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洋务运动》教案1(大象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洋务运动》教案1(大象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3-08 20: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洋务运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
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4.正确评价洋务运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比较洋务派与顽固派观点的异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的的能力。
2.引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中关于洋务派代表人物曾国藩和顽固派代表人物倭仁言论的史料、奕?批判洋匠唯利是图的史料以及一些图表,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3.引导学生整体认识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学会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的目的、洋务派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引进了近代生产方式,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中国是无法走上独立富强之路的;列强不愿见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中国的自救运动只会起消极作用。
(3)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中国向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在这次运动中还哺育了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为戊戌变法提供了历史条件。
二、重点难点
重点: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难点:洋务派的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的性质 ;如何全面评价洋务运动。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用具:相关图片和视频, 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思想
1.本节课属理性分析为主的一节课,因而要以“深入浅出,形象直观”的思想来指导这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向学生提供一些原始史料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如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言论,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有关资料。
2.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制作洋务运动活动一览表和洋务运动分期示意图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洋务运动失败原因、评价洋务运动,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六、学法指导设计
1.“洋务派与顽固派”一目,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主张,讨论他们主张的异同。对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认识,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两派在本质上都旨在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所不同的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对策上和对外政策上存在严重分歧。从顺应世界潮流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方面看,洋务派较之于顽固派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2.关于洋务运动的兴起发展,可概括为:一个基本政策(即中学为体,西方为用);两个阶段(即创办军事工业阶段: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创办民用工业阶段:70—90年代);四项活动(即创办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创建新式海军、创办新式学堂)。
3.洋务企业的特点和性质:出示有关材料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小字部分,帮助学生分析了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特点和洋务派发展洋务企业的的目的。军事工业是由政府出资兴办的,产品用于武装军队而不是参与市场流通,企业采取封建衙门式的管理方式,所以军事工业尽管采用了军事生产,但仍属官办封建性的近代工业。而民用工业大部分是商办的,以获取利润为目的,且大部分产品销往市场,所以它属于含有资本主义成分的近代企业。(加入老师对洋务企业性质的个人观点,史学界有争论。)结合对洋务运动内容的分析得出洋务派的主张和根本目的,使学生认识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洋务派创建近代工业过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遇到哪些困难、存在哪些问题?并使学生认识到,洋务派在兴办近代工业和建立近代海军时,是地方的几名大员干吏各自为政并无领导核心。通过让学生分析兴建近代海军的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抵御列强入侵也是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4.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引导学生认识评价历史事物要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还要根据洋务运动的目的、内容等史实来探究它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做到整体、全面地认识洋务运动。注意从顺应世界潮流的角度,肯定其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创建了一支新式海军等方面,肯定它对于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起的进步作用和客观上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从坚持中学为体、丝毫不触动封建制度、不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和从变革的目的等方面与日本明治新进行比较,得出洋务运动最终破产是必然的认识。
结合评价洋务运动向学生介绍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原则:①要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②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评价。③要用辨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评价。④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同时向学生说明提供材料说明目前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影响是有争议的,但不管是哪种观点都从联系的发展的角度去认识。
七、重点、难点分析
1.洋务派与顽固派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楚两派形成的历史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西方列强的侵略。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在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分歧和矛盾。这样出现了顽固派和洋务派。洋务派起初为数不多,但都是清政府中握有实权的人物,在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地方上的代表人物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桐、沈葆桢、丁日昌等。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制造船炮,镇压人民,维护清王朝的统治。顽固派是一批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的极端腐朽的贵族、官僚、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同治帝的老师、蒙古贵族、大学士倭仁等。顽固派以"天朝大国"自居,因循守旧、愚昧无知、闭关自守,,对世界毫无所知,排斥一切外来事物,反对一切变革,是封建统治阶级中最保守、最腐朽的集团。两派从表面上看似乎差异很大,但仅仅区别在对待“外国事物”的态度上。对内他们的目的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这两派本质上都是要维护封建统治。
2.鸦片战争中的抵抗派和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的异同点
鸦片战争时期的林则徐和魏源等抵抗派与洋务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以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向外国学习造炮制船的主张,同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的思想,有一定的继承关系。但两者有区别。
相同点:①二者都是从封建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的,都属于地主阶级。②两者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③二者都主张学习西方,都主张从西方购买枪炮和船舰,并仿制西方战舰。都主张建立一支新式海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④鸦片战争失败,使抵抗派的主张随之失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覆灭,则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不同点:①两者的目的的侧重点不一样。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而洋务派则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维护清朝统治,镇压人民反抗斗争,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②洋务派在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上,比林则徐、魏源更广,还创办了民用工业,创办海军和建立新式学堂、派遣留学出国等。③从结果上看,抵抗派由于受到种种压制和打击,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主张未能实现。洋务派则由于客观形势的变化,他们的主张付诸实行,在中国掀起了长达30年之久的洋务运动。
3.洋务运动中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的性质,是本节教材的难点。判断一个企业的性质,应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一个企业的性质主要由生产目的、产品分配、销售和企业管理特点等方面决定的。洋务派的军事工业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属于近代企业。但是这些军事工业,其生产目的是为清政府服务,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内无资金积累,外无市场联系,企业的管理机构又是封建衙门式的,因此,其生产不是价值规律制约下的商品生产,从生产关系来说,它是历史上官办封建工业的延续。所以我们称像它这样的军事工业为封建性质的近代企业。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洋务派在陆续经营军事工业,进行“自强”活动的同时,开始创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其中包括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以及航运、铁路、电器等交通运输事业。民用工业的主要特点有:企业生产目是为了“求富”,即以赚取利润为主要目的;它的产品是商品,进入市场流通;企业资金来源,主要采用官督商办的形式;这些企业引进了西方某些先进技艺,进行近代化的机器生产,绝大多数在中国是首创。所以这些民用工业带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但这些企业仍带着封建性,企业经营管理都由洋务官僚倡办和操纵,“官总其大纲”,一般商股并无发言权,每有亏损总要商股承担;产品又往往服从于清政府的调配,首先满足官方或军事工业的需要,从而使企业很难积累资金,进行扩大再生产。综上所述,所以,洋务民用企业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资本主义企业,是带有一定封建色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4.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关系
首先,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洋务运动时期,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到了中国。此外,还创办各类新式学堂、派遣学生分赴欧美留学,造就了新学和各类技术人才。由于洋务派的这些活动,带来了机器生产方法的出现,一批产业工人和新的技术力量的形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生长。尽管洋务企业的管理腐败,贪污成风,仍然盈利不少,它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起刺激和促进作用的,使过去一些有钱专从事置办田产、房屋或从事高利贷剥削的官僚、地主和商人,也开始乐于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新式企业。洋务派为了拯救封建统治却发展了与封建制度对立的资本主义,这是他们根本没有料到的。但是,洋务企业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又都有压制、排挤作用。洋务官僚利用权势排挤其他企业,洋务派对企业的垄断,首先表现在设厂的限制上。如上海织布局最初是直截了当地对设厂进行限制,也就是李鸿章所说的:“只备华商附股搭办,不备另行设局。”除了纺织业,像电报、矿业等均为洋务派垄断,商人根本无从承办。至于其他行业,如轮船招商局 ,虽然没有呈请垄断,但商人呈请民办轮船公司都未获批准。洋务派企业还动辄十年、二十年的“专利”权,对私人自由投资设厂的积极性也有不利影响。李鸿章筹办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奏折中,要求“无论官办商办,即以现办纱机四十万锭、布机五千张为额,十年之内不准续添,俾免壅滞”。这也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洋务运动与中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洋务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对民族资本主义既有促进的方面,又有压抑和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弊端。
5.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近代化有何影响?
第一,从经济上说,洋务派从国外引进机器设备,创办军事工业,直接推动了中国采矿、航运、铁路、电信、炼钢及其他工业的陆续兴办,是中国从传统手工生产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转折点。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第二,从对外关系方面来说,由于洋务派在军事上引进了西方近代化的军事装备,聘用西方军事教官,引进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因而在促进中国国防的近代化和抵御外侮方面,确实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作用。如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中所起的作用。第三,对近代教育的影响:创办的新式学堂、留学生的派遣、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中国历史上打破了只重四书五经的传统教育模式,拉开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序幕。洋务运动虽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中国出现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也吸引了部分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起了一定推动作用。并发展了中国近代的军事和教育,在整体上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和近代化的进程。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第一步。
6.洋务运动失败的历史必然性
社会变革是一个包括政、经、文三个层次的整体变迁过程。洋务运动仅在器物、技术方面学习西方,想在中国封建制度的母体上嫁接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本身有不可克服的封建性,只变动经济而不变动封建专制政治之本,这决定其不可能持久。第一,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第二,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甲午战争,洋务派标榜的“求强”“求富”目标未能实现,洋务运动基本失败。
八、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对于清政府来讲,当时外有侵略者的势力,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可谓是内外交困。在这种形势下,清政府的统治没有垮下来,靠的是什么力量的支撑呢? 在这种形势下,一部分封建官僚感到面临着千古未曾有过的大变局。“祖宗之法”已远远涌应付新的局面,必须探索新的出路,才能维护统治。出路何在呢?他们看到了西方国家“坚船利炮”的威力,开始承认西方国家军队的训练新法,这样,在奕訢、曾国藩等重臣的倡导下,从六十年代初开始,在清朝一部分掌握实权的官僚中,出现了一场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内容。
2.对洋务运动的目的(要理解这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洋务派的阶级性质,它为哪个阶级服务?)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国内的太平天国运动猛烈冲击着它的腐朽统治,使用旧式的武器大刀长矛镇压人民革命力不从心。同时清政府内一些人通过同外国侵略者打交道认识到,列强技术精良,船坚炮利,通过镇压太平天国认识到,用西方的洋枪洋炮镇压人民起义更得力,教材上引用了曾国藩(洋务派代表之一)的一段话,其中提到“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也就是说办洋务的目的,一是对内可以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二是对外可以抵御外侮。由此可见,洋务运动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和对外反抗资本主义侵略的双重目的。洋务派倡导的洋务运动,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利用西方技术维护清王朝统治,这是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
3.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过程)
指导学生分析洋务派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和特点,并完成下表
表一
近代军事工业名称 创办人 创办时间 备注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1861年 创办时间最早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1865年 规模最大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1866年 设备最齐全
天津机器制造局 崇厚 1867年 在北洋设立的第一个兵工厂
表二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性质
特点
表三
名称 创办人 创办时间 备注
上海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1872年 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开平煤矿 李鸿章 1878年 我国最早用机器开采的一个大型煤矿
汉阳铁厂 张之洞 1890年 中国近代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1890年
表四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
性质
特点
4.破产的原因:
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有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呢?原因何在?分析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考虑到教材比较明确,教师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一个事件的结局是各种力量综合的结果,那么影响洋务运动结局的力量有哪些?得出结论。同时使学生认识看问题要用辨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引入到对洋务运动影响的分析。
5.洋务运动的评价:
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就是最好 的证明。洋务运动引进了一批科技、外交人才,也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为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和西学的传入提供了一些条件;在洋务派办洋务期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兴办了一些民用工业,所以说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促进了中国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拓荒作用,在此基础上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出现了一批早期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民用工业的兴起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部分抵制作用。对洋务运动的目的、作用等评价,应客观地分析,避免片面性和简单化。
九、课堂小结
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采取的所谓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布新而不除旧,仅将西方现代科技嫁接到腐朽的封建制度的肌体上,非但不想触动封建制度,反而以维护其存在为目的,这就注定了洋务运动失败的结局。洋务运动虽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它毕竟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它的思想和实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是先进的,对此我们应予充分肯定。
十、作业布置:
1.再评李鸿章。
2. 我对洋务运动的看法。
附:板书设计
一、洋务派与顽固派
1.代表人物
2.两派的异同点
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概念
2.洋务运动兴起的三个前提条件
3.洋务运动的四项内容
三、洋务运动的破产
1.标志
2.破产的原因
3.评价洋务运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