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珍珠泉 1(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珍珠泉 1(北京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0-20 08:1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珍珠泉》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自学生字,检查预习,理解词语,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泉水吗?在哪里见过描述一下。
2.老师带领大家去作者的家乡珍珠泉看一看。
(1)配乐教师范读。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像珍珠泉的美景。
(3)问题: 你想到了什么?描写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然后用一个字来概括。
(创设情境发展想像)
二、自读课文
1.预习课文
(1)通过字典、词典、结合上下文、换近义词等方法,自学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提出不懂的问题。
2. 检查预习
(1)查字词,教师抽读。
(2)不理解的字词全班帮助解决。
(3)小组进行朗读比赛(是否正确流利)。
(4)根据学生质疑解疑。
(5)文章都从哪几方面描写珍珠泉?读后说说体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三、课下作业
下节课我们全班同学要到珍珠泉做一次旅行,请选择你认为珍珠泉最美的景色,向同学做介绍。自由结合小组合作。可以有配乐、有图画、导游做介绍、游客谈感受。(通过动手、动口、配乐以及小组合作使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美,学会欣赏美、表现美。)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绘画、朗读、品味,感悟美景,并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形象的方法。背诵指定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
出示自学提示: 读自学提示后,根据自学提示进行学习。
二、共议交流。(依学生发言顺序组织教学)
 (一)珍珠泉泉水很美。
1.预计学生先说: 泉水很绿、很深、很清。
  (1)出示:
   师: 珍珠泉的泉水很绿、很深、很清,你是从哪儿感受到了它的美呢?
  (2)可引导提升: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虽然水是那样的绿,那样的深,可是我们却依然可以看到什么呢?(从潭底石头的颜色,细小的沙粒,已经发黑的树叶的树叶来体会泉水虽然很绿很深,但是却清澈见底。)
   师: 珍珠泉的泉水是那样的绿,是那样的清。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几句话,体会珍珠泉泉水的美丽。
2.学生还可能谈到: 珍珠泉的周围景物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
   当学生谈到“朴素的花环”时,可相机引导:为什么说这青石、这蕨草、这花朵为珍珠泉编织了一个朴素的花环?
   (学生可能会抓住:高低错落的石头,黑里透绿的青苔,没有杂色的蕨草,悄悄开放的花朵来谈珍珠泉被这些景物环绕着、包围着很美丽。)
3.如果学生未能谈到:珍珠泉的周围景物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
   可引导:珍珠泉的泉水又绿又清,非常的美丽。那它周围的景物又是怎样的呢?
  小结: (引导想像)珍珠泉又绿又清的泉水在青石、蕨草、花朵这美丽的花环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美丽了。
  出示图片: (珍珠泉:水很绿周围环绕着高低错落的青石)
  检测: 按原文填空。
   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 。水是 ,又是那样清,清得能看见 ,能看见 和 。(读、欣赏)
  师: 你们看,这就是书中所描写的珍珠泉。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读出珍珠泉泉水的美。
  过渡: 刚才,我们从珍珠泉泉水的绿、深、清,感受到了珍珠泉的美丽,还从文中的哪儿可以感受到呢?
 (二)珍珠泉水泡很有趣。(依学生发言的顺序组织教学)
1.水泡的形态很有趣。
   引导: 你从哪儿感受到了水泡的有趣?
   (可抓住: 晶亮、饱满、一嘟噜一嘟噜等词语进行体会)
2.水泡上升的过程很有趣。
  (1)出示:
   ① 你从哪儿感受到了水泡的有趣呢?
  (学生可能会抓住: 开始小、摇晃着、绽开、“扑哧”一笑等词语来谈自己的感受)
   ② 出示图片:(水泡在水面绽开)
   这是水泡在水面绽开的景象,你们想像一下,它是怎样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消失了的呢?谁能把水泡的这种生成过程读出来。
   过渡: 平时的水泡是这样的美丽有趣,那你还从文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了水泡的美丽呢?
3.阳光下水泡的美。(背景: 书上插图)
  (1)出示:
   自由读,说说阳光下的水泡怎么美?(说到哪儿,谈到哪儿)
   ① 如果学生谈到第一句。
   引导: 理解“筛下”。
   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这里为什么要用筛下?你能想像到那是怎样的画面吗?
   ② 如果学生谈到第二句。
   引导: 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后面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呢?谁愿意试着填一填。
   师: 太阳筛下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交织在水面上,交织在潭水中,这多么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呀?这么美的景色谁能把它读出来呢?
(2)引导提升:
   “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从这些语句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阳光下水泡的绚丽还可以感受到什么呢?(潭水很清)
  (3)指导朗读:
  正因为珍珠泉的泉水如此清澈,才让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象,那这一部分我们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它的美呢?
4.整体感知:
作者从平时水泡的姿态和阳光下水泡的美丽将珍珠泉的水泡
   描写的具体而又生动,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珍珠泉的美,现在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回味这美的境界。
5.引导想像:
作者只写了平时和有阳光时水泡的景象,还有哪些有趣的景象作者没有写,留给我们去想像了呢?
小结: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作者吴然用他的笔、他的情为我们再现了他们家乡的珍珠泉。
三、作者对珍珠泉、对家乡的喜爱及赞美。
1.出示: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赞美、自豪)应怎样读呢?
2.引导提升:
文中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对家乡的赞美,快看看书,你从哪儿可以感受到?
  (学生可以从1自然段:“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可以从2自然段:“水是那样深,又是那样清……可惜没有鱼……”、可以从3自然段:“最有趣的,当然是……”等语句中来谈。)
  如果学生谈到第五自然段则:
  追问:为什么从这儿也可以感受到作者非常的喜爱珍珠泉呢?
  师:正是因为作者太喜爱珍珠泉了,所以才会对它如此的好奇。珍珠泉不仅美在它的泉水又绿、又深、又清,它的水泡有趣美丽,就连小河断流,井水干涸它都有冒不完的水泡,这更显得珍珠泉怎么样呢?
是呀,“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你们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在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称这眼泉水为珍珠泉?现在谁能试着回答
 4. 小结课文:
5. 布置作业:
   必做: 1.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从第2、3自然段中任选一段背诵。
   选做: 读一读《珍珠泉》的原文或吴然先生的其它作品。谈出自己的理解。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