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导学案(附答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说出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背景并理解其实质和意义;列举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知道拨乱反正的史实。
2.阅读“两个凡是”的材料,体会“左”倾错误在“文革”后的延续,用因果联系的观点理解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实质和意义;联系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认识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以刘少奇的平反工作为例,了解拨乱反正的史实。;
3.认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我党的根本思想路线,从拨乱反正的史实中,认识我党具有正视现实、改正错误、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品格,激发爱党情怀
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难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实质和意义。
学习过程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和意义?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主要内容和意义?
3.比较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
(二)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回答后面问题。
材料一: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哪一方针?该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材料二: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
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
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就要亡党亡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
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2)依据材料二,结合教材内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是什么?
有什么历史意义?
二、拨乱反正
(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
1.拨乱反正的背景;
2.拨乱反正的措施;
3.拨乱反正完成的标志。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结合历史知识,谈谈材料中这一认识的重要历史意义。
课堂达标检测:
1.以下关于新中国成立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前者结束了旧时代,后者结束了错误方针 ②前者开启了新纪元,后者开创了新时期 ③前者开创的事业为后者提供了宝贵经验 ④后者是对前者开创事业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c-n-j-y
2.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逐渐推开尘封已久的大门,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革命征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开启这一“征程”的标志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B.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3.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地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实行改革开放
D.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工作
4.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答案:
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1)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背景: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而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意义:
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2.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1978年12月
(2)内容: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3.遵义会议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比较
(三)合作探究: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哪一方针?该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方针:“两个凡是”。实质:“左”倾错误思想的延续。
(2)依据材料二,结合教材内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实质是什么?有什么历史意义?
实质: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意义: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拨乱反正
(一)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下列问题:
1.拨乱反正的背景:
十年“文革”积累下许多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2.拨乱反正的措施:
“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的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追悼大会由华国锋主持,邓小平亲自致悼词。刘少奇在“文革”期间被扣的“叛徒”、“内奸”、“工贼”三顶帽子被彻底摘下,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因而得到平反。
3.拨乱反正的完成标志: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三)合作探究:
结合历史知识,谈谈材料中这一认识的重要历史意义。
课堂达标检测:1D2C3D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