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三首课件+朗读(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 古诗三首课件+朗读(5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25 14:39:50

文档简介

课件52张PPT。春夏 春光明丽,花草吐芬芳,燕子衔泥,鸳鸯睡暖沙;桃花初绽,鸭知春水暖,芦芽尚短,河豚欲上时;初夏天晴,泛舟又山行,绿荫无边,黄鹂声声啭……多么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啊!诗人置身其中,怎不会诗兴大发呢?春日风光悦人性 初夏鹂声伴人行1 古诗三首国家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绝 句 [唐]杜 甫
迟 日 江 山 丽,
春 风 花 草 香。
泥 融 飞 燕 子,
沙 暖 睡 鸳 鸯。 绝 句 [唐]杜 甫
迟 日 江 山 丽,
春 风 花 草 香。
泥 融 飞 燕 子,
沙 暖 睡 鸳 鸯。默读古诗,找出不认识的字词多读几遍。fǔyuānyānɡrónɡyàn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 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 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huìlóutúnchónɡsònɡsūshìhāolúyáduǎn三衢道中
[宋]曾 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宋]曾 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qúzēnɡjiǎnméixīfàn惠识字开花鸳鸯崇豚减鸳鸯惠崇芦燕芽融短梅溪泛减绝 句[唐]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称为“诗圣”。其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再读诗歌,划分节奏。绝 句
[唐]杜 甫
迟 日 江 山 丽,
春 风 花 草 香。
泥 融 飞 燕 子,
沙 暖 睡 鸳 鸯。//////// 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一读,解句意,知诗意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迟日:春天白天渐长,所以说“迟日”。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泥融:这里指泥土湿润。
燕子围着暖融融的春泥高低飞翔;沙滩晒暖了,鸳鸯成双成对舒适地睡在上面。二读,品诗味,体诗情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写到的景物有: 。春日、江山、春风、花草丽香丽视觉香嗅觉突出了诗人的强烈感受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写到的景物有: 。泥土、燕子、沙地、鸳鸯动态描写:燕子翩飞静态描写:鸳鸯慵睡 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上一下,相映成趣。 《绝句》一诗中,“融、暖”二字如何理解? 诗人对春天的明丽阳光、和畅惠风、鸟语花香感受至深,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湿软和沙子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诗人对飞燕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的春意中。 这首诗通过对春光的概括描写以及对燕子和鸳鸯的具体描写,展示了一幅生机勃勃、安宁舒适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开创了豪放词派。其诗现存2 700多首,词340多首。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 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一读,解句意,知诗意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翠竹后面开着三两枝鲜艳的桃花,鸭子最先知道春江的水开始变暖和了。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有毒的鱼。
欲:正要;将要。 上:逆江而上。
蒌蒿长得满地都是,芦芽才冒出那么一点点,这正是河豚要逆流而上的时候。二读,品诗味,体诗情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思考:诗人观察的视线是怎样的? 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从江岸到江面,抓住画面上的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早春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黄绿相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这既是对画中景物的描绘,也正符合初春时令的特征。 《惠崇春江晚景》中哪一句诗运用了联想?这句诗说明了什么? 正是河豚欲上时。这句诗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芽冒尖之时,也是河豚洄游产卵繁殖之时。 这首诗用优美的诗句写活了惠崇和尚的画,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三衢道中[宋] 曾几 曾几(1085—1166),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诗歌风格清淡,词意明白,语言流爽轻快,形象也较为生动,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亦有抒写爱国抗金之作。著有《茶山集》。三衢道中
[宋]曾 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再读诗歌,划分节奏。//////// 自由读一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每句诗是什么意思。一读,解句意,知诗意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却:再,又。
梅子黄时,正是江南雨季,却遇上天天晴朗的日子。(我)坐着小船游到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阴:树荫。
一路上绿荫浓浓,并不比来时看见的少,绿荫深处又传来了黄鹂的声声啼鸣。二读,品诗味,体诗情梅子黄时日日晴时令: 梅子黄在五月,正赶上江南的雨季,却遇上“日日晴”的日子,转折中给人以喜悦之情,为全诗定下基调。小溪泛尽却山行行程: “泛”字表明去时乘船而行。溪尽而兴不尽,诗人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泛”一“行”,一“溪”一“山”,不仅表明行程,也透露出诗人愉悦的心情。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沿途所见所闻: 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心情。思考:怎样理解这里的“添得”二字? “添得”二字暗示诗人归时游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而黄鹂的啼鸣更衬托出山道的幽静。 《三衢道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游兴浓厚、愉悦的心情。因为梅子黄时应为阴雨天,这年却天天是晴天。在这种天气里,诗人泛舟小溪,听潺潺水声,已经够美了,再行走山路,绿荫不减,又添鸟鸣,越发高兴。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三衢山中树木繁茂、黄鹂声声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凡物皆可入诗。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动物名,将诗句补充完整。( )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饮( )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 )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月出惊山( ),时鸣春涧中。鸡马狗鸟一.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___________,春风花草香。
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添得黄鹂四五声。春江水暖鸭先知迟日江山丽绿阴不减来时路 1.《绝句》的作者是( ),他是( )代诗人。
2.《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 ),他是( )代诗人。
3.《三衢道中》的作者是( ),他是( )代诗人。杜甫唐二.填一填,记一记。苏轼宋曾几宋 朗读指导:本文三首古诗均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朗读时语调、语气大体相同但又有所差异。《绝句》要读出一种慵懒、闲适感,《惠崇春江晚景》要读出一种赞叹感,《三衢道中》要读出一种惊喜、愉悦感,读时要仔细把握。 背诵指导:古诗有严格的韵律,在背记古诗的过程中,可以重读韵脚,如《惠崇春江晚景》的韵脚是“枝、知、时”。背诵古诗,还要在疏通诗意、理解诗意、明白诗人情感的基础上进行。
默写指导:默写《绝句》,把握住诗中重要的字词,如“丽、香、飞、睡”。诗中的难写字,如“融、暖”,要默写正确。 《绝句》:春日迟迟,洒下和煦的阳光,水碧山青,草木复苏,万象更新。清风拂面,送来百花的芬芳,带来春草的清香。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潮湿而松软,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呢呢喃喃。水暖沙温,美丽多情的鸳鸯相依相偎,恬然静睡,十分娇慵可爱。 《惠崇春江晚景》:青翠的竹林外,两三枝桃花迎着春风初放,红翠相映,分外美丽。江水澄澈,一群鸭子正在水中游来游去,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而河豚此时正逆流而上,从大海洄游到江河里来了。 《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正是五月初夏,此时本应是江南的雨季,却天天天气晴好。坐着小船游到小溪的尽头,回程正好走山路,看到的是一路绿荫浓浓,仿佛没有尽头。听,绿荫深处传来了黄鹂清脆婉转的啼鸣,更增添了不少游兴。有感情地背诵这三首古诗。
搜集与自然生灵有关的古诗,抄录三首,弄清诗的大概意思。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