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知识要点总结+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知识要点总结+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3-27 09:5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知识点总结
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00),
10个一千是一万(10000)。
2、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3、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第五位
第四位
第三位
第二位
第一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4、写数是从高位开始的,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5、读数是从高位开始,千位上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读作几十……末尾的0不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
6、数的组成。
(1)567是由5个(?? )、(?? )个十和7个(?? )组成。
(2)4个百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 )
(3)857是一个(?? )位数,5在(?? )位上,表示(???? )。
(4)用6、0、4,0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 ),最小四位数是(????? )。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 ???????????????),只读一个零的四位数(????????????? )。
五位数
四位数
三位数
二位数
一位数
最大
99999
9999
999
99
9
最小
10000
1000
100
10
0
(5)一个三位数加1就变成了一个四位数,这个三位( 999 ),一个四位数减1就变成了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 1000? )。
7、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
8、位数相同的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如果两个数是四位数,就从千位开始比较,千位相同,再比百位,百位相同,再比十位,十位相同,在比个位,如果个位也相同,这两个数相等。
9、多得多就是大得多,少得多就小得多。
二单元:千米的认识
1、两地之间的距离及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表示。
2、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也叫公里),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除km与m之间的进率是1000外,其余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3、?????????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5、毫米是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直尺上最小一格的长度是1mm,1cm=10mm,生活中1mm的物体有: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mm,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mm,芝麻的宽度大约是1mm。
6、比较长短的时候,首先看单位是否统一。如果单位统一,直接比较;如果单位不统一,要统一单位以后再进行比较。
7、???选填长度单位时,填后要注意想一想符不符合实际情况。
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
1、当题目中出现“估算、大约”时,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要看作和他接近的整十、整百数,然后再进行计算。
2、加法验算方法:加数+加数=和???验算: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还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进行检验。
减法验算方法:被减数-减数=差??????验算: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3、竖式计算是三位数加减法计算的一种常用方法。在做竖式计算式,一对、二算、三检验。首先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计算,算加法时,要“满十进一”,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算减法时,如果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作10减,十位不够减向百位退一作10再减,然后再进行检验。???
4、找数字之间规律:如果数字从小到大排列,可以用加法或乘法找规律,如果数字从大到小,可以用减法或除法找规律。如果一会大,一会小,一般要隔着数。????
四单元:认识图形
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有2个钝角,2个锐角。
4、在一个长方形中截(jié)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截得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原长方形的宽。剩下的长方形中:长的那边为长,短的那边为宽。
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有4条边,4条边都相等,有4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角,有两个钝角,两个锐角。

五单元: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1、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做完有余数的除法时:首先就要检查余数是不是小于除数,再去看计算是否有误。可以利用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进行检验。
4、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为0时不写。)
5、除法竖式:见右边。
六单元:时、分、秒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1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2、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1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圈是12时。
3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1小格。
4、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是60个小格,也就是60分。
5、计量比1分钟还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
6、1时=60分? 1分=60秒
7、时间单位有时(h)、分(min)、秒(s),相邻两个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
8、1时有多长?一场篮球赛从开始到结束大约用1时。汽车在高速路上行100km大约用1时。
9、一分有多长?拍60下皮球大约用1分钟,做20道口算大约用1分钟。
10、一秒有多长?时钟“滴答”一次是1秒。
时(h),分(min),秒(s)
11、 1时=60分??? 1分=60秒
12、钟面上有( 12)大格,1大格有( 5 )小格,一共有(60)小格。
13、时针走1大格是( 1? )时,走1圈是( 12? )时;
14、分针走1小格是( ?1 )分,走1大格是( 5? )分,走1圈是(? 60 )分;
15、秒针走1小格是(? 1 )秒,走1大格是( 5? )秒,走1圈是( 60?)秒;
16、钟面上(? 3和9??? )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17、钟面上(???? 6???? )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
18、钟面上(??? 12???? )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重合;
19、会认识钟面上的时刻,会用时刻的两种表示方法表示时刻。
20、如10时05分和10:05。
七、收集与整理
1、统计前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排列。常见的统计方法有:用符号统计(如:△,○,√等符号统计)。
2、???“正”字统计法的优点:方便快速计算出数目。
要点识记复习提纲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及三位数的加减法?
1、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00),10个一千是一万(10000)。?
2、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3、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4、写数和读数都是从高位起,写数时几千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在十位上写几……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这一位上写0。?
5、读数时,千位上是几,读作几千,百位上是几,读作几百,十位上是几读作几十……末尾的0不读。中间有一个或连续两个0,只读一个“零”。注意:3010读作:三千零一十。?
6、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那个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小。?
7、位数相同的两个整数比较大小,从最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往下比。如果两个数是四位数,就从千位开始比较,千位相同,再比百位,百位相同,再比十位,十位相同,在比个位,如果个位也相同,这两个数相等。?
8、三位数的加减法?
(1)、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如??80+50=??想:8个十加5个十等于13个十,就是130.
???80-50=??想:8个十减5个十等于3个十,就是30.
?600+400=??????想:6个百加4个百等于10个百,就是1000.
??600-400=??想:6个百减4个百等于2个百,就是200.
(2)、估算。把非整十、整百数看作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如???295+298=,估算时把295、298都可以看作300,也都可以看作290.
492-355=,估算时可以把492看作500或490;355看作350或360.
(3)、竖式计算是三位数加减法计算的一种。在做竖式计算式,一对、二算、三检验。首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在从个位开始计算,算加法时,要“满十进一”。算减法时,如果不够减,向前一位借一,“借1当10,加上本位数”再减。
(4)??检验加法时,可以用:和—(—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 ?还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进行检验。?
检验减法时,可以用:差+减数?=被减数????
?????????????还可以用:被减数-差??=减数
9、在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增加相同的数,差不变。?或者被减数和减数同时减少相同的数,差不变。
10、在加法算式中:一个加数增加几,另一个加数减少相同的数,和不变。
或者一个加数减少几,另一个加数增加相同的数,和不变。
11、算盘上记数要拨珠靠梁。1个下珠表示1,1个上珠表示5,空档表示0.
12、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1.
13、一个三位数加1就变成了一个四位数,这个三位数是(?999??????????)?
14、一个四位数减1就变成了一个三位数,这个四位数是(?????1000??)???????????
15、探索规律:
重复出现。如1,1,2,1,1,2?????A,A,B,A,A,B??????
每次增加或(减少)相同的数。如789,790,791???每次都加了1,
???? ?980,985,990???每次都加了5.
???前2个数的和等于后一个数。如1,1,2,3,5,8,????? 10?20? 30?? 50?80?? 130.......
二、?认识图形?
1、?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长方形。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有2个钝角,2个锐角。?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4、在一个长方形中截(jié)取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截得的正方形的边长等
于原长方形的宽。剩下的长方形中:长的那边为长,短的那边为宽。?
?5、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
6.、四条相等的线段可以围成一个正方形,也可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7.至少用4个小正方形就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8个小正方形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9个,16个25个.......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三、千米的认识?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也叫公里),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2、除km与m之间的进率是1000外,其余相邻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3、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或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公里。?用字母km表示。
1千米=1000米,即1km=1000m
4、计量比较短的距离通常用厘米或毫米作单位。直尺上最小1格的长度是1毫米。毫米用字母mm表示。生活中1mm的物体有: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mm,
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mm,芝麻的宽度大约是1m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5、?1km有多长?800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大约有1000m。四百米一圈的跑道跑2圈半是1000m。?
四、?有余数的除法?
1、?余数必须小于除数?,也可以说除数一定要大于余数。
2、?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做完有余数的除法时:首先就要检查余数是不是小于除数,再去看计算是否有误。可以利用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进行检验。?
4、?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余数为0时不写。)?先看单位是否一样,单位不一样,要把单位转换为一样再试题分析:?
五、时、分、秒?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1个大格中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1时。?
时针走1大格是(???)时,走1圈是(???)时;?
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分,走1圈是(???)分;
?秒针走1小格是(???)秒,走1大格是(???)秒,走1圈是(???)秒;
?钟面上(?????????????)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直角;?
钟面上(?????????????)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成一条直线;?
钟面上(?????????????)时的时候,时针和分针重合;
2、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是60小格,也就是60分。?即?1时=60分??1h=60min?。
3、计量比1分还短的时间常用秒作单位。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一圈分针正好走1小格。即1分=60秒???1min=60s?
4、记录时间有两种方式:A、文字法,如3时9分;??B、电子表法,如?3:09。???3:09可以读作“三时九分”,也可以读作“三时零九分”。?
?5、时间单位有时(h)、分(min)、秒(s),相邻两个时间单位的进率是60。?
6、?1时有多长?上一节课加两上课间休息时间大约用1时。汽车在高速路上行100km约用1时。
7、?一分有多长?拍60下皮球大约用1分钟,做20道口算大约用1分钟。?
8、?一秒有多长?时钟“滴答”一次是1秒。?
1、统计前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排列。常见的统计方法有:用符号统计(如:△,○,√等符号统计)。?
2、“正”字统计法的优点:方便快速计算出数目。?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
1、上海杨浦大桥全长八千三百五十四米,这个数写作( )米,南京长江全长6772 米,这个数读作( )米。
2、比470 多320 的数是( )
3、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8,百位上是3,其余数位上的数都是0, 这个数写作( ),读作( )。
4、10 个( )是一万,比最大的四位数多( )。
5、2438 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一个数由5 个千和3 个十组成,这个数是( )。
6、如果△÷5=6……○,○表示的最大数是( ),此时△是( )。
7、由0、2、5、8 这四个数字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 ),最小四位数是( ),它们相差( )。
8、( )里最大能填几?
( )×7<36? ?9×( )<40? ?73>8×( )
9、在()里填上“>、<或=”。
3000()300? ?50 厘米()6 分米
2800米2() 千米800 米
二、判断。
1、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最高位读写起。( )
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和余数可以相等。( )
3、3000 米和3 千米同样长。( )
4、计算8×6 和6×8,48÷8 都用同一句口诀。( )
5、一棵大树高10 厘米。( )
三、选择。
1、678 最接近( )。
A、800? ?B、600? ?C、700
2、由6 个一,5 个十和3 个百组成的数是( )。
A、653? ?B、563? ? C、356
3、与499 相邻的两个数是( )。
A、497 和498? ?B、500 和501? ?C、498 和500
4、下面几个数是,最接近1000 的数是( )。
A、999? ? B、899? ?C、1009
5、估算时,估算的结果( )精确结果。
A、大于? ? B、小于
C、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300+400=? ? ? ? ? ? ? 45÷9=??
42÷7=? ? ? ? ? ? ? ? ? ? 40÷8 =
110 – 80 =? ? ? ? ? ? ?8×9= 72÷9=?
45÷5 =? ? ? ? ? ? ? ? ? ?80+600=?
28÷7=? ? ? ? ? ? ? ? ? ? 7×3=?
21÷3 =? ? ? ? ? ? ? ? ? 400+600=?
54÷6=? ? ?49 ÷7=? ? ? 8×8 =
2、竖式计算。
87 ÷9 =? ? ?368+175 =
17÷4 =? ? ? 637 – 99 =
3、脱式计算。
6×(49 – 40)? ? ? ? 7×2 +24
8+16 ÷4? ? ? ? ? ? ? ? ? ?352 – 168 - 73?
81+219+327? ? ? ? ? ? 754 – 82+165
五、解决问题。
1、有24 辆小轿车,如果每排停8 辆,可以停几排?
2、二年级二班有男生28 人,女生20 人,把他们平均分成6 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几人?
3、小兔种了5 行萝卜,每行9 个,送给邻居王奶奶15 个,还剩多少个?
4、22 个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 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5、水果运来98 筐水果,卖出79 筐后,又运来120 筐,现在水果店有水果多少筐?
6、某校二(1)班调查学生一周读课外读物的情况记录如下
(1)请将结果填入下表。
(2)看表、图回答问题。
①读连环画的册数比故事大王( )册
②同学们最喜欢读的课外读物是( )。
③全班共读了( )册课外读物。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8354,六千七百七十二;?
2、790;?
3、8300,八千三百;?
4、一千,1;
5、2,4,3,8,5030;
?6、4,34;?
7、8520,2058,6462;?
8、5,4,9;?
9、>,<,=;
二、判断。√,×,√,√,×;
三、选择。C,C,C,A,C
四、计算。
1、700,5,6,5,30,72,8,
9,680,4,21,7,1000,9,7,64;
2、竖式计算。9……6,543,538
3、脱式计算。54,38,12,111,627,837
五、解决问题。
1、24÷8=3(排) 答:可以停3 排。
2、(28+20)÷6=8(人) 答:每个小组8 人。
3、9×5 - 15=30(个) 答:还剩30 个萝卜。
4、22÷4=5(条)……2(人) 5+1 = 6(条) 答:至少要租6 条船。
5、98- 79 +120=239(筐) 答:水果店有139 筐水果。
6、(1)16,17,12
(2)①5 册,②连环画,③45 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