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进步的交通、通讯工具
●历史回眸
本课讲的是近代以来日益进步的交通、通讯工具。我们在学习时要紧紧抓住“日益进步”四个字。需要明确的问题,一是近代中国的交通、通讯工具也在进步,只不过是速度非常缓慢,整体上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或者说根本没有实现交通、通讯的近代化;二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交通运输基础建设发展迅速,很快进入世界前列;第三,方便的现代交通和日益发达的通讯网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和影响。可以说,便捷发达的交通、通讯事业,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插上了翅膀。
●合作讨论
发现问题
1.旧中国交通运输基本建设的概况如何?能分析一下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吗?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我国交通基础建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变化?
3.你认为现在的出行方便吗?还存在哪些问题?谈谈你的解决思路。
4.就你所了解的情况,谈谈人们个人交通工具的变迁。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迁?你更喜欢什么样的个人交通工具?谈谈理由。
5.你使用过特快专递吗?如使用过,感觉如何?日益普及的电话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开启思维
1.我的思路:旧中国的交通运输非常落后,直到1876年英国商人才在中国境内修了第一条铁路——上海至吴淞的窄轨铁路,这是外国人为掠夺中国资源而修建的。1906年中国第一条公路(镇南关—龙州)。建成;1909年,由中国人主持修建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京张铁路竣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祖国大陆铁路、公路、水运和空运通行总里程只有18.75万千米,平均每万平方千米国土只有0.2千米,远远落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造成旧中国交通运输设施落后的原因,从政治上看,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长期掠夺、破坏;清朝晚期的腐朽统治,落后愚昧,北洋军阀、国民党新军阀割据混战,镇压人民革命的内战,使中国没有一个发展交通运输业的社会环境。从经济上看,旧中国仍处在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状态,经济十分落后,尤其是商品经济落后,缺乏交通建设的经济基础。从思想上看,传统的小农经济思想不注重发展交通运输业,也是造成交通落后的原因之一。
2.我的思路:新中国成立后,交通运输基本建设成就巨大,到20世纪末基本上实现了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纵横交错的铁路运输网基本覆盖全国,通向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已于2001年6月29日全线开工,计划用6年的时间全线通车。全国所有市县都有公路,绝大多数的乡镇能通汽车,高速公路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三。改革开放以来,内河航运和远洋海运快速发展,远洋船只总吨位居世界第二。国际航线与世界30多个国家相通,国内航线连接130多个城市。可以说建国后的交通运输业有了飞速发展。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首先是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发展交通运输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人民政府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其次是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备了建设交通运输基本建设的物质基础;第三是各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甚至是无私奉献;第四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筑路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拼搏,攻克了许多技术难关,为交通运输基本建设扫清了障碍。
3.我的思路:要结合自己身边的实际情况谈,或者是很方便,或者是比较方便,或者是不太方便。无论你身边的出行交通情况如何,你都可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最好能提出比较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里可以展示你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4.我的思路:在改革开放前,农村出行一般是步行,城市人一般是骑自行车。改革开放后, 中国成了自行车王国,一般人手一车。进入20世纪90年代,城乡摩托车多起来,现在的城乡年轻人,一般都有摩托车,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已出现了私人购汽车的新高潮。出现这些变迁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另外还有轻工产品的丰富,道路基础建设,人们的消费观念等方面的变化。个人喜欢的交通工具,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结合各种出行方式、工具的利弊谈自己的理由。
5.我的思路:第一问(略)。第二问电话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可以说是非常大的。首先是信息交流的便利,使人们的距离拉近,使人们的关系更加密切,信息的快速传播,使人们的眼界开阔,观念更新。方便的电话使远隔重洋的亲友能够在数秒钟就能够通话交谈。过去必须登门或写信才能办的事,现在打一个电话就能办妥。总之,电话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