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同步练习(大象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同步练习(大象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3-08 20: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转变
一、选择题
1.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采取的措施中最能反映政权性质的是
A.将银行、铁路、大工业等收归国有
B.一切企业实行工人监督
C.没收地主、皇室土地,无偿分配给农民
D.签订对德和约,退出一战
答案:A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直接目的是
A.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迅速实现国有化
B.取消商品贸易,推行国家统一配给政策
C.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胜利
D.巩固苏维埃政权,逐渐向共产主义过渡
答案:C
3.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位农民曾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了
①小生产者的自私性暴露无遗 ②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拥护 ③农民在心理上产生了与苏维埃政府严重的对立情绪 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农民付出了重大的牺牲和代价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B
4.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直接目的在于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B.它保证了苏维埃政权军事上的胜利
C.它使工农联盟得到巩固
D.列宁曾把它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直接途径
答案:C
5.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答案:B
6.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上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答案:A
7.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掌握了一切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
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D.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答案:C
8.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答案:A
9.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美国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②没有看到政策仅是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③只看到政策引起的直接的、表面的变化 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分析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C
10.实施新经济政策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农民欢迎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国家把大中小企业都收归国有
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1.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决定巩固农民经济,对中农、力量单薄的农民以及扩大种植面积的农民减免税收。如按余粮收集制,1921~1922年应征收粮食4.23亿普特(1普特约为16.38千克),改行粮食税后实际征收2.4亿普特。试分析粮食税较余粮收集制的进步之处和历史意义。
答案:进步性:实行粮食税有利于保证生产者的劳动经营活动,提高生产率;纳税后剩余粮食归农民支配,对勤劳的经营者实行优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降低税额,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意义:有利于加强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和巩固苏维埃政权;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