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浙教版中考科学复习生物专项精练植物的蒸腾、呼吸和光合作用(试题和答案没有分开) |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349.5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浙教版 | ||
科目 | 科学 | ||
更新时间 | 2019-03-26 08:58:35 |
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
15.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实验方法”和“结论或观点”能匹配的是( C )
A.用稀碘液检测唾液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对馒头的消化,可知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强
B.滴加生理盐水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是为了维持细胞形态
C.盆中植物用塑料袋罩一晚后袋内会出现水珠,说明植物晚上也能进行蒸腾作用
D.“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中,实验结果均超过标准值很多,原因是材料燃烧不充分
二、填空题(第16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7分)
16.室内的盆栽植物在夜间因__呼吸作用__消耗氧气而不利于人体健康,宜移到室外。
17.绿色植物通过__光合作用__参与了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18.表达式①和②分别表示绿色植物体内进行的两种生理活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进行的场所是细胞中的__叶绿体__。
(2)②表示的生理活动的名称是__呼吸__作用。
19.塑料大棚是生产反季节蔬菜必需的农业设施,建造时一般先要搭好支架再在外侧蒙上透明塑料薄膜,如图为农民在棚内劳动时的情形。
(1)这种大棚对作物生长的__光照、温度、空气__等非生物因素能够进行有效的人工控制,这是它能用来生产反季节蔬菜的原理所在。
(2)使用塑料大棚种植作物也要施肥,给作物施肥的实质是为作物生长提供所需的__无机盐__。
(3)如果天气晴好,菜农通常要在白天给大棚通风,这种做法的原理是__增加棚内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__。
(4)在种植瓜果的大棚周围放养蜜蜂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原因是蜜蜂可以帮助植物__传粉__。
(5)在关闭两端棚门的情况下,人一般不宜在棚内过夜,原因是__植物在夜里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在棚内过夜易导致呼吸缺氧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8分)
20.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分析作答:
(1)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__甲、乙__。
(2)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光合作用释放出__氧气__。
(3)有同学利用甲装置进行了进一步探究,实验结果如表: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cm) 10 20 30 40 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个数(个) 65 35 15 6 1
据实验结果分析,若要提高大棚作物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适当增加光照强度__。
(4)利用丁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应对装置进行__遮光(黑暗)__处理。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向__左__(选填“左”或“右”)移动。
21.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某同学选择一种盆栽的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叶片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界线清晰。实验装置如图,请分析回答:
(1)在做实验前要将该盆栽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耗尽叶片中的有机物__,在透明塑料袋中放置固体氢氧化钠的用途是__除去塑料袋中的二氧化碳__。
(2)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4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__酒精__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碘液,观察实验结果为:叶片A的绿色部分变蓝,叶片A的非绿色部分和叶片B都不变蓝。
(3)叶片A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__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__;叶片A绿色部分和叶片B绿色部分的结果比较,表明__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__。
(4)绿色植物每天可以吸收很多的二氧化碳,维持生物圈中的__碳—氧平衡__。
22.在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了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__氧气__(填气体名称)。
(2)如甲图,若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__光合__作用。上述(1)(2)实验中,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是为了设置__对照实验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光__。
(3)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__蒸腾__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是通过茎的__木质部__中的导管从下往上运输来的。
(4)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②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进行了__呼吸__作用,释放出__二氧化碳__(填气体名称)。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