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共26张PPT+5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件(共26张PPT+5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3-26 11:09:58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温 故花落谁家猜一猜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打一物体《红楼梦》主题曲“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chèn )语”中的灯谜会
——摘自《红楼梦》第二十二回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红楼梦》一.《红楼梦》 ·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 曹雪芹是怎样一个人?
2.《红楼梦》的主题是爱情吗?
3.《红楼梦》问世后,为什么几经统治者的封禁?
4.《红楼梦》为什么被誉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5.对《红楼梦》的研究形成所谓的“红学”说明了什么?《红楼梦》主要内容主线: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
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品味《红楼梦》《红楼梦》主要内容在《朗读者》节目中,董卿由主持人化身朗读者,为大家深情朗读了《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初次相见的片段,一颦一笑,情真意切,声声入耳,字字动人…… 品味红楼梦《红楼梦》历史价值 小说问世以后,虽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但在民间却流传开来,始终无法禁绝,以至当时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然诗书也枉然”的说法。
至今,《红楼梦》已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红楼梦》进行全面的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问——“红学”。与清朝什么政策有关?品味《红楼梦》《红楼梦》历史价值《红楼梦》问世后,据载:
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值,得金数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
——程伟元《红楼梦序》人们为什么热衷于《红楼梦》?这部长篇小说的社会历史意义是什么?提示:《红楼梦》艺术性
《红楼梦》思想性强,深刻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丑陋,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歌颂了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自由的下层人民的抗争精神,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品味《红楼梦》联系前面学过的明朝小说,概括明淸小说发展的原因:①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为小说创作提供了广泛的题材; ②市民阶层的扩大,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对通俗文学的需求增多; ③?印刷业空前发达。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1. 昆曲昆曲,又称昆剧、昆腔,原式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1)明朝时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2)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3)清中后期,昆曲逐渐走向衰落汤显祖和《牡丹亭》汤显祖(1550-1616)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代表作《牡丹亭》。孔尚任(1648-1718)清初诗人、戏剧作家,代表作《桃花扇》。孔尚任和《桃花扇》讨论:
昆曲的兴盛到衰落,给你什么启示? 结合此种情况,请给陕西电视台进言献策。《贵妃醉酒》2. 京 剧二、昆曲与京剧艺术京剧形成——以徽调、汉调为基础
(19世纪中期)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概述京剧:
自咸丰、同治以来,经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等创立和发展,逐步形成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对各剧种影响很大,被称为“国剧”。
唱腔基本上为板腔系(有板眼的唱腔,以板、鼓或梆子击节),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用京胡、二胡、月琴、三弦、笛、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锣、铙、钹等打击乐器伴奏。表演上唱、做、念、打并重,多用虚拟式程式动作。角色主要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和许多分支,各描较为夸张的脸谱。服装称为“行头”,突出装饰美,式样以明代服装为基础,不同朝代的人物均可穿着,但随身份、年龄、职业而区别。
传统剧目在一千个以上,在舞台上广泛流传的有二百多个。 生 旦 净 丑《说唱脸谱》京剧脸谱讨论:
谈谈你对目前京剧不景气的看法,那你认为如何振兴京剧艺术呢?昆曲与
京剧艺术(作者、成书时间、影响)昆曲《红楼梦》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京剧清朝:洪昇《长生殿》;
孔尚任《桃花扇》明朝:汤显祖《牡丹亭》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19世纪中期:京剧形成随堂小测1.明清小说以章回为结构,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下列章回目录选自《红楼梦》的是 ( )
A.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 B.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C.梁山伯无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逵 D.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D2.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京剧的行当主要有四类,即生、旦、净、丑
B.京剧中念白属于京韵 D.京剧是北京的地方剧种
C.四大徽班进京是京剧形成中的重大事件3.京剧是中国经典文化的代表,京剧形成于( )
A.雍正、乾隆年间 B.乾隆、嘉庆年间
C.道光、咸丰年间 D.同治、光绪年间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