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罗丹的启示》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13《罗丹的启示》第二课时 课件+教案+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语文S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3-25 17:01:05

文档简介

语文S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13课《罗丹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罗丹的启示》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技能
仔细研读课文,理解句子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积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罗丹专注务实的精神。
重点
仔细研读课文,理解句子含义。
难点
学习罗丹专注务实的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检查,巩固生字: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吆喝》,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
生涯 细腻 雕塑 简陋
宛如 石膏 揭去 魁梧 拂去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罗丹的启示》。
板书:罗丹的启示
指名读
开火车读
齐读
齐读课题
本节课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字词,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1段。
读完第1自然段,我们了解哪些内容? “转折点”说明了什么?
交代与罗丹见面前的背景和状态,“转折点”点明此次见面的重要性,为后文具体介绍见面的场景做铺垫。
(二)学习第2-9自然段。
1. 找出文中描写罗丹工作的句子。体会罗丹是如何全神贯注工作的?
(1)这个身材魁梧、肩膀宽阔、一脸胡子的老人,往后退了一步,侧着头仔细端详着塑像。“是的,我想没有什么毛病了。” 句子中“端详”是什么意思?
这一段描写了罗丹的外貌和动作,“端详”是仔细地看。从他的动作和自言自语中,说明他工作认真。
(2)但审视了一会儿,他又喃喃自语道:“只是那肩膀上面,线条还是显得有点儿生硬。对不起……”“审视”说明了什么?
审视就是仔细的看,可以看出罗丹对工作要求严格,不自满。
(3)老人的眼里放出光芒,手指活泼起来。他每修改一处,就后退一步,细细观察。一会儿,他又把架子转过来,眉头紧皱,时而捏掉一些泥,时而加点儿泥。
这段动作、神态描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他反复修改,专心致志,要求做到更完美。
(4)小练笔
用“时而……时而……”试写一个句子。
那烟花时而像仙女散花,时而像火焰争锋,时而像彩蝶飞舞,时而像含苞欲防的花朵,煞是好看!
(5)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他没对我说一句话。他什么都忘记了,似乎天地间只有这一项工作。
罗丹用了很长的时间进行修改,省略号表明了什么?
省略号意思是罗丹用了很长的时间进行修改。这句话表明罗丹对工作的全神贯注,忘我地工作。
(6)终于,他大功告成似的松了一口气,放下小刀,用刚才的那块湿布给塑像轻轻盖上。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情,宛如给亲爱的女儿披上披肩。这时,他转过身,来看到了我,吃了一惊。
从“小心翼翼”“ 吃了一惊”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罗丹专心致志、忘我的工作精神才导致他忘记了作者的存在。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说说罗丹的工作态度对“我”有怎样的启示?
我参观了罗丹的工作室,看到罗丹认真修改雕塑,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工作,如果想要做得更完善更有价值的话,就要全神贯注,要求严格。
(四)疑难解答
联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前呼后应。突出作者从罗丹身上得到的启示。
(五)概括课文的主题。
本文写“我” 亲眼目睹罗丹修改雕塑而受到启示,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工作,如果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有专心致志、忘我的精神 。
二、拓展阅读
牛顿做实验
牛顿的天赋并没有明显的超人之处,然而他特别勤奋学习,学习和研究都专心致志,简直到了入迷的地步。他常常一连几个星期都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实验完成。有一次,他迷着搞实验,竟把手表当鸡蛋放到锅里去煮。又有一次,牛顿的朋友来看他,他把饭菜摆到桌上后,又一头钻进了实验室。这个朋友等得不耐烦了,就先吃起来,吃过后没有告辞就走了。牛顿做完实验后出来,一看桌上的盘碟,自言自语的笑着说:“我还以为没吃饭呢,原来已经吃过了!”说着又走进实验室去了。
三、课堂练习
(一)选一选
罗丹忘我工作冷落了“我”,“我”反而“感激地紧握着”他的手。其原因是( ??)
A、文明、礼貌???B、感悟、崇敬
C、豁达、宽容?? D、同情、安慰
(二)仿写训练,请为下面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感动是一种崇高的养分,茨威格有感于罗丹的全神贯注而努力进取;张海迪有感于保尔的勇敢坚强而身残志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读
读后小组讨论
指名回答
指名回答
指名读,齐读
自由读
读后小组讨论
指名回答
集体交流
指名读
齐读
自由朗读
指名回答
阅读
讨论、回答
本部分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品读感悟,主要抓住重点的字词对文章进行理解,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细致的感悟,体会文章的主题; 第二个环节是拓展阅读,通过阅读《牛顿做实验》感受他特别勤奋学习,学习和研究都专心致志,简直到了入迷的地步;第三个环节为课堂练习,主要是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复习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
布置作业
从别人身上或生活中有没有也得到过对自己有益的启示,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课堂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不管做什么工作,如果想要做得更完善更有价值的话,就要全神贯注,要求严格。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板书
13.罗丹的启示
  侧着头仔细端详着塑像
  审视之后,喃喃自语
  修改塑像:细细观察,时而……时而……
  什么都忘记了,似乎……只有这一项工作


第13课 《罗丹的启示》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启示( ) 素描( ) 宽阔( ) 侧面( ) 审视( ) 活泼( )
二、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生涯(shēnɡ yá) 雕塑(diāo sùo) 简陋(jiǎn lòu)
B、揭开(jiē kāi) 魁梧(kuí wú) 拂拭(fú shì )
C、细腻(xì nì) 宛如(wǎn rú) 光泽(ɡuānɡ zé)
三、我会变,变成新字后再组词。
(1)加一加,例:夫—(肤)(皮肤) 乃—( )( )
(2)减一减,例:哄—(共)(一共) 涛—( )( )
(3)换一换,例:芬—(纷)(纷飞) 渴—( )( )
三、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他的工作室很简陋。( )
2.罗丹审视了一会儿,又看出了塑像有一点不够完美的地方。( )
3.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情,宛如给亲爱的女儿披上披肩。( )
四、读句子,回答问题。
1.从此以后,我知道了,不管做什么工作,如果想要做得更完善更有价值的话,就应当向罗丹那样去做。
这句话写出了罗丹的工作态度对“我”的影响,“我”知道罗丹对待工作的态度是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而,和一位艺术大师普通的会面,给了我一个极大的启示,成为我写作生涯的一个转折点。这句话中说一次普通的会面会成为“我”写作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是应为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连词成句。
(1)正在 二十五 巴黎 我 那年 在 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手 他的 我 感激地 十分 紧紧 握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徐悲鸿的故事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
1919年到1927年,他在欧洲一些国家留学。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视。
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在一起聚会,一个满身散发着酒气的外国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就是把他们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走到这个洋学生面前,大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么,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学习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学习更勤奋了。他到巴黎各大博物馆去临摹世界名画的时候,常常是带上一块面包一壶水,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闭馆的时间不出来。法国画家达仰非常喜欢徐悲鸿,他从这个中国青年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毅力和对未来的信心。他主动邀请徐悲鸿到家做客,在他画室里画画,并亲自给徐悲鸿作指导。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鸿进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后在几次竞赛和考试中获得了第一名。
1924年,他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这时,那个在大家面前大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1.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
“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受到一些人的歧视。”
(1)“歧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受到歧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时,那个在大家面前大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2)“不得不”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洋学生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中国人的对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下面的词写句子。
(1)……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邀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他的成功告诉我们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发愤立志》和《徐悲鸿的故事》,让我们对成功、对人生有了新的认识,试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3课 《罗丹的启示》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答案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qǐ sù kuò cè shěn pō
解析:审视的审的声母是“sh”而不是“s”。
二、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三、我会变,变成新字后再组词。
(1)加一加,例:夫—(肤)(皮肤) 乃—(扔 )( 扔掉 )
(2)减一减,例:哄—(共)(一共) 涛—(寿 )( 人寿年丰 )
(3)换一换,例:芬—(纷)(纷飞) 渴—(河 )( 河流 )
解析:考察对于偏旁部首的掌握情况,注重平常的积累,答案不是唯一的,符合题意即可。
四、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简单 2.完善 3.好像
五、读句子,回答问题。
1.务实专注,一丝不苟
2.罗丹的工作态度深深影响了 “我”,“我”从此就对工作认真专注,追求完美,所以离成功越来越近。
六、连词成句。
(1)二十五岁那年,我正住在巴黎。
(2)我十分感激地紧紧握住了他的手。
解析:这是一道连线题,只要符合语言习惯,语句通顺即可。
七、课外阅读
1.(1)“歧视”指被别人看不起,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因为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在世界上没有地位,别人瞧不起我们国家,所以我们这些在外国的中国留学生常常受到歧视。
(2)“不得不”指没有任何办法,只好如此,只能这样,并不情愿这样做。因为徐悲鸿通过自己勤奋学习,发挥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取得了好的学习成绩,提高了绘画水平,得到大家的认可。“有志者,事竟成”的徐悲鸿成功了,用实力证明自己是人才,这让大骂中国人无能的洋学生,低头认错,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踢国人的对手。
2. (1)……更……十岁时我比以前更懂事,能帮妈妈做家务了。
(2)……常常……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到图书馆看书,那儿的书可有趣了,吸引了许多同学去阅读。
(3)……邀请……我和小红是好朋友,星期六是她的生日,她邀请我去她家参加生日晚会,我高兴极了。
解析:(1)(2)(3)题,根据词义,正确根据意思,造句即可。
3.他的成功告诉我们:只要有目标,并为了实现目标而不懈努力,一定会成功的,正所谓“有志者,事竟成。”
解析:联系上下文,抓住中心句“有志者,事竟成”来思考问题。如能查找关于徐悲鸿的相关资料,对徐悲鸿有更多了解,会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成功来之不易。
4. 开放的题,答案不唯一。
解析:如:学无止境,学海无涯。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天道酬勤。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发愤立志,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虚心求教勤学好问,会加快走向成功的步伐。……

课件20张PPT。罗丹的启示语文S版 三年级下复习导入生涯 细腻 雕塑 简陋
宛如 石膏 揭去 魁梧 拂去新知讲解(一)学习第1段。 读完第1自然段,我们了解哪些内容? “转折点”说明了什么? 交代与罗丹见面前的背景和状态 。 “转折点”点明此次见面的重要性,为后文具体介绍见面的场景做铺垫。
新知讲解(二)学习第2-9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罗丹工作的句子。体会罗丹是如何全神贯注工作的? 这一段描写了罗丹的外貌和动作,“端详”是仔细地看。从他的动作和自言自语中,说明他工作认真。 (1)这个身材魁梧、肩膀宽阔、一脸胡子的老人,往后退了一步,侧着头仔细端详着塑像。“是的,我想没有什么毛病了。” 句子中“端详”是什么意思?新知讲解 (2)但审视了一会儿,他又喃喃自语道:“只是那肩膀上面,线条还是显得有点儿生硬。对不起……”“审视”说明了什么? 审视就是仔细的看,可以看出罗丹对工作要求严格,不自满。新知讲解 (3)老人的眼里放出光芒,手指活泼起来。他每修改一处,就后退一步,细细观察。一会儿,他又把架子转过来,眉头紧皱,时而捏掉一些泥,时而加点儿泥。
这段动作、神态描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他反复修改,专心致志,要求做到更完美。新知讲解 小练笔 用“时而……时而……”试写一个句子。 那烟花时而像仙女散花,时而像火焰争锋,时而像彩蝶飞舞,时而像含苞欲防的花朵,煞是好看!新知讲解 (5)半小时过去了,一小时过去了……他没对我说一句话。他什么都忘记了,似乎天地间只有这一项工作。罗丹用了很长的时间进行修改,省略号表明了什么? 省略号意思是罗丹用了很长的时间进行修改。这句话表明罗丹对工作的全神贯注,忘我地工作。新知讲解 (6)终于,他大功告成似的松了一口气,放下小刀,用刚才的那块湿布给塑像轻轻盖上。那种小心翼翼的神情,宛如给亲爱的女儿披上披肩。这时,他转过身,来看到了我,吃了一惊。
从“小心翼翼”“ 吃了一惊”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罗丹专心致志、忘我的工作精神才导致他忘记了作者的存在。
新知讲解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说说罗丹的工作态度对“我”有怎样的启示?
我参观了罗丹的工作室,看到罗丹认真修改雕塑,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工作,如果想要做得更完善更有价值的话,就要全神贯注,要求严格。 新知讲解联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有什么关系?
前呼后应。突出作者从罗丹身上得到的启示。 新知讲解概括课文的主题: 本文写“我” 亲眼目睹罗丹修改雕塑而受到启示,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工作,如果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有专心致志、忘我的精神 。拓展延伸 牛顿做实验
牛顿的天赋并没有明显的超人之处,然而他特别勤奋学习,学习和研究都专心致志,简直到了入迷的地步。他常常一连几个星期都留在实验室里,直到实验完成。有一次,他迷着搞实验,竟把手表当鸡蛋放到锅里去煮。又有一次,牛顿的朋友来看他,他把饭菜摆到桌上后,又一头钻进了实验室。这个朋友等得不耐烦了,就先吃起来,吃过后没有告辞就走了。牛顿做完实验后出来,一看桌上的盘碟,自言自语的笑着说:“我还以为没吃饭呢,原来已经吃过了!”说着又走进实验室去了。 一、 选一选。 罗丹忘我工作冷落了“我”,“我”反而“感激地紧握着”他的手。其原因是( ??)
A、文明、礼貌?????? ?B、感悟、崇敬
C、豁达、宽容?????? ??D、同情、安慰B   感动是一种崇高的养分,茨威格有感于罗丹的全神贯注而努力进取;张海迪有感于保尔的勇敢坚强而身残志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有感于庄子的洒脱无羁而寄情山水 二、仿写训练,请为下面的句子再续写一句。课堂总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懂得:不管做什么工作,如果想要做得更完善更有价值的话,就要全神贯注,要求严格。板书设计 13.罗丹的启示
  侧着头仔细端详着塑像
  审视之后,喃喃自语
  修改塑像:细细观察,时而……时而……
  什么都忘记了,似乎……只有这一项工作
作业布置 从别人身上或生活中有没有也得到过对自己有益的启示,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