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名校学案】历史:3.0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名校学案】历史:3.0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2-26 19: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B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2.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有九。”因此,“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下列哪项不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 B )
A.洋布、洋棉,美观耐用,价格便宜
B.外国人可以在中国自由通商
C.手工纺织无法与外国机器纺织抗衡量
D.中国关税低,有利于外国倾销其商品
3.至20世纪初,“外货风行,土布渐归淘汰”,洋布战胜土布,最根本的武器是 D
A.洋布外观漂亮 B.洋布广告充斥
C.洋布引领时尚 D.洋布价格低廉
3.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B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
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
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采用选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B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
5.1900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C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
6. 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有①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②鸦片战争前,商品经济的发展③洋务运动的诱导④沿海地区封建经济开始瓦解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③④D.①④
7.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德国人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B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 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廷天朝大国思想根深深蒂固 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8.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观念意识是 A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9.“嗣后所有公共机关日用消耗各品,除特种无国货可代用者外,务请专购国货以示提倡。”该文告的发布时间最可能是在 C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中国建立初期
10.与欧美国家的近代化相比,中国的近代化①从轻工业开始,而后发展至重工业②受到国内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抗③缺乏必要的资本原始积累④领导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C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1.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均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D
A.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
B.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国民政府和官僚资本吞噬民族企业的方式包括 ①直接投资 ②加入官股或收买、敲诈 ③没收( D)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3.在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从经济发展中获益最大的是:( C )
 A.民族资产阶级 B.民族工商业
C.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产阶级 D.地主阶级
14.不属于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近代民族工业表现的是 A
A滥发纸币 B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C发动侵华战争 D限制中国机器进口
15.全国解放前夕,国统区经济濒于崩溃,原因有 ①多年战争的破坏 ②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 ③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 ④工农生产急剧下降 ⑤物资奇缺,物价飞涨 ( ) C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⑤
二、材料解释题
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材料二 已经垄断中国卷烟市场的英美跨国公司——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1919年5月,它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膝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
请回答:
(1)示意图表明,民国初年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
(2)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企业的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3)南洋公司与英美烟公司的斗争说明了什么问题?
17.(2008天津文综37第)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量、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1) 材料二中新式学堂由何者创办 ?从课程内容说明新式学堂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材料三 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
课程 修身 读经讲经 中国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几何代数 植物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理财 体操 合计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20 8 8 4 3 10 180
(2)与材料一相比,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 ?你怎样评价 ?
答:
18.鸦片战争以后,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图(图)
材料
材料三 鼓吹实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刊物
创办时间 创办人 刊物名称
1896 梁启超 《时务报》
1897 严复 《国闻报》
1903 章炳麟 《苏 报》
1905 孙文等 《民 报》
材料四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民主共和已成为主要潮流,各派力量纷纷建立政党,以争取议会中的席位。不仅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一些原属同盟会的成员也另组新党,而且立宪派甚至袁世凯的走卒也开始组党。据统计,从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新成立的团体有682个,其中政党类型的团体312个,京、沪两地占了一半以上。这些政党,有的无一定章程,也无固定组织,仅发一声明就渺无声息;有的党又为壮大声势而到处拉人,赠送党证。有些人今天此党明天彼党,飘忽不定;有些人为捞取实利,又身跨数党。各派政治力量都在共和的幌子下捞取政治资本。
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党名 发起人 在会议中所占席数 政治派别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民族企业和明代的机房相比,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民族企业发展中的什么突出特点
(2) 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在联系。
(3) 依据材料四, 指出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各党派在议会中所占席数的对比及历史事实说明了什么
(4) 概括指出 19 世纪后半期到 20 世纪初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趋势 , 并分析当时这些趋势不能完全实现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单元训练
1、 选择题:
1.D2.D3.B4.D5.C6.A7.B8.A9.C10.C11.D12.D13.C14.A15.C
二、材料解析题:
16.(1)迅速上升(2)辛亥革命创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一战”期间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市场的环境。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3)外国侵略(或帝国主义)势力要继续控制中国市场;民族资本家具有反帝爱国的积极性。
17(1)创办者:洋务派。 作用:适应了洋务运动需要,培养了翻译、军事和科技等实用性人才。
(2)特点:添设西学课程;科目设置全面;经学仍占据重要地位。 评价: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18.(1)民族企业使用机器生产。 持续发展;且出现两次发展高潮。
(2)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 使他们强烈要求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3) 民国初年组建了很多政党 ,各派政治力量都在标榜共和 , 出现了政党政治的活跃局面。说明了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也说明旧官僚投机革命 , 资产阶级革命派无力控制政局。
(4) 趋势 : ①经济近代化 ( 或工业化或资本主义曲折发展 )
②政治近代化 ( 或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
原因 : 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统治;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图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