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8张PPT。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三、三大改造第5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 开始实行“一五”计划( 1953年)1952年中、印、美人均
钢和电的产量对照表通过以上对比,你能得到什么认识?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 开始实行“一五”计划( 1953年)2.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请你用简明的语言,归纳出“一五”计划基本任务的要点。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力求农、轻、
重、商协调发展;
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
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三、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1. 开始实行“一五”计划( 1953年)2.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 3.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1957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1954年8月1日,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纺织机
械制造厂——国营经纬纺织机械厂正式投产。 中国自行修建的规模巨大的第一个
人工商港——塘沽新港第一期工程完工,
万吨货轮可以靠港。 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载重4500吨的油轮与自造的机车。 1956年7月 14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 1956年,第一种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1957年1月1日,宝(鸡)成(都)铁路全线通车,铁路全长668公里,穿越重重高山。 1957年10月2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通车典礼上,数百辆汽车驶过公路桥面。 1954年12月康藏、青藏公路通车典礼 到1957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
25万多公里,图为行驶在康藏公路上的车队。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 (左起)董必武、周恩来、李济深、刘少奇、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张澜、林伯渠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台上。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 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毛泽东亲自领导和参与了起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工作。 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你还了解历史上哪些具有宪法性质的文献呢?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 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3. 一届“人大”选举国家和政府领导人 毛泽东当选为
国家主席 刘少奇当选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周恩来被任命
为国务院总理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2. 一届“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 一届“人大”选举国家和政府领导人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三、三大改造1. 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
2. 三大改造何时开始,何时结束?
3. 三大改造是以什么方式进行的?
4.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阅读提纲三、三大改造1. 1953年三大改造开始2. 内容: 社会主
义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河北邯郸
市郊农民
报名入社新疆乌鲁
木齐郊区
维吾尔族
农民报名
入社选举社干部上海装订生产合作社发给社员的股金证太原市手工业者举行庆祝合作化的游行 上海市工商界代表荣毅仁(左一)等带着《申请书》步入申请公私合营大会会场。 上海市全行
业实行公私
合营的第一
个早晨 天津市的青年资本家三千人组成“报喜队”,高呼“坚决服从领导,服从分配,不抽逃资金,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三、三大改造1. 1953年三大改造开始2. 内容: 3. 历史意义社会主
义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到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建立的? 政治:通过土地改革和三大改造,剥削阶
级消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第一部社会主
义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经济: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多种经济成份
并存状态结束,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
会惟一的经济基础。 小结温故
知新畅想
天地实践
活动练习 温故
知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
力机关是什么?在此机关设立
之前,中国最高权力的行使情
况怎样? 畅想天地 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任
务非常艰巨,为什么能够提前超
额完成? 实践活动 向当地的人民代表了解人民
代表的活动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有关情况。再见湖南师大附中 谌湘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