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同步练习2
一、选择题
中国近代企业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据此回答1~6题。
1.鸦片战争后,中国境内出现的最早的近代企业是由
A.汉族官僚创办 B.外国资本家创办
C.洋务派创办 D.华侨商人创办
答案:B
2.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民用工业最先出现在交通运输业,其主要原因是
A.当时中国的交通运输业最为落后
B.清政府要向外国列强夺回沿海贸易权,以达到“制夷”的目的
C.太平天国运动阻断了清政府的运河漕运,当务之急是加以恢复
D.中国传统海运受外国航运冲击而衰落,兴建新的海运企业有利可图
答案:D
3.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由清政府委派官吏管理,资金来源于政府、地主和商人的投资。由此判断其性质是
A.封建主义性质的官办企业
B.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办企业
C.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官商合办企业
D.官僚买办企业
答案:C
4.李鸿章说:“我朝处数千年未有之奇局,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对这种“奇局”应理解为
A.空前规模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
B.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强敌入侵
C.外国资本主义的枪炮利器是前所未有的
D.中国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并激化
答案:B
5.洋务派所办的民用企业大多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所有盈亏,全归商人,与官无涉”“公家只取官利”。由此可见
A.官府对民用企业基本上自由放任
B.官府把持了民用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C.民用企业经营盈亏完全与官府无关
D.民用企业完全是个人所经营的企业
答案:A
6.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抵制作用,主要体现在
A.制造的枪炮抵制了西方的侵略
B.开发的产品开始销往国外
C.产品的利润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D.生产的产品占领了国内部分市场
答案:D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资本主义在各通商口岸产生,并在清末获得了初步发展。据此回答7~11题。
7.下列关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资本主义最早出现于沿海地区
B.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受到外商企业的刺激
C.中国资本主义始终与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处于对立状态
D.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答案:C
8.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从客观上突出反映了
A.这些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B.外资企业的刺激作用
C.清政府扶植沿海地区创办企业
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只能在沿海地区创办
答案:B
9.下列企业按其性质进行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①福州船政局 ②发昌机器厂 ③天津机器制造局 ④南通大生纱厂 ⑤继昌隆缫 丝厂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 B
10.张謇认为发展实业应当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业上,实施的结果是纺织业空前发展,而钢铁业却迟滞不前,其重要原因是
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发展缺乏资金
B.清政府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
C.重工业因周期长,利润少,民族资本家不愿涉及
D.西方列强对中国矿业资源的掠夺和外资工业的激烈竞争
答案:D
11.中国近代史上实业救国道路之所以行不通,主要是因为
A.社会性质所决定的
B.科技水平严重滞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实业救国实质上是走资本主义道路
D.实业往往被反动政权所垄断
答案:A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个发展艰难,困难重重的历程,它是在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与发展的。但它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此回答12~16题。
12.一战对中国所产生的影响是
A.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更大发展
B.使帝国主义在华势力重新调整
C.收回了国家的主权
D.客观上促使民主革命向前发展
答案:B
13.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先天不足”指的是
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答案:B
14.李福明办有一个机器面粉厂,因不满北京官府衙门的勒索而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房”“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机器面粉厂也被迫停业。这件事表明
A.清朝是一个没有法律的政权
B.外国资本主义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封建势力反对一切外来事物
D.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D
15.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①以轻工业部门为主 ②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③受到反动政府的限制与阻挠 ④与外国资本处于竞争状态 ⑤时快时缓,具有较大起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答案:A
16.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的社会影响不包括
A.产生了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
B.加速了封建经济的解体
C.增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D.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答案:A
无产阶级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据此回答17~20题。
17.中国无产阶级先于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其决定性因素是
A.无产阶级是新生产力的代表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生产中的不同地位
C.中国资产阶级先天不足
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答案:D
18.中国无产阶级具有的自己的特点是
①与最先进的经济形式相联系、目光远大 ②革命性最强 ③和农民有天然的联系 ④分布集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答案:B
19.中国无产阶级具有强烈的斗争精神,其主要原因有
①人数众多 ②深重的民族灾难 ③较集中 ④悲惨的境遇 ⑤早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
答案:D
20.下列各项中,有利于中国新的阶级力量发展的是
①洋务运动的开展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③外国在华企业的建立 ④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迁移应用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0年,张謇说,根据《海关贸易关册》统计,中国进口商品中以棉货为最多,最高时值银1.8亿两,其次是铁货,值银4600余万两。因此,中国“实业亦必有的……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
材料二:张謇十分重视农业的改革,在他向朝廷奏请开办农会时说:“……凡有国家者,立国之本不在兵也,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天下之大本在农,今日之先务在商,不商则农无所输产之功。”
材料三:张謇在就任农商总长后宣布政见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如丝茶改良制造之类,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而又确有关社会农工商业之进退者,酌量财力,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
材料四:张謇在《九录》中说:“至于铁矿需本(资金)尤重,非用开放主义,无可措手。但使条约正当,权限分明。既借以发展地质之蕴藏,又可赡养人民之生活。”
材料五:现在世界以大企业立国,而中国之公司法、破产法不备……故无公司法,则无以庥厚资,而钜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以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此尤其显著者。加以自今而后,经济潮流,横溢大地,中外合资经营之事,必日益增多。我无法律为之防,其危险将视无可得资为尤甚,故农林工商部第一计划即在立法。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并评价张謇关于实业救国的主张。
要求:表述应成文,限200字。
答案:张謇主张振兴实业必须以棉铁为中心,发展农业以适应机器工业对原料的需要。鼓励发展民营工商业,在不损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以发展本国经济。认为立法是发展农、工、商业的保证。张謇探索实业救国,创办新式实业,发展生产力,以改变旧中国贫穷落后面貌,是爱国和进步的。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竭力压制民族工业的发展,实业救国的方案是行不通的。
22.中国近代前期社会经济结构最重要的变化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但其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又有着明显的不同。试结合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的有关史实,概括说明中国民族工业的基本特点。
答案:(1)从企业的产生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走过了一条独特的道路。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的正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因此,它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
(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是轻工业,其中又主要是纺织工业。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本身又不能生产机器,只能从投资少、周转快和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
(3)从工业的地区分布看,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其原因是这些城市多为列强推销商品和掠夺原料的据点,便于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这种畸形发展,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
(4)从设备、技术和经济管理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很落后的。
(5)从企业产生、发展的全过程看,民族工业的这种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既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性一面,又有同封建主义、外国资本主义妥协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