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同步练习(大象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同步练习(大象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3-08 20: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一、选择题:
1、引发20世纪20-30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原因有
①纽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发生动摇
②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③市场上普遍推行分期付款
④股票投机活动空前活跃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与1857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相比,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征是
A、激化了社会矛盾 B、危机首先从美国开始
C、蔓延到资本主义世界 D、引起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3、美国最终能够以资本主义“民主”方式度过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并巩固 了资产阶级统治,其原因是
①凭借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②依靠相对完善的资本主义制度③完全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④政 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4、1935年德国颁布法令:“犹太人不得成为德国公民;不得行使投票权;不得担任 高职……”这一规定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德国实行对外独裁 B、犹太民族是劣等民族
C、德国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D、希特勒歧视犹太人
5、第二次世界大战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标志事件是
①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
②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③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④1936年日本广田组阁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以下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使美国经济开始恢复
从根本上遏止了经济危机
巩固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开创了经济新模式,影响了许多资本主义国家
7、日本法西斯专政区别于德国法西斯专政的是
①法西斯势力是通过政变取得权利 ②建立起法西斯政党的一党专政
③军部在政权中占有统治地位 ④公开扩军备战,准备侵略战争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苏俄新经济政策和美国“罗斯福新政”,从本质上说都是
实行计划经济
变革社会制度
改变上层建筑
调整生产关系
9、在20世纪30年代,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走上法西斯极权统治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
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激化
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
通过侵略战争来摆脱经济危机
10、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共同点是
①大肆屠杀犹太人②对“凡尔塞--华盛顿体系”不满
③鼓吹领土扩张和战争政策④产生于破坏最大的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之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 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材料2 (新政)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
——上述材料摘自《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
材料3 粮食税自然是为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的自由也就必须意味着 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在一个遭受极度破坏和落后的小农国家里,受无产阶级国家监督和 调节的资本主义不仅有益,而且必要,因为它能够促进农业的高涨。
——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4 邓小平在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话中讲到:中国的主体,十亿人口的前提下,可 以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
回答:
(1)根据材料1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
(2)结合材料2理解新政实质。
(3)材料1和材料3相比在农业政策上有何异同?
(4)通过材料4,你是如何看待不同制度的国家政策的?
三、问答题
12、美国一位当代史学家指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分界线 ”并以“走向战争”四字,概括1929年世界历史发展特点。试结合历史分析论证这一 观点的正确性,并简要分析走向战争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D 3、C 4、C 5、D 6、B 7、A 8 、D 9、A 10、B?二、材料解析题
11、(1)强制农民减少耕地,牲畜,提高农产品价格,国家给予农业补贴;限定一定范围内的农产品生产,重惩超产产品。目的在于使生产消费趋于平衡,维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2)实质在于以国有的形式,尽量避免资产阶级自由企业间的竞争,以政府力量全面干预 经济,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
(3)都主张国家对农业生产进行干预或调节,以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但是,前者和后者相比,它们在历史条件,目的,具体措施和结果方面迥然不同。
(4)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通过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国民经济是积极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干预的方式遏止危机,避免走法西斯道路,也是值得肯定的。这说明任何一种社会 制度都没有固定不变的经济模式,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需要改革推动。
三、问答题
12、正确。1929年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影响巨大,使其前后的两个10年呈现了不同特点 。从一战结束到经济危机爆发前,帝国主义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资 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德、日建立 法西斯专政,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从1931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开始,德,日,意法西斯分 子疯狂侵略扩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逐渐解体,世界在“走向战争”。
世界走向战争的原因有: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根源;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扩张是主要原因;英法美对法西斯侵略扩张采取绥靖主义政策,苏联“中立自保”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