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 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力与运动 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3-26 09:1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力与运动 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18江西)下列情景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2.(2018江西)如图所示,王爷爷推着失去动力的汽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汽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汽车所受的重力与汽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汽车对王爷爷的推力与地面对王爷爷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2018岳阳)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匀速前进则(  )

A.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水平桌面越粗糙,测力计示数越大
C.木块相对弹簧测力计是运动的
D.测力计对木块施力,木块对测力计没有力的作用
4.(2018宜宾)如图是一只猴子在竹竿上玩耍的情景,猴子双手握住竖直竹竿匀速下滑时,它所受的摩擦力为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4题图 第5题图
A.摩擦力F向下,F=mg B.摩擦力F向上,F<mg
C.摩擦力F向上,F=mg D.摩擦力F向下,F>mg
5.(2018大庆)如图,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对这两个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B受地面的支持力与B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B对A的支持力与A对B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B对A的支持力与A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A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A的吸引力完全相同
6.(2018烟台)一重力为G的热气球竖直匀速上升时,它所受到的浮力为F,受到的空力阻力为f,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G+f B.F=G+f C.F<G+f D.F=G﹣f
7.(2018武汉)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
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
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
8.(2018淄博)下列有关排球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发球时,手对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力
B.排球在上升过程中,如果它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排球将静止
C.排球在下落过程中,速度变快,惯性变大
D.排球触网后方向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9.(2018杭州)大游轮向东匀速直线行驶,小金面朝游轮前进方向,在游轮上的A位置竖直向上起跳,落下时的位置在(不计空气阻力)(  )
A.A位置的东侧 B.A位置的西侧 C.A位置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2018毕节)如图所示是台球比赛中球杆击球后两球相撞分离运动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球在桌面滚动过程中,球杆对A球有力的作用
B. A球与B球相撞后两球运动状态改变,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 A球撞击静止的B球,使B球运动,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D. B球在桌面上滚动是由于惯性力的缘故
11.(2018巴中)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急刹车时,人会向前“冲”,是因为惯性突然增大
B.人推小车没推动,是因为人对小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小车的阻力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12.(2018安顺)如图所示,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轻绳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在轻绳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运动。若突然剪断轻绳,则小车(  )

A.将运动得越来越慢 B.将立即停止运动
C.将继续向前匀速运动 D.受到的摩擦力将越来越大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3.(2018盐城)2018年2月,我国运动员武大靖打破世界记录夺得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金牌.在比赛中他用脚向后蹬冰面,人向前运动且速度加快,这不仅说明力的作用是___,还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滑过终点线后,由于___他仍向前滑行.
14.(2018维吾尔)气球轻轻一压就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气球向下喷气时会向上运动,这一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的,还可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如果气球上升过程中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气球将做___运动。
15.(2018常州)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货物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货物___(受到向左的/不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货物被传送到水平桌面上滑动时,货物___(受到向左的/不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16.(2018河南)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由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物体____(选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7.(2018凉山)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40N,被50N的水平压力F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乙所示,物体乙重60N,在35N的水平拉力F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f甲为________N,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f乙为________N.

18.(2018铜仁)著名的北盘江大桥在修建的过程中,建筑工人用起重机将一个重为3×103N的建筑材料从地面匀速提升到桥面,在此过程中,吊绳对重物的拉力为___N,方向是____。
三、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9.(2018遵义)如图所示,放在小车上的木块随小车一起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作出木块所受力的示意图。(图中O点为木块的重心)

20.(2018临沂)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物体所受重力G、支持力F及滑动摩擦力f的示意图(O为物体的重心)。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8分)
21.(2018河池)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张三同学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
(1)实验中发现两边的钩码质量不相等时,木块运动,质量相等时,木块静止,说明二力平衡的一个条件是力的___。
(2)接着张三将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观察到小木块不能平衡,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
(3)在另一小组实验中,李四用小车代替木块,如图乙所示,同学们认为李四的实验装置优于张三的实验装置,其主要原因是___。


22.(2018眉山)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_____来实现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填“快”或“慢”)。
(4)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做_____。
(5)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但是通过符合逻辑的_____得出的正确结论。
(6)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_____不变的性质。

23.(2018湖州)小华和小丽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甲所示.

(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小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丽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华觉得小丽“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____.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且靠近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和小提出了两种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3)接着,小华和小丽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
把半径为0.5米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牛,让质量为30克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
若要验证猜想二,从控制变量角度考虑,需对上述实验进行哪两项改变?(不考虑小钢球与轨道之间的摩擦)①____;②____.
(4)实验后,他俩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让骑行的自行车转弯需要的力还可能与人和车的总质量有关.于是,他俩又展开了后续实验探究……

参考答案
1.D 2. B 3. B 4. C 5. C 6. B 7. D 8. D 9. C 10.B 11. C 12.A
13.相互的 运动状态(速度) 惯性
14.形状 相互 运动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
15.不受 受到向左的
16.不会 由于接触面表面光滑,所以A、B不受摩擦力,水平方向不受力,竖直方向二力平衡,A、B将以相同速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不相撞。
17.40 35
18.3×103 竖直向上
19. 20.
21.(1)大小相等 (2)同一直线上 (3)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22.(1)相等 (2)水平面的粗糙程度 (3)慢 (4)匀速直线运动 (5)推理 (6)不需要 运动状态。
23.(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使自行车转弯所需要的力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①改变圆弧形跑道的半径 ②让同一小球在不同轨道上距压力传感器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o



c

b

a

压力传感器

图乙

图甲

县(区):_______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O

B

A

v

A.绕地匀速运动的卫星 B.加速追赶猎物的猎豹 C.下落的苹果 D.匀速下降的运动员

小钢球初始位置 A B C
距压力传感器高度/米 0.5 0.4 0.3
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牛 1.90 1.78 1.66


A

O

G

f

F






4



第九章 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 第1页 共6页 第九章 综合能力提升测试卷 第2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