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
第五节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必须用秒表测重物下落的时间
B.选用质量小的重物可减小实验误差
C.实验时必须先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
D.实验中不得用公式v= 求下落高度h时的速度
解析:实验中通过打点计时器计算时间,不需要秒表,A错误.实验供选择的重物应该是相对质量较大、体积较小的物体,这样能减少摩擦阻力的影响,B错误.因为是比较mgh、mv2的大小关系,故m可约去,不需要测出重物的质量,C错误.若用公式v=求下落高度h时的速度,表明就已经承认了机械能守恒,这与本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目的矛盾,D对.
答案:D
2.下列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实验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物质量的称量不准会造成较大误差
B.重物质量选用得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C.重物质量选用得较小些,有利于减小误差
D.打点计时器选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比电火花计时器误差要小
解析:为减小实验误差,重物应选质量大些的,且重物质量不需称量,A、C错,B正确;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振针与纸带间有摩擦,电火花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较小,故选用电磁打点计时器误差大些,D错误.
答案:B
3.(多选)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在下面所列举的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错误的步骤是( )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端上
C.用天平测量出重物的质量
D.先放手让纸带和重物下落,再接通电源开关
E.在打出的纸带上,依据打点的先后顺序选取A、B、C、D四个合适的相邻点,通过测量计算得出B、C两点的速度为vB、vC,并测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h
F.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看减少的重力势能mgh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mv-mv,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解析:步骤C不必要,因为根据测量原理,重物的动能和势能表达式中都包含了质量m,可以约去,所以不必测量重物的质量,步骤D错,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答案:CD
4.某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用6 V、50 Hz的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无漏点的纸带,如图所示,O点为重锤下落的起点,选取的计数点为A、B、C、D,各计数点到O点的长度已在图上标出,单位为毫米,重力加速度取9.8 m/s2,重锤质量为1 kg.
(1)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为vB=____m/s,重锤的动能EkB=______J.
(2)从开始下落算起,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量为________J.
(3)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得到的结论是: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从静止开始到打出B点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重锤下落的速度
vB== m/s=1.17 m/s.
重锤在打出B点时的动能
EkB=mv=×1×1.172 J=0.68 J.
(2)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小量
ΔEp减=mghOB=1×9.8×70.5×10-3 J=0.69 J.
(3)由(1)、(2)计算结果可知,重锤下落过程中,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机械能守恒.
答案:(1)1.17 0.68 (2)0.69 (3)机械能守恒
5.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运用公式mv2=mgh对实验条件的要求是__________,为达到此目的,所选择的纸带第1、第2两点间的距离应接近________.
(2)若实验中所用重锤的质量m=1 kg,打点纸带如图所示,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则记录B点时,重锤的速度vB=________,重锤的动能Ek=________,从开始下落起至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下落距离h,则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应是( )
解析:(1)重锤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时,在0.02 s内的位移应为h=gt2=×9.8×0.022 m≈2 mm.
(2)vB== m/s=0.58 m/s,此时重锤的动能为Ek=mv=×1×0.582 J=0.168 J,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ΔEp=mghB=1×9.8×17.6×10-3 J=0.172 J.因此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的机械能守恒.
(3)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gh=mv2,即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只需验证v2=gh即可.若以为纵坐标,h为横坐标,则图象是过原点且斜率为g的直线,故选项C正确.
答案:(1)打第一个点时重锤的初速度为零 2 mm
(2)0.58 m/s 0.168 J 0.172 J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的机械能守恒
(3)C
学业分层测评(十六)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纸带将被释放瞬间的四种情况如照片所示,其中最合适的是( )
【解析】 开始释放时,重锤要靠近打点计时器,纸带应保持竖直方向,故D正确.
【答案】 D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列物理量中需要用工具直接测量的有( )
A.重物的质量
B.重力加速度
C.重物下落的高度
D.与重物下落高度对应的重物的瞬时速度
(2)实验中,如果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h图线应是________,才能合乎实验验证的要求,-h图线的斜率等于________的数值.
【解析】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只需要用刻度尺测量重物下落的高度.重物的质量不用测量.重力加速度不需要测量.通过计算可以得到与重物下落高度对应的重物的瞬时速度.故选C.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mgh=mv2,则有:=gh,由于g是常数,所以-h图线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图线的斜率等于g.
【答案】 (1)C
(2)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重力加速度g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实验时,手总是抖动,找不出一条起始点迹清晰的纸带,该同学便选取一段纸带进行测量,如图4-5-4所示,A、B、C、D、E、F是以2个计时点为1个计数点,其测量结果是AB=4.53 cm,AC=10.58 cm,AD=18.17 cm,AE=27.29 cm,AF=37.94 cm(g取9.8 m/s2).
(1)若重物质量为m,从B到E重力势能减少了多少?
(2)从B到E动能增加了多少?
(3)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图4-5-4
【解析】 (1)ΔEp=mgΔh=mg·BE=m×9.8×(27.29-4.53)×10-2 J=2.23m J;
(2)由匀变速运动的速度特征得
vB=AC==m/s=1.32 m/s,
vE=DF==m/s=2.47 m/s.
又根据Ek=mv2有EkB=×m×1.322 J
=0.87m J,
EkE=×m×2.472 J=3.05m J,
故ΔEk=EkE-EkB=(3.05m-0.87m)J=2.18m J.
(3)动能增加量为2.18m J,略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考虑实验误差,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动能的增加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机械能守恒.
【答案】 见解析
4.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与纸带相连的质量为1 kg的重锤自由下落,打出的纸带如图4-5-5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 s,g取9.8 m/s2.求:
图4-5-5
(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某同学根据纸带上的O点到B点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动能增加量ΔEk=0.47 J,重力势能减小量ΔEp=0.48 J,经过多次实验均发现ΔEk略小于ΔEp,试分析或解释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vB=AC==m/s≈0.97 m/s
(2)由于重锤下落过程中要克服空气阻力及纸带所受阻力做功,所以下落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有少量损失,增加的动能总是略小于减少的重力势能.
【答案】 (1)0.97 (2)由于要克服空气阻力和纸带所受阻力做功,重锤的机械能略减少
[能力提升]
5.某同学利用竖直上抛小球的频闪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频闪仪每隔0.05 s闪光一次,图4-5-6中所标数据为实际距离,该同学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时刻的速度如下表(当地重力加速度取9.8 m/s2,小球质量m=0.2 kg,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4-5-6
时刻
t2
t3
t4
t5
速度(m·s-1)
4.99
4.48
3.98
(1)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计算t5时刻小球的速度v5=________m/s;
(2)从t2到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ΔEp=________J,动能减少量ΔEk=________ J;
(3)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ΔEp与ΔEk近似相等,从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上述计算得ΔEp________ΔEk(选填“>”“<”或“=”),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t5时刻小球的速度v5=×10-2m/s=3.48 m/s;
(2)从t2到t5时间内,重力势能增量ΔEp=mgh25=0.2×9.8×(23.68+21.16+18.66)×10-2 J=1.24 J,动能减少量ΔEk=mv-mv=1.28 J;
(3)ΔEp<ΔEk,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上升过程中存在空气阻力.
【答案】 (1)3.48 (2)1.24 1.28 (3)< 存在空气阻力
6.某同学利用如图4-5-7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打点纸带,在纸带后段每两个计时间隔取一个计数点,依次为1、2、3、4、5、6、7,测量各计数点到第一个打点的距离h,并正确求出打相应点时的速度v.各计数点对应的数据见下表:
计数点
1
2
3
4
5
6
7
h(m)
0.124
0.194
0.279
0.380
0.497
0.630
0.777
v(m/s)
1.94
2.33
2.73
3.13
3.50
v2(m2/s2)
3.76
5.43
7.45
9.80
12.25
(1)请在图乙坐标中,描点作出v2-h图线;
(2)由图线可知,重锤下落的加速度g′=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 m/s2,根据作出的图线,能粗略验证自由下落的重锤机械能守恒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5-7
【答案】 (1)作出v2-h图线如图
(2)9.75(答9.69~9.79均给分)
(3)图线为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斜率的一半与g基本相等(不交代“通过坐标原点”也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