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件 (共6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件 (共6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27 13:14: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65张PPT。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课程标准】: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耕作
技术的进步;列举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农业手工业商业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民间俗语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汉景帝农业在我国古代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农业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导语解析教材从什么角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神农的传说----农业的起源刀耕火种—“以牛田”--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和工具的革新沉重的赋税和力役---古代农民的地位和处境贫者无立锥之地--古代土地制度的变迁和土地兼并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水利工程和灌溉技术的进步教材主要介绍了古代农业的发展表现一、古代农业的发展表现一、农业的起源——神农的传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lěi)耜(sì),教民农耕。”成为农业的始祖。 ——《白虎通》卷二肩披树叶,头生双角,手捧五谷,在传说的“圣王”中有显赫的地位。传说中“神农”及其后裔具有特殊地位,说明了什么? 说明农业的地位非常重要,占据了经济的主导地位。黍稷粟麦稻猪马牛羊鸡狗五谷六畜焚 《说文解字》:“烧田也”,在原始农业中,焚是一种农事活动,即所谓“刀耕火种”。思考: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哪些变革?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骨耜石斧奴隶社会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耜耕)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原始社会春秋战国 历史上曾有几百年时间,中国在许多方面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领先,最大的优势也许就是铁犁。
——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二牛抬扛(耦犁)一牛挽犁曲辕犁(唐代)曲辕犁 特点:1、结构合理,使用轻便,回转灵活,便于推广;
2、能够控制耕土的深浅,耕作平稳;
3、是我国农具改革的又一次突破,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构造变化直辕犁曲辕犁曲柄锄耧车 中耕农具播种农具收割农具产生于汉代大镰唐代
汉代
春秋战国
商周时期原始阶段发展阶段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 出现曲柄锄、大镰、
耧车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农具的变化耕作技术的变化石、骨、木石、骨、木
青铜农具(少) 铁制农具
(发达地区)曲辕犁“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发达地区)
农用动力的革命;传统耕作方式形成(秦国“以牛田”)铁犁牛耕(普及全国)(西汉耦犁——东汉一牛挽犁)铁犁牛耕耕作方式的发展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生产工具和技术进步,即反映了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工具:耕作方式:农业动力:石器青铜器铁器刀耕火种铁犁牛耕人力畜力(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的发展变化 (原始社会)石器锄耕(奴隶社会)请回答: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样的农业耕作方式?哪种方式更进步?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农具变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图一 图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 一、古代中国农业典型例题分析: 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图一是石器锄耕,图二是铁犁牛耕,第二种方式更进步1、战国水利工程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六、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2、汉代的井渠法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坎儿井是一种特殊的水源,古称“井渠”。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干旱地取用地下水的一种渠道,主要分布在新疆东部博格达山南麓的吐鲁番和哈密两个地区。六、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边疆地区的坎儿井 坎儿井起源于2000年前的汉代。它的特点是利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自流灌溉。据统计,吐鲁番盆地有坎儿井1237条,实际使用853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坎儿井由坚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 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公元69年,汉明帝任用杰出的水利工程家王景治理黄河。王景采取河、汴分治而又统筹兼顾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这次治河使桀骜不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后人因此赞扬说:“王景治河,千载无患”。3、王景治河六、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4-1、灌溉工具的进步三、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戽(hù)斗是古代最常见的提水器具,在木桶、柳条筐系上绳子,两人相对而立,用手牵拉绳子,从低处戽水上岸。春秋战国:桔槔学生作品
桔槔模型4-2、灌溉工具的进步六、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翻车,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 1、“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A筒车 B 翻车
C曲辕犁 D 水排4-3、灌溉工具的进步六、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筒车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大禹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战国都江堰 (李冰) / 郑国渠(郑国)汉代井渠法 / 治理黄河(王景)隋唐五代明清风力水车立井水车(北) 高转筒车(南)、京杭大运河
唐代专设渠堰使宋代水转翻车传说秦灵渠四、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2.井田制下集体“耕”作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商时有文字记载,西周时盛行。那时,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井田制是商周时期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土地制度,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 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②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
3、 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4、土地兼并问题:表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2)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影响)★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1)产生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土地买卖频繁封建国家、地主、农民之间的关系徭役
兵役
(均田、限田)封 建 国 家佃农抑制兼并地主自耕农田赋
人头税
田赋地租土地兼并
沦为农民起义激化矛盾新的封建国家新的自耕农轻徭薄赋死亡或逃亡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你如何解读古代农民的生活境况? 秦代收“泰半之赋 ”,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人民只能,衣牛马之衣,食犬彘(猪)之食。”悯农诗
唐·李绅  答:农民辛勤耕耘,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农民生活困苦,没有保障。是什么导致了农民的生活困苦呢? 答:繁重的赋役  【泰半之赋(赋税)、沉重的力役(徭役)】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严重)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阻碍农业发展的因素1、沉重的赋税
2、沉重的力役(徭役) 春秋:[齐]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初税亩”
西汉:编户齐民(行政 & 赋税制度)
唐朝:租庸调制(纳绢代役)——两税法(财产为准)
明朝:一条鞭法(白银)人头税(还收)
清朝:摊丁入亩
废除“人头税”(人口增加)1.为减轻百姓负担,统治者对赋税进行改革:2、沉重的力役 1)概念: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2)分类:(按用途划分)
一是修建大规模的土木工程;
二是兵役;3)影响:①过渡征发的徭役,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生活。
②激化阶级矛盾,引起农民起义,导致社会动荡。 封建国家、地主、农民之间的关系徭役
兵役
(均田、限田)封 建 国 家佃农抑制兼并地主自耕农田赋
人头税
田赋地租土地兼并
沦为农民起义激化矛盾新的封建国家新的自耕农轻徭薄赋死亡或逃亡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1、战国水利工程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六、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2、汉代的井渠法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坎儿井是一种特殊的水源,古称“井渠”。 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干旱地取用地下水的一种渠道,主要分布在新疆东部博格达山南麓的吐鲁番和哈密两个地区。六、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边疆地区的坎儿井 坎儿井起源于2000年前的汉代。它的特点是利用地面坡度引取地下水自流灌溉。据统计,吐鲁番盆地有坎儿井1237条,实际使用853条,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坎儿井由坚井、地下暗渠、地面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 两汉之际,黄河在魏郡地方夺汴河河道入海。公元69年,汉明帝任用杰出的水利工程家王景治理黄河。王景采取河、汴分治而又统筹兼顾的方案,使河不侵汴,各安其道。这次治河使桀骜不逊的黄河安流将近800年。后人因此赞扬说:“王景治河,千载无患”。3、王景治河六、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4-1、灌溉工具的进步六、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戽(hù)斗是古代最常见的提水器具,在木桶、柳条筐系上绳子,两人相对而立,用手牵拉绳子,从低处戽水上岸。春秋战国:桔槔学生作品
桔槔模型4-2、灌溉工具的进步六、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翻车,又名龙骨水车,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农业灌溉机械之一。《后汉书》记有毕岚作翻车,三国马钧加以完善。 4-3、灌溉工具的进步六、大禹和他的继承人 筒车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大禹既平息了洪水的危害,又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战国都江堰 (李冰) / 郑国渠(郑国)汉代井渠法 / 治理黄河(王景)隋唐五代明清风力水车立井水车(北) 高转筒车(南)、京杭大运河宋代水转翻车传说秦灵渠水利技术知识整理①原始社会:大禹治水。
②战国:李冰—都江堰,郑国—郑国渠。
③秦代:灵渠——沟通湘水、漓水
④汉代:关中—井渠;东汉王景治黄河
⑤隋代:大运河,沟通南北
⑥唐朝:设渠堰史;北方-立井水车;南方-高转筒车
⑦宋代:水转翻车
⑧明清:风力水车一、古代中国农业经济概况详细记载水利;水利大兴水利工程;唐代专设渠堰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成就 水患治理:水利设施:灌溉工具:水事管理:大禹治水、王景治黄郑国渠、都江堰、坎儿井立井水车、高转筒车、水转翻车;风力水车 材料2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王家范《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 材料1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 ” ——白居易《朱陈村》探究1:研究古代农业的情况,主要通过哪些途径?
传说、考古发现、文字、图画记载、历史遗迹……探究2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有何特点?探究3:小农经济的特点?2.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落后性: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4.脆弱性: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影响1.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材料3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小农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男耕女织,精耕细作,自给自足。1、以家庭(小农个体经营)为生产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即男耕女织)。——基本特点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3、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但没有革命性的进步(落后性)4、注重精耕细作,集约经营。5、赋税和徭役繁重,压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6、土地高度集中,地主和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脆弱性)归纳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特点优点自足、稳定、有积极性。 弊端A、很难扩大再产生,阻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B、非常脆弱
C、人地矛盾突出,造成生存环境恶化我们如何评价中国的小农经济呢?概念辨析: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1.小农经济突出强调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方式。2.自然经济的生产不以交换为目的,突出自给自足,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就等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瓦解于鸦片战争后。古今中外多种经济形态的认识联系运用——纵向联系①封建小农经济
②资本主义小农经济
③社会主义小农经济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社会属性:资本主义小农经济:①十月革命后的苏俄小农经济②中国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小农经济法国大革命后的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1927年12月,联共(布)“十五大”确立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小农经济被集体农庄所取代。在中国,1956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小农经济被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生产规模和分户经营看,中国的农民仍然以小规模的一家一户进行经营和生活,本质上仍然属于小农经济。但其性质不同于以往的小农经济。
以前的土地是私有的,
而改革开放后所形成的小农经济土地仍是公有的,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的小农经济。它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处于封闭状态的小农经济相比。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建国后,中国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权发生变化,
仍是私有制农民有经营权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2、“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1.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C2. 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
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
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
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
权的经济基础是
A.小农经济 B.佃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
3.考古人员在发掘一座古墓时,发现了许多农作物的种子,其
中有玉米、棉花、水稻等。据此推断,这座墓的主人生活的
年代应是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AB高考大练兵4、 《国语·晋语》有“宗庙之牺,为田亩之勤”的记载;孔子的学生冉伯牛名耕,司马耕字子牛,由此得出的历史结论确切的是
A、孔子有教无类,学生多是贫家子弟
B、孔子非常重视教育学生参加农业劳动
C、春秋人物多取贱名
D、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可能已有牛耕
D5、唐代均田制规定:成年男子授口份田八十亩,死后由政府收回,除非地广人稀的地区,不得过限占田。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当时可能存在着土地国家所有制
B、均田制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
C、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平均地权”
D、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土地与劳动者分离的问题C6、有人说: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政治压迫,白蛇传的故事反映了宗教冲突。小王认为牛郎织女的传说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特点,这主要是指
A、农民深受以王母娘娘为代表的统治者的剥削
B、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C、纺织业是最主要的生产部门
D、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占主导地位
B7、白居易诗:“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的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