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5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教案(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5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教案(共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26 10:4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节 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本接的许多知识(如植物无性生殖的几种形式、开花和传粉等)都在第一册中讲过,因此在教学中要尽量启发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在此基础上再讲授新课。在生殖方式、传粉和受精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图,让学生对照观察传粉情况、传粉途径和不同生殖方式的差异,使学生印象加深,便于记忆。
[教材分析]:
前一节从整体上学习了植物的一生,这节在此基础进一步深入学习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教材分两大部分,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教材从开花→传粉→受精→发育的顺序对有性生殖进行阐述,其中对传粉通过读图活动明白传粉两种方式,联系花的结构特点,向学生渗透结构特点与传粉方式的适应性,受精这部分是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涉及到较多名词,在教学中依次逐个介绍各个结构与发育成什么结构,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介绍人工授粉和粮食栽培,在这部分教材的呈现方式主要 是以图片的形式引起学生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从中获取知识,第二部分是无性生殖,从裸子植物的无性生殖和被子植物的营养繁殖两方面来讲,由于这部分知识对于城市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在这部分尽量提供一些图片帮助学生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被子植物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的基本情况。
进一步了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的过程。
理解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人类的关系。
知道植物主要的无性生殖方式及营养繁殖在生产中的应用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风媒花和虫媒花,对传粉的适应特征,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学习受精和双受精过程,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使学生树立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观点。并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目标
  1、理解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人类的关系。
  2、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向学生介绍在农业上培育新品种方面的贡献。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被子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大致过程。
难点:
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
〖教学准备〗:
花、苹果、桃、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一生,植物的一生要经历哪几个生长时期呢?
生:产生种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开花结果,死亡
师:对,很好,但地球上的植物能生生不息,那是因为他们在个体死亡之前通过生殖作用产生了下一代,自然界的植物多种多样,生殖方式也不尽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六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二、新课学习
师:高等植物中,有性生殖是主要的生殖方式,哪类植物最高等呢?
生:被子植物
师: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多了什么器官?
生:花,果实
师:对,花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特有的生殖器官。
被子植物有性生殖时,先开花,被子植物开花都有一定的季节性,桃花,荷花,菊花,腊梅分别在春夏秋冬开花,自然界中春季初夏开花的最多。
那被子植物开花时,花会发生哪些变化呢?(看开花动画)
生:开花时,萼片和花瓣张开,雄蕊和雌蕊显露出来。
雄蕊伸长,花药裂开:雌蕊也伸长,柱头分泌黏液
师:很好,(总结)开花时,萼片和花瓣渐渐张开,雄蕊和雌蕊显露出来,(如果学生答的较好了就不重复,改成下面的回答)刚才某某同学描述的是我们容易看到的现象;其实还有我们不容易看到的是雄蕊伸长,花药裂开:雌蕊伸长,柱头分泌黏液。
开花时发生的这些变化,其实都在为传粉做准备。那什么是传粉呢?
雄蕊中的花粉从花药中散出来,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这一过程叫做传粉。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传粉的动画,仔细观察,看看它们的传粉方式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幅图:一朵花中的雄蕊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
第二幅图:一朵花中的雄蕊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
师:课本99页的豌豆花和棉花的传粉分别跟哪幅图一样呢?
生:豌豆花与第二幅图一样,棉花与第一幅图一样。
师:很好,那这两种传粉过程的本质区别在哪呢?
生:一个是在同一朵花发生,另一个在不同朵花间发生。
师:根据这一本质区别,能否把植物传粉分类呢?
生:自花传粉,异花传粉
师:对,自花传粉就是一朵花中的雄蕊产生的花粉,落在同一朵花的柱头上,如豌豆花
异花传粉是指一朵花中的雄蕊产生的花粉,落在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如棉花
师:那单性花是进行哪种方式传粉呢?
生:异花传粉
师:那两性花呢?
生:既有可能异花传粉,也有可能自花传粉
师:异花传粉是发生在两朵花之间,那异花传粉要通过哪些途径才能把花粉从一朵花传到另一朵花呢?
生:昆虫传粉,风传粉
师:对,根据传粉途径的不同,可将花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虫媒花就是靠昆虫传粉的花,如桃花,油菜花,月季。风媒花是靠风传粉的花。
虫媒花要靠昆虫来传粉,那虫媒花是靠什么吸引昆虫的呢?
生:鲜艳的颜色,甜美的花蜜,芳香的气味
师:对,虫媒花正是靠这些来吸引昆虫的,所以在自然界那些颜色鲜艳,有芳香气味的大多数是虫媒花。(指着课件中的“鲜艳的颜色,甜美的花蜜,芳香的气味”说)这也是虫媒花的特点。
师:那你知道昆虫是如何帮助花传粉的吗?
生:花粉粘在昆虫身上,昆虫在各花之间飞舞
师:自然界中有些花既没有漂亮的颜色,也没有香味和花蜜,如水稻的花,玉米的花,它们都不能吸引昆虫来传粉,那它们靠什么传粉呢?
生:靠风传粉
师:对,这些靠风传粉的花就是风媒花,
风媒花具有哪些特点呢?
生:花粉多而轻,柱头分叉或成羽毛状,并且伸出花瓣外面。
师:那风媒花的这些特点对植物传粉有什么作用呢
生:(学生回答合理就给予鼓励,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总结)虫媒花和风媒花是根据异花传粉的途径来划分的,虫媒花和风媒花都有各自的特点适合昆虫和风传粉,这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自然界大多数花有颜色的花瓣或有芳香的气味或花粉多而轻,柱头分叉或成羽毛状等等,由此你推测一下,自然界中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哪种传粉方式更为普遍?为什么?
生:异花传粉
师:对,是异花传粉,异花传粉生成的后代往往具有较强大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所以花在结构上和生理上产生一些防止自花传粉的适应。
不论是哪种传粉方式,最终都能使花粉落到柱头上完成传粉这一过程。
传粉以后,还要经过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那什么是受精呢?
生: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就是受精。
师:被子植物的精子和卵细胞分别由什么产生呢?
生:雄蕊、雌蕊。
师:对,雄蕊上花药中的花粉产生精子,雌蕊子房中的胚珠内有卵细胞。在学习被子植物的受精作用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雌蕊及子房的结构。雌蕊由哪三部分组成?
生:柱头,花柱。子房
师:那子房的结构呢?哪个同学来介绍一下?
生:子房外有一层子房壁,内有胚珠
师:胚珠的最外面的一层叫做珠被,一个胚珠内有一个卵细胞,还有其他的七个细胞我们不要求掌握。
师:精子和卵细胞是怎样结合并产生受精卵的呢?
传粉之后,花粉受到柱头分泌黏液的刺激,就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内有精子。
花粉管沿着花柱向子房生长,一直到达胚珠。
到达胚珠后,花粉管顶端破裂,释放出精子,精子与卵细胞在胚珠内结合形成受精卵。
由此可见,被子植物是进行哪种生殖方式的?
生:有性生殖。
师:受精后,花会经过哪些变化再形成果实和种子呢?(看动画)
生:受精后,花的结构中先后枯萎或凋落的是萼片,花瓣,雄蕊及雌蕊的柱头:不断发育的是子房和胚珠。
师:经过这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果实和种子形成了。好,大家回忆一下,果实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生:果皮和种子
师:种子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
生:种皮和胚
师:果实是由什么发育来的呢?(子房)
那子房又有哪些结构呢?
生:子房最外层是子房壁,内有胚珠,胚珠最外层是珠被,胚珠内有卵细胞。
师:很好,那子房的各个结构最终发育成什么了呢?
生: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
师:可能有的同学会问,那么有胚乳的种子,胚乳由什么发育来的呢?是由胚珠中的别的结构发育的(可提受精极核,也可不提)


师:一个桃子和一个西瓜内的种子数目一样吗?
生:一个桃子只有一粒种子,一个西瓜有很多粒种子。
师:为什么同样是一个果实,种子的数量会不同呢?这会与子房中的什么数目有关?
生:胚珠数目不同
师:对,有的植物的一个子房里,只有一个胚珠,受精之后就形成一粒种子:而有的植物的一个子房里有多个胚珠,受精之后就有多个种子。
(课件展示:豌豆)
该豌豆果实是由几个子房,几个胚珠发育来的。
生:一个子房,六个胚珠
师:在被子植物的繁殖过程中,传粉十分重要,那现在大家想一想:如果在植物开花期出现天气连续下雨,刮大风或无风等情况,对植物的繁殖会有什么影响?说说其原因.
生:
师:这样的天气,会影响植物的传粉, 开花期不能完成传粉,就不能结果.从而造成产量低现象。这时人们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生:人工授粉
师::对,人工授粉就是用人工的方法给农作物传授花粉.
人工授粉的方法一般是:先用收集花粉,再用花粉扑轻轻扑打要授粉的花.
水稻人工授粉的方法是拉绳振动稻穗,从而实现提高授粉几率.
那大家想想看,人工授粉有什么好处呢?
生:人工授粉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师:很好,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植物的有性生殖,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最后形成果实和种子。花,果实和种子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那你能说说人们利用花,果实和种子的情况吗?
生:
师:花主要用来观赏,有些花还能做药材,如金菊花,鸡冠花(止血)
很多的果实可供我们食用
种子可拿来播种,使它们长成新植株,还有很多种子也可以拿来吃.
我们平常吃的饭,面包都是由水稻,小麦的种子加工而成的,那你知道水稻,,小麦是哪个国家最早开始栽培的吗
生::中国
师:对,水稻,小麦原来是野生的,后来被我们的祖先驯化种植,根据浙江省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大约7600年就我国就已开始栽培水稻。据考古证明我国是最早开始栽培水稻的国家,我国不仅最早驯化了水稻,近代又出现了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培育成的杂交水稻品种,使每公顷的产量比原来增长了三千多千克.,他发明的水稻品种为全世界的人们作了很大的贡献,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现在由于地球上的人口大量增加,还有好多人仍处在饥饿状态.粮食问题已经成为全球五大问题之一
粮食问题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一是人口的大量增加,人口增加的速度大大快于粮食增长的速度.二是气候的变化和土地沙漠花,使粮食种植面积大量减少,三是人为的破坏和战乱,使全球至少8000万人陷入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境地..
我国由于人口比较多,要彻底解决粮食问题,还须做很多工作.
师(总结)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要经历哪几个阶段呢?
生:开花,传粉,受精
师:对,传粉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各种植物都有其适合自身的传粉方式.传粉之后,在通过受精,等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才能形成了果实和种子. 若花粉没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花粉粒在柱头上没有萌发、卵细胞没有和精子结合则子房萎缩不能发育成果实。
分层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引入:被子植物的生殖是有性生殖,在生殖过程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但自然界中的有些植物不开花,也不产生种子。
问:在我们以往学过的植物哪些不开花也不产生种子?
生:蕨、胎生狗脊、地钱、葫芦藓、贯众、芒萁
问:这些植物如何繁殖后代?
生:利用孢子繁殖
出示蕨的繁殖的教学投影片:蕨类植物没有花,没有种子,当蕨发育成熟到了夏天蕨在叶片的背面长出许多孢子囊,里面有许多淡棕色的小颗粒,叫做孢子,孢子落在合适的环境中,长成绿色的原叶体,接着在原叶体上长出一枝幼蕨,原叶体供给幼蕨营养,当幼蕨能独立生活时,原叶体死亡,幼蕨逐渐长成一枝成熟蕨(生长发育,生殖)
问:通过刚才的讲解,你认为蕨的生殖有没有涉及精与卵的结合?
生:没有
蕨的生殖方式是利用孢子繁殖不需要经过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属无性生殖,除了蕨以外,所有的蕨类(如胎生狗脊等),地钱、葫芦藓等苔藓类植物都进行无性生殖。
到此我们学习了几种植物的生殖方式:
被子植物 有性生殖
蕨类、苔藓类 无性生殖(利用孢子繁殖)
被子植物除了进行有性生殖以外,还可以进行无性生殖,不需要精子与卵的结合,直接利用茎、叶、根这些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问:在你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见到类似的例子?
学生讨论
1、分根:夹竹桃、腊梅等灌木,它们的丛生茎下各自有根,可以直接把它们分开,成为独立的植株,这种繁殖方法叫分根。利用的营养器官是根。
2、压条:桑、夹竹桃等植物,可以选择树上较长的枝条,把它弯下去,压埋在土中,待埋在土中的枝条部分长出根后,再把枝条与母体截断,长成新的植株。利用的营养器官:茎。
3、扦插:月季、柳树、葡萄等植物,可以剪取植物上带 芽的枝段插入土中,不久这些枝段就会生根发芽,长成新的植株。利用营养器官:茎。
4、嫁接:橘、桃等果树,可以将它们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物的茎或根上,使两者的形成层(茎中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紧贴,不久它们就会长成一体成为一株新植物(出示实物让学生观察)
5、石莲利用叶进行繁殖
以上讲到的几种被子植物利用植物的茎、根、叶营养器官进行繁殖叫做营养繁殖,营养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问:营养繁殖有什么优点?
学生讨论
保持某些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快,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栽培中。
以上介绍了自然界中的植物较为普遍的生殖方式,下面再来看一种生殖方式:组织培养,让学生带着以下的问题去看116页阅读材料:
组织培养是无性生殖还是有性生殖?
组织培养如何培育下一代?
组织培养的优点?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植物多种多样的生殖方式
问:植物有哪些生殖方式?
生:被 子植物: 有性 生殖
蕨类、苔藓类:无性生殖
营养繁殖
组织培养 无性生殖
重点是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
分层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1、植物的传粉方式哪种比较普遍的讨论应该放在两种传粉的方式学完后让学生讨论较好。
2、“双受精”是绿色开花植物所特有的。它是指: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进入胚囊后,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融合后,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就要发生变化,它们变化的同时,也就是子房发育的过程,子房发育的结果,就意味着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不论是双受精过程,还是子房发育的过程,都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且内容都非常抽象,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学生易于接受。书上没有提到受精极核,也没有讲它的发育,我认为应让学生得到全面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片面的。有时间可以让学生讨论无籽西瓜和无核蜜橘的形成,了解现代的农业科学技术。
3、营养繁殖能够保持某些优良性状,学生难以理解,突破这个难点,要说明种子繁殖后代的变异较大的理由。
4、营养繁殖学生较为感兴趣,如课后的马铃薯块茎实验、芦荟、吊兰等,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短时间内很难见分晓,这种例子很多,不妨让学生举一些。例如: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指的就是扦插。例如:如何种葡萄等果树,要强调:选取的枝条要新鲜、饱满。有些植物不宜形成不定根,成活较困难,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浸润,有利于拓展课外的知识。
备用知识:
 A、嫁接法:有条件可进行学生分组实验。(1)取番茄植株做砧木;(2)由刀片在茄子植株的顶部截取长约6厘米的茎做接穗;(3)迅速把接穗削面全部插入砧木的劈缝中,使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接合;(4)由棉布条包裹接口,外面再用细麻绳扎紧;(5)浇透水,用透明塑料袋把嫁接好的植株罩住;(6)嫁接后,每天早晚要揭开塑料袋,透气10分钟。一星期后,接穗开始生长,可撤去塑料袋,但要保持泥土潮湿。
 B、组织培养
  说明: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植物体的任何一个活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都有分化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这叫做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这主要原因是:任何一个植物细胞内都含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全部遗传信息。在离体培养下,这些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从而使植物细胞(或组织)产生出完整的植株。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实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组织培养是指:在人工培养基上,离体培养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和原生质体,并使其生长、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幻灯片、图片向学生介绍组织培养的设备、条件和方法;也可带领学生去参观学校附近有组织培养室的单位,加强学生对这已广泛推广的新技术的了解。介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取得的丰硕成果。例如:利用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快速、大量生产有经济价值的试管苗,然后移入温室或苗圃栽培,供应市场需要。在花卉、果树和林木等多种植物上已用此种方法进行工厂化育苗。又如:用植物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以除去植物体中带的病毒,大量生产无毒苗,改善苗木的质量,提高经济产量。目前这一技术,已在马铃薯、兰花、菊花和草莓等植物上得到应用,产生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