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综合训练(二)
教材知识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一、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①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实验定律。
②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的运动________力来维持。
④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________,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__________。
2.惯性
(1)定义:物体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2)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其大小只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质量大,物体的惯性就________,运动状态就不容易改变。
(3)生活中,如拍打衣服上的灰尘、体育比赛中的各种投掷项目、跳远等都利用了物体的惯性;而大多数的交通事故等则是惯性带来的危害。
二、二力平衡
3.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状态,则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________,相当于不受力,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这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4.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平衡力。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如果能保持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状态,这两个力彼此平衡,称为二力平衡。
5.二力平衡条件:两个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同一________上,作用在同一条________上。
三、摩擦力
6.定义:两个相互________的物体,当它们_________________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____________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滑动摩擦力。摩擦力还包括________摩擦力和________摩擦力。
7.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8.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________,或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________。
9.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利用增大________、增大接触面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增大摩擦;利用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______、变滑动为________的方法可以减小摩擦。
教材知识纵横
1.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
平衡力(二力平衡) 相互作用力
相同点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不同点 ①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②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③平衡力不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物体失去其中一个力时,将失去平衡 ①作用在不同物体上;②是相同性质的力;③同时产生,同时消失;④两个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2.三种摩擦力对比
种类 产生条件 图示 生活实例
三 种 摩 擦 静摩擦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将要发生而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 手握瓶子竖直悬空静止时,手与瓶子之间的摩擦
滑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 人滑冰时,冰刀和冰面之间的摩擦
滚动摩擦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 正常行使的自行车,钢珠轴承中钢珠与内、外圈的摩擦
3.运动与力的关系
教材图片展示
命题点1 惯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图8-T-1
(1)用力将锤柄向木凳上撞击,锤头和锤柄都处于________状态,锤柄与木凳接触后静止,但锤头由于________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继续向下运动,结果紧紧地套在锤柄上。
(2)上述现象说明物体总有保持______________不变的性质,即________。
命题点2 二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图8-T-2
(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时(将运动员和伞看成整体)受到________力和________力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同一________上,作用在同一条________上。
(2)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可能处于________状态,也可能处于________________状态。
命题点3 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图8-T-3
(1)运动鞋底有较深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增大摩擦的。
(2)人在地面上奔跑时所受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这个力作用在________上。
重点实验再现
实验一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探究方法:____________法、________法、________法。
(2)设计实验:①实验过程中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是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要改变的量是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过程中所受的________。
②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的方法: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____由静止滑下。
③实验中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__________的长短来体现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大小。
(3)实验过程:如图8-T-4所示。
图8-T-4
(4)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
(5)进行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实验装置:如图8-T-5所示。
图8-T-5
(2)设计实验:①桌面要尽量光滑,从而减小_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实验中通过改变托盘中砝码的个数来探究二力的________关系。
③实验中通过扭转小车,观察小车状态来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出结论:作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的两个
力,如果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并且作用在____________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4)实验改进:为了弥补教材实验的不足——只有一个小车,不能探究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情况,建议把教材实验器材中的小车改成硬纸板,同时增加一把小剪刀,便于把一个物体变成两个物体;并且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进一步减小摩擦阻力对实验的影响。
实验三 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实验原理:____________。
(2)探究方法: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____________运动,这时拉力________滑动摩擦力。
(4)进行实验
①如图8-T-6甲、乙所示,在木块上加放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测出这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图8-T-6
②如图乙、丙所示,换用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的长木板,保持木块上的砝码不变,测出这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
(5)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有关,接触面受到的压力越______,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还跟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接触面越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6)交流讨论
①利用该装置还可探究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物体运动速度等因素无关。
②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不好控制,建议如下操作:将弹簧测力计挂钩处与木块相连,拉环处固定,拉动长木板进行实验(如图8-T-7所示)。
图8-T-7
详解详析
【核心要点突破】
1.(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不是 物体不受力 不需要 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2.(1)原来运动状态不变 (2)质量 大
3.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抵消
4.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5.相等 相反 物体 直线
6.接触 相对滑动 相对 滚动 静
7.压力大小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8.相反 相反
9.压力 粗糙程度 分离 滚动
【教材图片展示】
命题点1 (1)运动 惯性 (2)原来运动状态 惯性
命题点2 (1)重 阻 相等 相反 物体 直线
(2)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命题点3 (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地面 鞋底
【重点实验再现】
实验一 (1)控制变量 转换 科学推理
(2)速度 阻力 同一高度 运动距离
(4)远 小 慢 (5)永远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实验二 (2)摩擦阻力 大小 彼此平衡的二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3)同一物体 相等 相反 同一条直线
实验三 (1)二力平衡 (2)控制变量法
(3)匀速直线 等于
(5)接触面所受的压力 大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