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3.7 压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 3.7 压强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3-26 10:4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节 压强
1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回顾压力的概念、特点,进一步强化力的概念。
2.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确认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通过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几个因素的分析,引入压强。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学会画压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2.让学生知道压力与重力的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1、学生已具备的前置认知基础:学生具有力的初步知识和受力分析能力。
2、学生已具备的前置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半年多的物理学习过程,已熟悉科学探究活动的环节,实验探究积极性高。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抽象思维不够,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3、学生的思维障碍
由于学生前置知识的干扰,学生以为压力一定就是重力产生的,会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困扰。
3重点难点
重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强的概念。
难点: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
一、捏鸡蛋(你能捏碎它吗?) 游戏规则:
?必须把鸡蛋放在手心里,整只手贴着捏。
?不可以让鸡蛋碰到桌子或其他坚硬的东西。 ?不可以用俩个手指头捏。
?
活动2【讲授】压力
二、压力
1、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一种新的力——压力,压力在我们身边普遍存在,例
我站在地面上,我对地面有过一个往——下的压力
手压桌面,手对桌面有一个往——下的压力
将黑板擦压在黑板上,黑板擦对黑板有一个往——里的压力
压矿泉水瓶,手对矿泉水瓶有往——里的压力
2、图片
(1)展示:几个压力
(2)思考:它们是怎样产生的?
图片一:喷瓶,怎么做才能将瓶子中的水喷出来?
——手对瓶子的压力是手和瓶子之间相互挤压产生的
图片二:压路机对路面的压力是怎么产生的?
——压路机有重力,重力使滚筒和地面之间相互挤压产生
图片三:怎么做才能将核桃夹碎
—— 钳子对核桃的压力是钳子和核桃的相互挤压产生
总结:压力产生条件:物体间相互挤压
(3)思考:这三个压力分别作用在哪个位置?
手对瓶子的压力是手和瓶子作用在瓶子表面上
压路机对路面的压力作用在路面上
钳子对核桃的压力作用在核桃表面上
总结:压力作用点:受力物体的表面上
(4)思考:这三个压力方向如何?
手对瓶子的压力和瓶子表面垂直,指向瓶子
压路机对路面的压力和路面垂直,指向路面
钳子对核桃的压力和核桃表面垂直,指向核桃
总结: 压力方向:与受力物体表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
(5)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3、压力示意图
(1)判断:
将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对水平面有没有压力?作用点在?方向?
将物体放在斜面上,物体对水平面有没有压力?作用点在?方向?
将物体压在墙面上,物体对墙面有没有压力?作用点在?方向?
总结:压力示意图包括作用点,方向,压力符号
(2)压力作图练习
4、压力和重力
(1)思考:压力和我们学习过的重力相同吗?
(2)画一画:物体的重力(作用点,方向,符号)
(3)思考:
压力和重力的作用点相同吗?有什么差异
——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重力作用在物体重心
压力的方向和重力的方向相同吗?有什么差异?
——压力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指向受力物体,重力总是竖直向下
压力是不是由重力产生?上面哪些压力是由重力产生?哪些不是
——水平面上物体, 由于有重力使物体对水平面产生压力,F=G
物块压在墙面上,压力不是由物体的重力产生的,F=/G, 压力大小由施力方决定
压力的大小是不是和重力的大小相等?什么情况下相等?
——水平面上,没有外加力的作用 F压=G
(4)表格总结
活动3【讲授】压力作用效果
三、压力的作用效果
1、过渡:生活中,同学们肯定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当我们走过沙地或者走过雪地的时候,我们的身后会留下一串串的脚印
2、思考:
(1)脚印是怎么产生的呢?——人对地面的压力产生的
(2)压力有什么作用效果?
——沙地凹陷
——也就是说,压力会使物体的表面产生凹陷的效果
(3)人站在地面上,人给地面一个压力,地面会产生凹陷吗?为什么肉眼看不到?
3、思考:我们为什么没捏碎鸡蛋呢?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4、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活动
用两个手指按住铅笔的两端,手指上出现什么现象?——凹陷
压力更大,有什么现象?——凹陷的更深——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两个手指上凹陷深度一样吗?哪个大?为什么?——受力面积小
——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2.猜想:
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2)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
3.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小桌子,泡沫塑料,钩码一盒。
2)实验目的: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压力的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
3)实验方法和步骤: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
①如图甲和乙所示,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研究压力与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
a.如图甲所示,把使小桌子的四脚朝下压在泡沫塑料上,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即此时桌子四脚陷入泡沫塑料里的深度;
b.如图乙所示,在桌子上加上一个钩码,观察此时桌子四脚陷入泡沫塑料里的深度,并与图甲的陷入情况对比;
②如图乙和图丙所示,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研究压力的受力面积与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
c.如图丙所示,使桌面朝下并在桌子上加上一个钩码,观察此时桌面陷入泡沫塑料里的深度,并与图乙的陷入情况对比;
4.进行实验:
自己设计表格,并将实数据填入表中:
设桌子重为G桌,钩码重为G码,桌子脚面积为S脚,桌面的面积为S面
分析与论证:
分析: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压力的受力面积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压力的受力面积有关。压力越大,压力的受力面积小,则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5.巩固练习
判断压力作用效果的方法:
方法一:受力面积相同比较压力
方法二:压力相同比较受力面积
活动4【讲授】压强
四、压强
1、表格:你能判断哪个压力的作用效果显著吗?
2、压强:
(1)定义: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2)意义:反映的是压力的作用效果
(3)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4)单位:帕 Pa 1pa=1N/m2
其他单位:百帕、千帕
3、计算
(1)P=F/S 表示的物理量——国际单位——单位统一
(2)单位换算
4、你能解释鸡蛋为什么一磕就破吗?
?
活动5【讲授】板书
板书
压力
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成因:物体间相互挤压 作用点:受力物体的表面 方向:和受力物体表面垂直,指向受力物体
作用效果:物体发生形变(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