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25 18:1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一、经济重心的南移
1、原因:(1)经济因素:唐朝中叶以后,北方战乱不断,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2)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3)社会因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4))政策倾向:统治者重视
2、三个阶段(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南方开始开发,初步发展(2)隋唐时,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3)两宋时,继续发展;南宋时,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二、南方农业的发展1、耕地面积逐渐扩大(开垦出大量梯田、圩田)
2、农作物品种增多、产量提高:棉花的种植从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引进占城稻(越南),稻米产量占全国首位(“苏湖熟、天下足”);
3、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改进:耖、秧马
三、南方手工业的发展1、丝织业非常发达:杭州、成都是中心
2、棉纺织业的兴起(棉纺织业称为长江流域副业)
3、制瓷业繁荣:(钧、哥、官、汝、定等名窑。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十分发达(宋朝的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泉州最为精良)
四、南方商业的繁荣 1、商业都市的发展:开封、杭州——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2、海外贸易十分兴盛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杭州、泉州;
(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纸币的产生:北宋前期 四川地区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意义:纸币的产生和发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
五、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 )
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②北民南迁带来劳力和技术?③统治阶级重视 ④政治中心南移引起连锁反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北宋时,出产的瓷器质地细腻,色泽莹润,后来发展为瓷都的是( )
A.定窑   B.钧窑 C.景德镇(景德镇)  D.哥窑
3.有关两宋时期人们的生活状况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稻米成为南方人们的主食  B.农民用耖平整土地
C.回族居民形成   D.有的地方经商可以使用纸币
4.穿越时光隧道,假如你是宋朝一市民,下列哪些情况你看不到( )
A.人们闲时品茶   B.四川地区人们使用“交子 ”
C.可以卖到景德镇瓷器  D.北方老百姓普遍穿棉布衣服
5、下列各项中能够表明经济重心南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的是
A、政府的主要收入来自南方 B、大运河的开通
C、北宋时期临安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
6 .占据宋代粮食作物产量首位的是( )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水稻
7.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中书省 C.节度使 D.通判
8.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A.银票 B.法币 C.交子 D.会子
9.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楚越之地(指江南地区),地广人希(稀),饭稻羹(gēng,用蒸、煮等方式做成的糊状食物)鱼,或火耕而水耒辱,……不待贾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禾念(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
——《宋书》卷五十四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陆游集》
材料四:苏湖熟,天下足;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材料五: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六: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西汉时期南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南方的经济有何发展?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南方的经济有何发展?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材料五反映了南宋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新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材料五的特点与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内在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耕作方式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不富裕。原因:我国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地区地广人稀,没有得到大规模开发,生产技术落后。
(2)东晋建立以来,南方农业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原因:东汉末年开始,北方战乱战乱,南方社会安定;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人民共同辛勤劳动。
(3) 两宋时,继续发展;南宋时,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经济因素:唐朝中叶以后,北方战乱不断,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社会因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政策倾向:统治者重视
(4) 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
(5))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6)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为海外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