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 (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 (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25 18:2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1、知道农业、手工业及商业发展的相关史实。
2、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表现及时间。
请认真学习P41—42页课文第一子目“农业的发展”,精读大字部分,快读小字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2、南方农业发展的情况是怎样的?
z
自学指导(一)

3分钟后,比谁能准确回答!
(1).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2)北方人民的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3)自然条件的优越。
(4)南方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1、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要重视科技发展。
要采取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要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初年,福建从 引进占城稻。
产量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 。
、 成为重要的粮仓。
(苏湖熟,天下足)

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 。

的种植范围扩大,产量增多。
北宋
越南
长江下游
太湖流域
水稻
南方
棉花
江淮和
川蜀一带
茶树
一、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茶树
占城稻
棉花
请认真学习第二子目“手工业的兴盛”,思考下列问题:
宋代时南方手工业发展如何?
z
自学指导(二)

3分钟后,比谁能准确回答!
“号为冠天下”的 蜀地丝织品
(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较多。

1.纺织业
南宋棉毯
宋代五大名窑
汝窑:【河南宝丰县·青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汝窑天青釉弦纹樽
官窑:【浙江杭州·青瓷】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官窑青釉直颈瓶
哥窑:【浙江龙泉·青瓷】
钧窑:【河南禹县(钧州)】
(宋)
钧窑丁香紫釉出戟尊
定窑:【河北曲阳·白瓷】
定窑白釉刻花牡丹纹折沿盘
2.制瓷业
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因镇产青白瓷质地优良,遂以皇帝年号为名——景德镇。
别名 瓷都
china”。
你还知道哪些宋代的瓷器产地?
3、造船业: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清明上河图》北宋时汴京(东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请认真学习第三子目“商业贸易的繁荣”,思考下列问题:
1、宋代的商业发展的情况?
2、我国在何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在何时完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何地?
z
自学指导(三)

3分钟后,比谁能准确回答!
1、商业城市: 、 ,出现早市和 。
2、海外贸易: 、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 。政府 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 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3、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商业贸易繁荣的表现
开封
杭州
夜市
广州
泉州
扩大
鼓励
市舶司
外贸所得
交子
P44:南宋《货郎图》
宋代
城镇集市贸易的繁荣
西市
东市
早市
夜市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的对比材料: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
南宋临安则是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商业都市: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
1.城市布局打破“坊”、 “市”界限,商业活动不再受区域限制;

2.商业活动时间延长,有夜市和早市;

夜市
高丽、日本
印度
东非
阿拉伯半岛
宋代,海外贸易范围扩大。
找一找: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囊括了哪里地区?
交子
经商要带很多钱,但铜钱、金子太重,可携带 。
以上材料记录了江南地区怎样的变化?
以上材料记录了江南地区怎样的变化?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或火耕而水耨。…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庄稼成熟),则数郡忘饥。 ——沈约《宋书》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的变化
人少,生产落后,贫富差距小。
美好,引人怀念。
物产丰盛,粮食产量高。
江南地区繁荣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宋史》
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观察图标:这时期的经济发展南方兴盛还是北方兴盛呢?
结论:(P46)
从 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 最后完成。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 ,特别是东南地区。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唐朝中期
南宋
南方
东汉后期
唐代
中后期
南宋
时期




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1.从唐朝中期起,南方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其原因不包括(  )
A.南方战乱较少,相对稳定
B.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C.政府重视治理黄河
D.南方自然条件优于北方
2.根据下列表格相关内容,你认为在“原产地”栏目中应该填写(  )
A.日本   B.越南   C.印度   D.朝鲜
C
B
品名 原产地 传入 特点
占城稻 宋朝 成熟早,抗旱力强
3.(2016·河北保定十七中期中)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稣”,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4.(2016·江西名校期末)中央电视台《寻宝》节目很受大众喜欢。在一期节目中,一位持宝者展示了制造于“瓷都”的一件瓷器宝贝。你推测一下这件文物出自(  )
A.杭州 B.泉州 C.景德镇 D.广州

5.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那时商业都市很多,最大的是(  )
A.洛阳 开封 B.开封 杭州
C.开封 长安 D.洛阳 杭州
B
C
B
6.下列词语与宋代商业无关的是(  )
A.早市 B.夜市 C.草市 D.超市

7.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中国商船的踪迹最远可到达(  )
A.朝鲜 B.日本   
C.阿拉伯半岛 D.非洲东海岸

8.(2016·山西名校期末)泉州具有类似现代海关功能的管理机构,是在北宋时期诞生的。这个专门用来“掌蕃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的机构被称为(  )
A.中书省 B.三司
C.市舶司 D.行书省
D
D
C
11.诗句“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最早创作于下列哪个朝代(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2.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了北方。宋代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A.推广种植籼(xian)型杂交水稻
B.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代成为丰饶的粮仓
C.棉花的种植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D.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13.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品种繁多,有沙塘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材料反映了宋代(  )
A.统一国家建立 B.江南地区开发
C.商业贸易繁荣 D.民族政权并立中
C
A
C
14.宋朝时,既是造船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也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商港的是(  )
A.福州和泉州 B.广州和泉州
C.刘家港和南京 D.宁波和上海
15.在宋代“蕃坊”“蕃市”“蕃学”以及“市舶司”的设置,体现了宋代(  )
A.农业的发达 B.手工业的兴盛
C.商业的繁荣 D.海外贸易发达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