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二课:美国的罗斯福新政
●历史回眸
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胡佛总统依旧奉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因而无力扭转经济颓势,引起人民强烈不满。1933年3月,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他逐步推出“新政”来摆脱经济危机。
在金融方面,他制定《紧急银行法》《银行法》等,对银行进行全面整顿,并以政府名义为银行担保,使银行信用得到恢复。在工业方面,政府为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颁布《工业复兴法》,要求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从而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纳入一定的有控制的轨道,减少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调整资产阶级内部矛盾;另外,新政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工人的利益,调整了劳资矛盾。在农业领域,新政采取了限制生产的措施。对众多的失业工人和贫苦家庭,政府通过《社会保障法案》和《紧急救济拨款法》帮助极端贫困者。政府对此更多地推行“以工代赈”,它不仅刺激了生产与消费,也缓和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总之,罗斯福新政凭借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有效地遏制了美国的经济危机,缓和阶级矛盾,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同时还为以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模式。但是,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面对危机,罗斯福政府所采取的一些应对措施,对于我们今天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合作讨论
发现问题
1.结合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以及当时的国际背景和美国国情,讨论美国为什么能成功运用“新政”来克服本国的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主要“新”在何处?“新政”实施后影响如何?
3.对罗斯福新政,不同的人观点不同。有人认为“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和美国历史上都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有的人则认为“新政”的意义不大;还有的人则对新政持中间意见,认为其积极、消极作用都较明显。请讨论上述几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4.结合史实讨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先繁荣后危机的原因。面对经济危机,美国实施新政,成功摆脱危机,对此你有何认识?
开启思维
1.我的思路:(1)新政的实施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之后,由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竞争,但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常常引起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破坏,资产阶级千方百计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新政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
(2)新政是符合美国国情的选择。美国是世界经济霸主,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如给农民大量的补贴、大规模兴建公共工程等。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
(5)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动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2.我的思路:(1)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垄断资产阶级为克服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新政的“新”主要是指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这是相对于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而言的。新政的主要目的是尽量避免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2)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但它在多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①直接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社会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
②间接影响:由于经济恢复,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从而遏制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道路。
③深远影响: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开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西方国家陆续放弃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逐渐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3.我的思路:(1)罗斯福新政在美国现代历史上是一个进步现象,起着积极的肯定的作用。首先新政采取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政策,为垄断资产阶级维护资本主义统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以后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的资产阶级政府所效仿;其次,新政的实施使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生产力逐步恢复发展,劳动人民生活有所改善,从而缓和了美国的阶级矛盾,避免了美国法西斯势力的上台,巩固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在美国的统治,为美国在以后的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奠定了基础。
(2)新政所起的作用只是暂时地、略微地缓和了一些经济危机在美国经济危机中所造成的严重局面,它没有也不可能克服危机。新政实施的结果,是巩固和加强了垄断资产阶级在国家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它所包含的一部分对工人阶级让步的措施,不过是资产阶级对付工人劳动的一种手段而已。新政实行后,美国工业生产指数逐年回升的现象,并不是新政药方的功效,而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自发规律作用的结果。新政所包含的资产阶级改良政策,则对工人阶级革命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危害。
(3)综合以上两种观点即可。
4.我的思路:(1)繁荣与危机的原因: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逐步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其原因包括:国内的技术革新和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的推动;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战后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在经济繁荣的背后,美国长期盲目投资比例失调,农业不景气,失业人员增加,日益膨胀的经济实力和供应量大大超过国内外的支付能力,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美国经济出现危机、萧条,1929~1933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2)在危机面前,罗斯福实施了反危机措施,即“新政”。其实质是在维护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经过“新政”措施的施行,首先,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其次,局部调整了美国的生产关系,改善了中小资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缓和了社会矛盾;第三,国家干预限于资产阶级民主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美国国家制度的信心,摆脱了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法西斯势力的威胁。总之,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功尝试。通过对以上史实的分析,从中得出四点认识:第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是与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密切相关的。第二,繁荣与危机往往相关,清醒地看到可能存在的潜在危机,防患于未然,是至关重要的,要有忧患意识。第三,要随时注意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机制和政策的及时调整。第四,经济危机也具有两重性,在迫使政府进行的反危机调整内部机制的过程中,有可能形成新的运作机制,出现新的良性循环,成为一种难得的机遇,推动变革。
●时空隧道
历史再现
在华盛顿的罗斯福广场,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塑像:一个穿着平常服装的平民,坐在房间一角,侧着脑袋,正全神贯注地听着什么,原来他是在听罗斯福的“炉边谈话”。“炉边谈话”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群众的广播方式。1933年3月12日,即罗斯福总统就职后的第8天,他在总统府楼下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接受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共同广播公司的录音采访,工作人员在壁炉旁装置扩音器。总统说,希望这次讲话亲切些,免去官场那一套排场,就像坐在自己的家里,双方随意交谈。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华盛顿办事处经理哈里·布彻说,既然如此,那就叫“炉边谈话”吧,于是就此定名。罗斯福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
3月12日,即银行即将重新开业的前夜,罗斯福对全国6000万听众发表了第一次“炉边谈话”。他以亲切诚挚的声调、质朴实用的语句,对全国人民就银行暂停营业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劝告和教育。他说:“我要指出一个简单的事实,你们把钱存进银行,银行并不是把它锁在保险库里了事,而是通过各种不同的信贷方式进行投资,比如买公债、做押款。换句话说,银行让你们的钱发挥作用,好使整个机构转动起来……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放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简短的谈话,化解了长期郁结在人们心中的疑团和不满。第二天,部分银行开业了,人们携带着装有黄金和货币的大箱小包,在银行门前排起长龙,把就在不久前也是这样排着长队挤兑的通货存入银行。只过了3天,美国就有574家银行开业,几天里,银行共回收了3亿美元的黄金和黄金兑换券,不出一周,就有13500家银行(占全国总数的3/4)复业了,交易所又重新响起了锣声。第二次“炉边谈话”发生在经济危机中。企业的恶性竞争、极度贫困的劳工及劳资关系异常紧张,使美国犹如处在一个火山口上,随时都有被摧毁的可能。新政如果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工业的复兴是没有希望的。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制定相关的法规外,还必须取得企业和劳工的理解和支持。罗斯福为推行复兴计划,于5月7日发布了第二次“炉边谈话”,要求“企业界和政府合作,共同拟订计划”,并强硬地指出,政府在各个工业企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的协助下,“有权制止不公道的做法,并强制执行所订立的协议”。罗斯福的目的是要消除你死我活的企业竞争和对女工、童工的残酷待遇。随之,《全国工业复兴法》出炉,它是对大萧条中美国工业中明显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与此法规相配套的,有许多详细的行业法规,比如总统的再就业法规,该法规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最低工资为每小时40美分,每周工作时间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愿意接受这项规定的,雇主将得到一个“蓝鹰”标志。许多小企业都自愿或被迫地接受了该法规,但是,绝大多数大企业在开始阶段都拒不加入“蓝鹰”行动。为此,罗斯福发表了第三次“炉边谈话”。他说:“打起仗来,如果进行夜袭,士兵们都在肩上带上耀眼的标志,免得误伤自己人,根据这个原则,那些跟我们合作,参加全国复兴运动的人,也要被一望而知。”他的意思很清楚,要么合作,要么挨揍。广大的中小企业和劳动群众对此热烈响应,全国范围内支持复兴运动的游行接连不断。工业复兴取得了一些成就,到1935年初,“它使大约200万失业者有了工作;它帮助制止了通货膨胀的重新加剧;它有助于促进企业道德和提倡文明竞争;它建成了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的全国性样板;它部分地肯定了工人运动的斗争成果;它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童工和血汗工厂”。人们热情洋溢,连前总统胡佛都表示赞成。实行新政的前半年里,罗斯福把美国的萧条局面扭转了。头4个月,工业生产指数由59上升到100。美国当时影响最大的《纽约时报》声称:“罗斯福已经挽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绝大危局,从来没有哪一个总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叫人觉得这样满怀希望。”1933年10月22日晚,罗斯福向全国做了第四次“炉边谈话”,他回顾了3月份以来“足以自豪的事实和行动”,并高度概括了“第一次新政”所致力于实现的目标。这样的场合,这样的语言,人们怎能不为之感召呢?
在线感悟
上述材料向我们展示了罗斯福新政推行成功的另一个侧面原因,即政府与民众的及时沟通。“新政”实施的过程中,罗斯福通过“炉边谈话”的形式,及时地把国家遇到的难题和准备采取的措施及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以“拉家常”的形式向美国民众叙述,使民众切实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即使某些人“局部”利益暂时受到损失,也能理解政府的宏观出发点和全盘大政方针。同时政府依“法”行事,也使美国民众知道如何去获取帮助、如何按法律规定行事,这对于“新政”的贯彻执行,无疑起到了极大的帮助。
罗斯福新政中所采取的这一做法,对于今天我国处理经济建设中遇到的类似问题应有很大的启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