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商业的发展与繁荣》备课资料(大象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商业的发展与繁荣》备课资料(大象版必修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0-03-08 20: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商业的发展与繁荣
●历史回眸
古代中国商业出现的时间早(原始社会末期),发展迅速,高潮迭起,倚城而市,为统治阶级服务。随着农业、手工业的繁荣而繁荣,受政府政策的影响大。出现上述特点的原因主要有,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文明开化时间早,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农业、手工业发展水平高并长期领先于世界;历史上的许多统治者推行开明政策;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善于总结经营经验,使商业发展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创造了历史条件。
●时空隧道
历史再现
统治者的政策,直接影响着一个历史时期商业的发展,阅读下面的几段材料,你对宋、元、清几个朝代的对外商贸政策有何感想?
材料一:(北宋)上谕大臣,又曰:“广南(广东南部)市舶,利入甚厚,庶蕃商(海外各国商人)肯来,动得几十万缗,皆宽民力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5
材料二:诏行中书省唆都,蒲寿庚等曰:“诸蕃国列居东南岛屿者,皆有慕义之心,可因蕃舶诸人宣布朕意,诚能来朝,朕将宠礼之,其往来与市,各以所欲。”
——《元史》卷10《世祖纪》
材料三:“据称夷商在省住冬,应请永行禁止也。……夷人到粤,宜令寓居行商束稽查也。……借领外夷资本及雇请汉人役使,并应查禁也。……外夷雇人传递信息之积弊,宜请永除也。”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嘉庆十三年,1808年)据香山县禀,有英吉利兵船三只,又续到六只,带有炮械火药等物……派兵三百名登岸,住居澳门之三巴寺龙嵩廓,分守东西炮台等语。臣等伏查,西洋夷人在澳居住,始自前明,迄今二百余年,相安无事……臣等现在查照成案,除其余各国照旧开舱发货外,惟将英吉利货船暂行停止开舱;如再不遵,即停止买办。
——《两广总督吴熊光等奏查禁英国夷兵擅入澳门请旨暂停该国贸易折》
在线感悟
宋、元统治者的对外贸易政策开明开放,促成了宋、元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昌盛,也促进了国内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清朝严格限制对外交往,推行闭关锁国政策,结果导致了中国落伍于世界,直至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历史一再地证明,封闭自己只能自绝于世界,只有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才能使中国发展、富强。
●合作讨论
发现问题
1.分析总结春秋战国时期自由商人崛起的条件。
2.自秦至唐的商业有何特点?到了宋代发生了什么变化?
3.明清的商帮是怎样形成的?他们的经营之道有何特点?对今天的工商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开启思维
1.我的思路:(1)社会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手工业不断发展,自耕农大量出现,私营手工业者、家庭手工业者大量出现,社会的发展需要商业活动的自由发展,自由商人应运而生,“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
(2)政治条件:春秋以来,周王室衰微,诸侯蜂起,社会处于一个大动荡、大转变的历史时期,各诸侯王大力发展本国实力,跃跃欲试称雄天下。比较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为自由商人的崛起提供了政治条件。
(3)个人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商人都和政治(权力)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把政治经验运用于经商,或用经商积累的财富换取政治地位。这样,政治权力可以为其经商保驾护航,或者利用政治手段谋取暴利。
2.我的思路:自秦至唐商业的最大特点就是严格限制城市贸易的时间和地点,设置专门的监管机构加以管理。其次就是农村定期的草市和墟市日益增多。到了宋代,城市已彻底打破了坊市制度。汴京城里,随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食店,还有许多勾栏、瓦肆等娱乐场所。营业的时间已不受限制,既有日市,也有夜市和早市。
3.我的思路:明朝建立后,调整统治政策,使农业和手工业有了迅速的发展,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到明朝中期出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高潮,全国性的商品贸易活动频繁。由于商业贸易的繁荣,一些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商帮就逐渐形成了。这些商帮以血缘、乡谊作为联系纽带,在各大商业都会建有会馆、公所进行联络。实际上是资源优化,强强联合。生意越做越大,领域越来越多,地域越来越广(从国内到国外),资本越来越雄厚(超过了当时国库的存银)。他们的经营特点包括:制度建全;经理负责制;高度重视商业信誉和商业道德。反映了中国传统商业经营的最高水平,我们今天发展工商业同样需要讲信誉,讲道德,才能够长久发展,可持续发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