产业工人相对贫困
解析: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工业革命”、“19世纪上半期”、“社会问题”等有效信息限定词。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A、B、C项发生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之前,排除正确选项为D。
例3.下列因素中推动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
A.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B.圈地运动的进一步进行
C.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扩大 D.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
解析:首先要弄清直接原因就是与事件的发生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或者说是直接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其次,工业革命就是一次技术革命,正是由于市场的不断扩大,需要大量的商品来满足市场,而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已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只有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的需求,所以工业革命应运而生。答案:C
例4.下列关于飞梭的说法正晚的是
A.它是由瓦特发明的 B.是一种水力工具
C.是一种纺织机器,是工业革命的开始 D.它的出现提高了织布速度,使纺纱供不应求
解析:本题易错选C项。错选的主要原因是对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性发明区分不清,误将飞梭的发明当成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正确的理解是:飞梭的发明只是纺纱工具的改进,它并不是机器,“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因此C项错误;飞梭是织布工具,是由凯伊发明的,因此A,B两项错误。正确答案:D
例5.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解析:关键是从限定语“第一次工业革命”入手,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解题,ACD三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答案:B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支持圈地运动 B.资本主义发展水平高
C.不断挑起争霸战争 D.自然科学理论成就大
2.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Steam]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准确理解是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发明的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恩格斯的这段话是: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 B.赞扬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C.谴责组织“反法同盟” D.肯定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4.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
A.用自然力代替人力作动力 B.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C.促进了英国重工业部门的大发展 D.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5.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和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C
①工厂的布局摆脱了河流的限制 ②工业布局由分散走向集中 ③人才和市场成为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④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部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④
6.在工业革命中,交通运输工具最先取得突破的国家是:C
A. 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7.工业革命的显著特征是 C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 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8.衡量一个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的标志是该国:B
A.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B.机器制造业已实现机械化
C.工厂制代替手工工场 D.两大对立阶级已经诞生
9.工业革命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对世界历史最根本的影响是:A
A.巩固了资本主义地位 B.产生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C.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10.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直接媒介是A
A.廉价的商品 B.先进的政治制度 C.先进的生产技术 D.先进的生产方式
11.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D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B.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C.英国已逐步取得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1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实质是 B
A.生产力发展空前迅速 B.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C.生产工具和技术发生重大改变 D.人类社会进人“蒸汽时代”
1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是全球开始统一的时期,是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不能佐证这一观战的是 C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C.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14.(2008全国Ⅱ卷文综20)20.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3,1831年占1/4,1851后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D
A.城市化进程加速 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
C.对外移民的增加 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
二、材料问答题
15、阅读下列材料: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世界舞台上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位置。一个英国政论家对此这样描述道:
现在看得很清楚,我们可爱的国家——大不列颠已经被分配承担为她的姐妹国家制造商品的崇高使命。海洋彼岸的亲人将用我们的船只从密西西比河流域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俄罗斯将为我们的工厂和作坊,贡献它的大麻、亚麻和铁矿石。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工制造必要的机器,把这些原料织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所有的布匹都按我们的款式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这种按照自然法则,用原料换制成品的办法使各个国家相互服务,显示人类的兄弟之情。
回答下列问题:
(1)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什么地位?
(2)英国的这种国际地位是怎样形成的?
16.分析下面两副图,回答问题:
图1 1720—1789年英国棉花输入量(万吨) 图2 1740—1806年英国生铁产量(万吨)
(1) 指出英国经济在18世纪晚期—19世纪初这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
(2) 简要说明哪个因素促成如此巨变。
(3) 简述这种经济上的巨变有哪些影响?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大杠杆。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三 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利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
——恩格斯《致爱 伯恩斯坦》
材料四 因为在最先使用起的地方,机器就把大批手工工人抛到街头上去……
——马克思《雇佣劳动者与资本》
请回答:
(1)材料一涉及的史实史称什么革命?它首先发生在什么时候的哪个国家?说明它发生的必要性。
(2)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它震撼旧世界基础的结果是什么?
(3)从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期对蒸汽机的改良和利用作出重要贡献的有哪些人?
(4)“大批手工工人抛到街头上去”后,他们又到了哪里?身份有何变化?
(5)分析上述材料,概括科技的作用。
18.(09年浙江卷)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已的见解。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蓝剑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突顶的图景。 ——马克等《世界史考史》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暧,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拆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9分)
(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13分)
【参考答案】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梳理
资本主义 圈地养羊 生产技术 资本 市场 珍妮机 瓦特 工厂 社会关系 无产阶级 自由贸易 原料产地 世界贸易 蒸汽机车 轮船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市场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5 BDDDC 6----10 CCBAA 11----15 DBCD
二、材料解析题
15、(1)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为其它国家提供工业制成品,消耗它们的原料,在全世界占有工业垄断地位。
(2)首先,英国于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统治地位。其次,英国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再次,英国于18世纪中期率先进行工业革命,19世纪上半叶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力迅速发展。
16.解析: 本题是图表材料问答题,就是应用图表所提供的信息来回答问题,本题的关键是要看懂两幅图,弄明白出题人所要考的知识点。图表所提供的时间非常关键,从1720---1789年和1740---1806年两个时间段可以判断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前后的变化问题。找到了这一突破口,结合问题也就知道该用课本上哪一处知识点了。
[答案] (1)英国经济呈上升趋势。(2)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3)①巩固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浪潮掀起;②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日益发展成为社会的主要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人运动逐渐兴起;③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④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世界的面貌开始发生了变化。
17.(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场手工业难以满足日益扩大
的市场需求,工业革命势在必行。
(2)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巩固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并最终确立
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使社会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3)瓦特、富尔顿、史蒂芬孙。
(4)到了资本家的工厂里;转变为新兴的产业工人。
(5)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18. (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
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来源
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建立,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2)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3)蒸汽机采用了新的能源,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
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的革命,联络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
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举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