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4 植物的一生 教案(共4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1.4 植物的一生 教案(共4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26 10:45:37

文档简介


课题
1.4植物的一生(1)
第 1 课时
教学
目标
 1、探究种子的结构
 2、知道种子的主要结构。
 3、知道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的区别,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区别。
 4、通过学习种子的结构,初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
重点
种子的结构。
教学
难点
观察种子的结构中,由于种子内胚的体积很小,其各部分的结构不易看清,尤其是单子叶植物内的胚,和胚乳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不易剥离。因此认清胚的结构是一个难点。
教学
准备
菜豆种子,玉米种子,放大镜,碘酒,胶头滴管
教 学 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言设计:承上启下,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去发现新的问题。教师可引导,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大都是先由种子发育成幼苗,在依次出现其它器官的。
二、新课的设计:
  (一)在引入本课主题后,分发实验材料,同时要提醒学生要注意老师的讲述,因为种子虽小,尤其是种子内的胚非常娇嫩,一不小心就会损伤,影响观察。
  (二)指导学生先了解玉米等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出示挂图,简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对照教材,认清胚的结构,归纳板书。
  (三)指导学生了解双子叶植物的种子结构,让学生按照教材所示的方法,解剖认识菜豆种子的结构,归纳板书。
  (四)将两类种子进行比较,注意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列表总结。
  (五)提出胚是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它是将来植物体的雏形,一旦胚受到损伤,种子就不能萌发,所以,胚的完整是种子萌发的重要内因。胚乳和种皮只不过是在胚长成幼苗过程中提供营养和保护的作用。
  (六)种子的分类。1.根据种子内有无胚乳,种子可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2.根据胚中的子叶数目,植物可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可举一些实例。
  (七)明确两个问题:1.单子叶植物种子多数都有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单子叶植物种子没有胚乳,例如:慈姑。2.双子叶植物的种子多数无胚乳,但也有些种类的种子具有胚乳,例如:蓖麻。以此问题来说明植物的多样性,同时打消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不要把两类种子的结构知识绝对化。
(八)种子的成分。种子里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在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胚乳中。在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子叶中。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作业本A P9-10
例如:提问:“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一种组织还是一个器官?”“萝卜是植物的什么器官?”“植物还有那些器官?”“为什么我们学植物的一生先从种子学起?”
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剥开玉米种子的外皮,用针将中心白色的胚剥离,用放大镜观察其形态,再取一粒种子然后让学生按教材所示的方法将种子切开,在切面上滴一滴碘液(说明,胚乳中有大量的淀粉,遇碘会变蓝,而胚不变蓝)。
三、课堂练习
1、菜豆种子由 和 胚 构成;其中胚由 、 胚轴 、 、子叶(两片)组成。
2、玉米种子由 、 胚 和 构成;胚也由四部分组成,但只有 片子叶;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上 碘液 ,能看到 ,说明种子内的主要成分是 。
3、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都有 和 ,这是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其中胚又是由 、 、 、 四部分组成;胚是新植物的 幼体 。
不同点是:菜豆种子 胚乳,有 片子叶;玉米种子 胚乳,有 片子叶。
4、(1)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为:①有胚乳种子,如 ? 、水稻、 、 蓖麻、 柿子 等?②无胚乳种子,如 耠 、菜豆、 、 、 、 慈姑 等。
(2)根据种子里子叶数目分为:① 協子叶愍物种子,如 小麦 、 、 ? 、高粱 、 慈姑 等。② 双子?植物种子,如 西瓜 、 、 、 、 柿子、蓖麻 等。
伀般地,单子叶植物种子中 胘乳,双子叶植物中 胚乳。_x001D_5、种子里含有丰富的 淀粉 、 、 ?、旤机盐等营养物质。在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主要贮存在 ? 里,在无ú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贮存在 " 里。
【板书设计】
1.4植物的一生(1)
1、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结构上的相同点是:都有 种皮 和 胚 ,这是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其中胚又是由 胚芽 、 胚轴 、胚根、子叶 四部分组成;胚是新植物的 幼体 。
不同点是:菜豆种子 无胚乳,有2片子叶;玉米种子 有 胚乳,有 1片子叶。
2、(1)根据种子里有无胚乳分为:
①有胚乳种子,如 小麦 、水稻、 高粱 、 蓖麻 、 柿子 等。
②无胚乳种子,如 南瓜 、菜豆、 大豆 、 花生 、黄瓜 、 慈姑 等。
(2)根据种子里子叶数目分为:
① 单子叶植物种子,如 小麦 、水稻、 玉米、高粱 、 慈姑 等。
② 双子叶植物种子,如 西瓜 、菜豆、花生、 黄瓜 、 柿子 、 蓖麻 等。
一般地,单子叶植物种子中有胚乳,双子叶植物中 无 胚乳。
3、种子里含有丰富的 淀粉 、蛋白质 、 脂肪 、无机盐等营养物质。在有胚乳的种子中,营养主要贮存在 胚乳 里,在无胚乳的种子中,营养物质重要贮存在 子叶 里。
教学反思
通过解剖、观察实物的方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种子内的胚易破坏损伤,弱响观察。在讲授方法时我用模型进行讲解,再解剖,这样的实验效果较好。学完结构后进行分类,学生易认为:双子叶植物都昫无胚乳植物,单子叶植物都是胚乳植物,教师要讲清楚,可逆当举一些反例,打消学生的错误认识。

课题
1.4植物的一生(3)
第 3 课时
教学
目标
1、了解芽发育的情况。
2、知道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
3、了解农业生产上的顶端优势及应用。  
教学
重点
顶芽与侧芽的生长关系。
教学
难点
芽的发育过程是一个相对缓慢的、动态的、变化的过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原因,会造成一些学生理解上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设法利用一些手段(等)突破难点。
教学
准备
录像、教具、动画
教 学 活动
学生活动
  二、芽的发育
  (一)芽的种类:
  课前可准备一些枝条(杨树、柳树等)、挂图或投影片,告诉学生芽分类有许多种类,分类标准不一样,名称也不一样。
  教师扩充,如杨树等植物的芽外有些鳞片保护,这种芽叫鳞芽。没有鳞片的芽叫裸芽。按芽的生长季节可分为夏芽和冬芽,按芽的性质可分为叶芽、花芽、混合芽等。提示:顶芽可能是叶芽也有可能是混合芽,也可能是花芽,但发育成枝条的芽应该是叶芽或混合芽。
  (二)芽的结构:
  出示挂图,观察芽的结构。
  教师可用圆白菜心,制作成“叶芽纵剖教具”,用来表示芽的各部分的结构和名称,用模型说明芽发育的过程,也可用伸缩教鞭示意芽的伸展情况。
  有条件的可放一段录像片,进一步展示芽的生长、发育的全过程。
  (三)侧芽发育和顶芽发育:
  
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它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地方。生长素多集中在顶芽等生长旺盛的地方,并能往下运输。在含量微小时会促进植物的生长,含量稍多时就会抑制植物的生长。一般情况下顶芽生长素含量少生长快,侧芽生长素含量多生长慢。但顶芽去掉后,生长素向下运输的量减少了,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解除,侧芽开始生长,便能发育成侧枝。侧枝上也有顶芽,同样的道理会抑制侧枝上的侧芽的发育,以此类推。可在黑板上画简单的图来表示,学生更易接受。
课堂练习:9、芽是未发育的 、 或 。按芽的着生部位分为 和 两类。顶芽 的生长会使植物的 增长;侧芽 的生长则会使植物体形成 。
一般顶芽生长好的话,侧芽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抑制 ;有时为了需要摘除顶芽,目的是为了促使 发育,多长 。
10、芽的结构有 、叶原基 、幼芽、芽轴 和 等部分。在气温适宜、 和 养料 充足的条件下,芽顶端的 细胞会不断分裂,芽轴就逐渐伸长,芽轴上的叶原基也会发育成幼叶,并逐渐长大。
11、花是被子植物的 器官。花由 花被 和 花蕊 组成,其中 花萼 和 花瓣 构成了花被,花蕊则有 雄蕊 和 构成。雄蕊则是由 (内有花粉)和 组成,而 、花柱 和 (内有胚珠)三部分组成了 。但花的重要结构是 和 。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学生讨论,经常会说到书上的分类方法,即芽分为顶芽和侧芽。
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侧芽发育与顶芽发育是否有关?
举例说明顶芽生长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如向日葵、松树、杨树等)。
放录像,看顶端优势和整枝摘心在农业实践和植物栽培中的利用。
【板书设计】
1.4植物的一生(3)
1、一般情况下顶芽生长素含量少生长快,侧芽生长素含量多生长慢。但顶芽去掉后,生长素向下运输的量减少了,侧芽处生长素含量降低,顶芽对侧芽的抑制解除,侧芽开始生长,便能发育成侧枝。侧枝上也有顶芽,同样的道理会抑制侧枝上的侧芽的发育,以此类推。
2、花的结构:主要是雄蕊和雌蕊
教学反思
  在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时,总有些纸上谈兵的感觉,因为城市的孩子很少建国水稻,因此研究就更不可能,在选取材料时教师可选取一些易得的材料,例如玉米、蚕豆、花生米等,更易被学生接受。

课? 题
1.4植物的一生(4)
第 4 课时
教学
目标
1、探究花的结构2、知道花的主要结构。
3、知道果实和种子形成的大致情况。
4、能根据植物的一生,描述植物的生命周期。
5、结合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
重点
1.花的主要结构。  
2.植物的生命周期。
教学
难点
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是本节的难点。无论是桃花还是白菜花,对学生来说都太小了,操作时难免弄丢或弄断,提醒学生解剖时由外至里,一层一层用镊子取下来,放在固定的位置,然后再粘贴。
教学
准备
让学生准备完全花(桃花、白菜花),教师准备一些不完全花,并为学生准备台纸
教 学 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言:当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要开花、结果和产生种子。植物为什么要开花,为什么开花后才能结果和产生种子。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内容。
二、新课:
(一)花的基本结构
 归纳:虽然花的形态、大小、颜色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花有什么结构?让我们来观察。
观察和解剖桃花的结构。在解剖花之前,教师要告诉学生正确的解剖方法和步骤:取几朵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用镊子由外向内逐层剥下花的各部分,并将它们按照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顺序,自上而下粘在白纸上。避免花损坏了,而花的结构又没有看清的现象,在教师的提示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利用解剖工具,参照课本上的图注,把桃花的各个结构和功能弄清,教师请学生说明花的结构和功能,在观察花的结构过程中,提出问题,促使学生动脑去思考。
如(1)桃花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2)哪个部分是最重要的?为什么?
填写课本的表格。 
1.用镊子夹开一个花药,先用手摸,看看摸到了什么。再用放大镜观察内部有什么结构;
2.用镊子从花的中央将子房取出,用刀片将它纵向剖开,用放大镜观察子房里面有什么结构。
3.总结:花药里有花粉,子房里有胚珠。填写书上23页的表格。
(二)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提问:花粉和胚珠有什么用?教师讲解,只有当花开后,花粉落在柱头上,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里的胚珠就能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就发育成果皮,而整个子房就发育成果实。
植物的生命周期 
 小结被子植物的一生。 
 
植物根据其生命周期,可分为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
思考讨论:植物的生命周期与动物的生命周期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这说明了什么?
植物的生命周期的意义。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25页练习题 
 放录像,向学生展示或描述自然界中各种植物的花千姿百态、万紫千红、争鲜斗艳的美丽景色。
重点观察雄蕊和雌蕊。
学生填图。
会区分一年生植物和多年生植物
板书设计
1.4植物的一生(4)
1、一朵花通常由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组成的,雄蕊和雌蕊三花的主要结构。
2、花药里有花粉,子房里有胚珠。
3、只有当花开后,花粉落在柱头上,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子房里的胚珠就能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就发育成果皮,而整个子房就发育成果实。
课后
反思
本节的重点时花的结构,通过实验,学生很有成就感。我们讲的是完全花的结构,对于不完全花,教师也可出示一些,让学生了解各部分结构,学生也会问出:“无花果是否开花?它的果实是怎样形成的?教师要能解决类似问题。

课题
1.4植物皔一生(2)
第 2 课时
教学
目标
1、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2、知道种子萌发的条件和基本过程。
3、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熹。  
教学
重点
种子的萌发条件。
种子萌发为什么需要那些条件?
教学
难点
种子萌发为什么需要那些条件?
教学
准备
烧杯3个 ,水,种子
教 学 活动
学生活动
一、引言:回忆种子的成分,提问:“种子内为什么要贮存这些成分呢?”有了这些营养物质就能够使种子萌发成幼苗吗?”从而引入本课的主题
新课的设计
[课题揭示] 一、探究:水稻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
  目的:通过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条件的研究,进一步熟悉变量控制法在工业和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一)提出问题:有一水稻的新品种,要在工厂里育苗,如何获得它的最高萌发率?应怎样获得最适宜的条件?
  (二)分析和假设:教师提供其它种子的最适温度和含水量,让学生确定实验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最低含水量和最高含水量。提出假设。
  提示:(1)注意给定的条件,空气可以满足,如何可以控制才能得到最适宜温度和含水量?
  (2)注意设置实验中的变量控制问题
  (3)首先要查找有关资料,看看水稻其它品种的萌发温度,含水量是怎样的?
  (4)找到最低、最高温度;找到最低、最高含水量。
  (5)分别给定区间内的不同点的温度,水分设计对照组,观察纪录。
  (6)想一想能不能设水分、温度均为变量。
  (7)设计好实验方案后,设计表格记录实验结果。
  (三)实验设计:
  (四)实验数据分析:(参考课本上小明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五)交流和评价:
(一)探讨种子萌发的条件,学生讨论,影响因素一一列出,我们称兴为变量。变量分为主要变?和次要变量,我们把关于种子自身的变量(种子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等等)称为次要变量,在种子萌发过程伭起主要作疨的变量称为主要变量。讨论主要变量有哪些。利用变量控制法来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在研究一个主要寘量(如水)多种子萌发的影响时,其它的变量(如水分、温度等)必须保持不变,只有水这个变量发生变化。
(二)出示演示实验,观察在不同的条件下三组种子萌发的状况。提出问题:“为什么只有一粒种子可以萌发?而其它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什么?”
(三)归纳出种子萌发的外因,即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空气。在此要讲明为什么,如低温使种子内的物质转化处于停顿状态;缺水则使种子内的营养无法被胚所利用;空气太少影响了种子的呼吸,从而不能提供给种子足够的能量等等。
(四)让学生再观察演示实验,从种子本身来发现问题,学生会容易得看出,有完好胚且外界条件适宜的种子才能萌发。若外界条件非常充足,种子的胚被破坏了,种子也不能萌发。这说明种子的内部条件也是必需的。
(五)讨论:农作物和花卉为什么都要在一定的季节播种,而且要播种在湿润疏松的土壤中?
(六)种子萌发的过程。在适宜的条件下,胚根会发育成根,胚芽会发育成茎和叶。思考:幼苗长成后,豌豆种子中的子叶和小麦种子里的胚乳都会萎缩,直至消失。你知道双子叶植物的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胚乳有什么作用吗?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学生讨论,依次让学生找出影响种子萌发的原因。通过填表判断哪组中哪些种子所处的条件最好。
让学生不但了解了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而且还了解了这些条件怎样影响了种子的萌发。
看挂图,学生总结。
【板书设计】
1.4植物皔一生(2)
1、种子萌发的外因,即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空气。
2、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胚必须是 活 的,它是将来发育成 幼苗 的结构基础,子叶或 胚乳 中的 营养物质 是胚发育需要的 营养 的来源。
3、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胚中的胚芽、胚轴和胚根细胞开始分裂和生长。首先, 胚根 发育成 根 ,同时 胚芽 逐渐长成 茎 和 叶 ,就这样一株能独立生活的新植物诞生了。
教学反思
课前准备实验,可采取下面几种方法实施:1、如教案中所示;2、学生在家人人做实验,组织讨论时才更容易;3、提前一周在课上准备实验,并把材料放在教室中让学生观察,这样的好处是学生参与了实验的全过程,并对萌发的过程也有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