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树兰高级中学2019届高三复习月考测试卷一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图两件青铜器——商代皿天全方罍和西周大克鼎,分别是皿氏一族为祭祀父辈先人、大贵族克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这些文物信息反映出
A 中国先民敬重宗室血脉之情 B 商周时期“家国一体”的特色
C 先秦时期礼乐等级制度盛行 D 分封制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
2、“爱人,待周爱人尔后为爱人;不爱人,不周爱,因为不爱人矣。”这一主张属于( )
A “仁爱”的思想 B “兼爱”的思想 C “法治”的思想 D “尚贤”的思想
3、《汉官典职仪》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由此可知,“刺史”的主要职权不包括( )
A 考察吏治 B 奖惩官吏 C 监察民众 D 决断冤狱
4、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
A 翻车 B 耒耜 C 曲辕犁 D 筒车
5、下图为1944年在四川成都出土的我国古代雕版印刷品实物——梵天《陀罗尼经咒》。其出现不会早于
A 隋唐 B 两宋 C 元代 D 明清
6、元朝行省内部实行群官圆署和种族交参制。行省官员所掌行政、财赋、军事、刑名等庶政,采用圆署会议和专官提调相结合的方式处理。行省的军事权,专门由配金虎符的丞相、平章等官提调。钱谷财赋,也由朝廷指定的一二名官员掌管,其他官员一般不得干预。行省官员有较大但都不可以独立行使的权力。据此可知元朝行省制( )
A 开创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B 改变了绝对专制的政治大环境
C 完善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结构 D 强化了相权对中集权的控制
7、蔡元培称黄宗羲为中国的卢梭,在他看来,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相当于中国的《人权宣言》。这种说法的依据是黄宗羲( )
A 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启蒙作用 B 倡导开明政治,效仿西方制度
C 提出人民主权,主张平等自由 D 否定孔子思想,促进民主发展
8、1962年,钱实甫介绍《海国图志》时,将该书分为筹海篇、地图、地志、宗教、历法、一般外请、技艺仿制、天文地理八个部分。这说明《海国图志》( )
A 没有介绍西方技术 B 内容较为广泛 C 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D 销路不断拓宽
9、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由于与溥仪感情不和,1931年她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10月22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说明( )
A 中国的君主专制时期已经结束 B 落后的婚姻风俗正在发生变化
C 中国已经成为近代化法治化国家 D 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已经确立
10、“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警醒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上述歌词直接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
A 马克思主义传播 B 五四爱国运动 C 中国共产单诞生 D 第一次国共合作
11、《建军大业》是献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的历史影片,讲述了从1927年四一二政变到1928年4月朱德、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历史过程。以下场景中可能出现在给影片中的是
A 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B 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
C 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D 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
12、下图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1932—1941年阵亡指战员统计表》中的部分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体现了东北地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 印证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抗战
C 粉碎了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形成
13、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人民民主政治发展的新阶段》的社论。该社论所说的“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
A 《共同纲领》的制定实施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实施
14、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之一。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A 美国兵乓球代表团访华 B 基辛格秘密访华
C 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订了《中美联合公报》 D 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15、“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中①②③中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新中国成立后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B 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 ①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②正式确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 ①三大战役胜利 ②规定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6、中国积极参与的某国际组织在成立宣言中写道:“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各成员国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教育、能源、交通、环保及其他领域的有效合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据此判断该组织是( )
A 上海合作组织 B 亚太经贸组织 C 不结盟运动 D 世界贸易组织
17、公元前594年,雅典执政官在阿提卡地区颁布法典,刻在十六块白色旋转木板上,史称《阿提卡法典》,内容包括解负令、按财产划分等级、成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促进工商业发展等。这一法典( )
A 基本满足了无地和少地农民的要求 B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C 开启了西方国家代议制民主的先河 D 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和法律的成熟
18、某学生学习地理时用到了一幅地图,该地是位于非洲西南端非常著名的岬角。下列人物最早到达该图涉及地点的是( )
A 迪亚士 B 达·伽玛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19、国王不仅“临朝不理政”,而且游离于党派政治纷争之外,无权废除任何法律。但是,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是国家统一的象征。最早确立这种政治制度的国家是( )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20、“他们把欧洲的封建制度比作漫长的黑夜,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这里的“他们”不包括( )
A 薄伽丘 B 伏尔泰 C 孟德斯鸠 D 卢梭
21、霍金在《时间简史》中写道:“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文中的“他”( )
A 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学学说 B 揭示了自然界物理运动的基本规律
C 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 D 论证了自然界中生物物种是不断进化的
22、1940年12月底,罗斯福在一次谈话中说,“我们不能用缩进被窝蒙头大睡的办法回避危险或对危险的害怕”,“必须成为民主国家伟大兵工厂”。随后不久,美国( )
A 通过了新的《中立法》 B 通过了《租借法》
C 与英国共同发表《大西洋宪章》 D 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23、不热津斯基在其著作《大棋局》中描述:“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下列对材料中所说的“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描述准确的是( )
A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 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 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D 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24、1995年11月,美国财政部副部长萨默斯在一次会议上说:“这么多的国家转向以市场为基础的经济这样一种前所未有的局面,也许是震动更大的变化。这是一场把亚洲、东欧、拉美和非洲几十亿人送上通往繁荣的快速电梯的运动。”他所评价的事件最可能是( )
A 偶走联盟宣告成立 B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C 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D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25、二战后,路德维希·艾哈德主张打破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阶级界限,消除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敌对情绪,实现劳动生产和产品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提高工人的名义工资、实现低下而稳定的物价水平。为此联邦德国建立了( )
A 社会市场经济 B 国家统制经济 C 政府主导型经济 D 社会主义经济
26、鲁迅曾说:“许多史书对人物的评价是靠不住的。历代王朝、统治时间长的,评论者都是本朝的人,对他们本朝的皇帝多半是歌功颂德;统治时间短的,那朝代的皇帝就很容易被贬为‘暴君’,因为评论者是另一个朝代的人了。”根据材料可知( )
A 史书和小说不足征信 B 评价人物要运用辩证法
C 权威研究材料是二十四史 D 运用史料需要辨伪考证
27、下面是1909年上海环球社印行的《图画日报》中一则关于上海妇女着旗袍骑自行车郊游的图文报道。据此可以直接看出近代中国的进步体现在( )
① 信息传媒 ② 妇女服饰 ③ 交通手段 ④政治生活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8、“自由党人、社会主义者、商人、将军、贵族都策划者推翻它。然而,四天之内打这个政权摧毁的彼得格勒骚动,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由有组织的反对派促成的。极度的饥荒把要求面包的长列队伍变为反政府的的示威游行。” 这里的“彼得格勒骚动”( )
A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 通过和平方式摧毁专制政权
C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D 表明临时政府失去民众支持
29、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其共同点是( )
A 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B 既维护了美国的利益,也抑制了日本的势力
C 华盛顿会议与各国平等协商的结果 D 日本在受限制的同时也保持有局部的特权或优势
30、中国传统建筑蕴含着与周围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道法自然”观念。能经典诠释这一观念的世界文化遗产有( )
①颐和园 ②皖南古村落 ③平遥古城 ④明清故宫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四小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今天是五四运动的二十周年纪念日。……今年才在全国定为青年节。……五四运动所反对的是卖国政府,是勾结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的政府,是压迫人民的政府。……五四运动正是做了反对卖国政府的工作,所以它是革命的运动。全中国的青年,应该这样去认识五四运动。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
材料二 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得到了什么呢?一个恰当的回答是:他既不是军委主席,也不是政治局主席,他只是政治局常委委员。另一个恰当的回答是:毛泽东得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他成了过去党的正确路线的唯一代表,将来能领导党和军队取得胜利的唯一人选。
——杨炳章《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
(1)依据材料一,指出五四青年节设置的年份。列举五四运动反对卖国政府的史实。五四青年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5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得到了什么,并结合遵义会议之前中国革命的史实说明毛泽东“成了过去党的正确路线的唯一代表”。(5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没有技术革新,任何变化多不会发生。但是在法国,应用科学无疑领先于英国。那为什么法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英国呢?显然,事实在于工业革命也产生与其他原因。某些最为重要的原因是经济方面的,譬如英国农业农场的发展。其他的社会方面的……譬如18世纪英国64%的人口增长率。
——摘编自布罗代尔《文明史》
材料二 在宗教改革中,清教伦理中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构成了近代科学的精神气质;英国政府不断出台的科技政策促进英国科研活动和成果走在世界前列,这一切勿以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到1800年,由蒸汽机驱动的密集的机器已成为工业革命的一个特诊。
——据周友光《“第二次工业革命”浅论》、查尔斯·辛格《技术史》等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早于法国产生的优势条件。(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蒸汽机发明的有利因素,并分析蒸汽机应用所产生的影响。(5分)
33、康熙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位很有政绩和影响的皇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圣祖以西藏屏蔽青海、川、滇,苟准夷盗据,将边无宁日。且贼能冲雪缒险而至,何况我军。五十七年,命皇十四子为抚远大将军……于是蒙古汗、王、贝勒、台吉,各自率所部兵,或数百,或数千,于五十九年春随大兵扈……入藏。诏加封……第六世达赖喇嘛于九月登座……以拉藏旧臣贝子康济鼐掌前藏,台吉颇罗鼐掌后藏。 ——魏源《圣武记》
材料二 康熙朝以来,华夷的界限逐渐模糊,真正意义的大一统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华夷之别,逐渐为中外之别所取代。对此,有以下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康熙带着他的民族扑向了先进的汉文化;而汉民族则最终接受了明清鼎革的现实,将康熙视为真命天子。②与西方政治势力和文化接触后,刺激了清王朝的边界概念的形成。(清帝国)开始加强了自我认同的意识,近代民族国家的意识逐渐产生。
——据张研等《清史十五讲》、邹逸麟《论清一代关于疆土版图观念的嬗变》等整理
(1)对于西藏地区的管理,康熙一改历代的传统做法,根据材料一概述七做法的创新之处,并分析七历史意义。(6分)
(2)阅读材料二并联系所学,您更侧重分析哪一种认识?侧重分析①,阐述“康熙带着他的民族扑向了先进的汉文化”产生的积极影响。侧重分析②,请以康熙帝时期维护国家主权的史实,予以阐释说明。(4分)
34、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摘自198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
材料二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绝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扼要说说对秦长城的看法。(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C A C A B B A C B B C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A A A C B A B A D C C B A
二、非选择题
31题
(1)答:①时间1939年(1分)
②史实:罢课、游行示威、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3分)
③五四精神:爱国、民主、追求进步、团结奋斗。另外不畏强权、民族担当等(1分)一点即可。
(2)答:①指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2分)
②说明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探索“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运动战等战略,成功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四次围剿,证明“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符合中国的国情。(3分)
32题
(1)答:①圈地运动,农业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劳动力和国内市场
②海外殖民活动,开辟的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手工工场)的发展
③繁荣的手工工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④大量金银的流入,提供了充足的资金资本
⑤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5分,三点即可)
(2)答:①有利因素:宗教改革推动科学发展;政府科技政策的推动;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引领;生产发展的需要。(3分,三点即可)
②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染料工业、机器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蒸汽机应用于交通,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推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2分,两点即可)
33题
(1)答:①创新:向终于清王朝的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授予职衔,把西藏上层人物纳入朝廷命官的序列。(2分)也可参考该改土归流
②意义:改善了西藏地区地方政府的建置(体制),使之直接置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下;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4分)
(2)答:侧重点①:康熙皇帝的措施既可以缓和阶级和民族矛盾,又加快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和民族融合,国家统一,4分)
侧重点②:黑龙江两岸屯点,派兵永驻;雅克萨之战;(2分)
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中俄边界的东段,第一次使用中国国号;表明清朝行使和维护国家主权。(2分)
34题
(1)答:①历史:有效抵御匈奴,有利于当时内地人民安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是秦朝急政暴政的象征。
②现实:秦长城见证了中国历史,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2分)
(2)答:意大利:最早的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罗马丰厚的文化遗存
德国:国家四分五裂,受罗马教廷压迫剥削最为严重
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君主专制统治矛盾尖锐。(6分,每个国家2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