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4反比例北师大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4反比例北师大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3-27 12:4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4.4反比例
一、判断题
1.若以ab-8=12.5,则a与b成反比例。
2.工作总量一定,已完成的部分与未完成的部分成反比例.
3.底面积一定,圆柱的体积和高成反比例。(??? )
4.总产量一定,单产量和数量成反比例。(??? )
5.一个人的身长和年龄成反比例.
二、填空题
6.若a×b=c , 则当c一定时,________和________成反比例。
7.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________比例。
8.???(1)把一批化肥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的数量和份数成________比例.
(2)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________比例.
9.甲数×乙数=丙数
甲数一定时,乙数和丙数成________比例.
乙数一定时,甲数和丙数成________比例.
丙数一定时,甲数和乙数成________比例.
10.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边长度和高成________比例。
11.已知A÷B=C(B≠0),当A一定时,B和C成________比例;当B一定时,A和C成________比例;当C一定时,A和B成________比例。
12.一堆煤,运走煤的吨数和剩下煤的吨数。________
三、单选题
13.表示x和y(x、y均不为0)成正比例的是(  ),表示x和y成反比例的是(  )。
A. 7x=8y  B. = ? C. (x+1)·y=12
14.正方形的面积一定,边长和边长(? )关系.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无法确定
15.考试人数、及格人数、及格率三个量中,当(?? )一定时,其他两种量成反比例。
A.?考试人数?????????????????????????????????B.?及格人数?????????????????????????????????C.?及格率??????
16.一段铁丝长度一定,每段长度与段数(??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不成反比例
17.下面各种关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三角形的高不变,它的底和面积?????????????????????????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C.?圆的面积一定,它的半径与圆周率??????????????????????D.?小强的年龄一定,他的身高与体重
18.运输队要运输一批货物,运走的吨数与剩下的吨数(??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四、解答题
19.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20.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小明从家到学校,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时间。
五、综合题
21.观察下表,回答问题。
(1)每天生产的件数和所用时间是否成反比例?为什么?
(2)当所用时间为12天时,每天应生产多少万件?
六、应用题
22.同学们做操,每行站15人,正好站12行。如果每行站9人,可以站多少行?

答案解析部分
一、判断题
1.【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由ab-8=12.5可得:ab=8+12.5=20.5,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个数成反比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反比例的定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据此判断.
2.【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已完成的部分+未完成的部分=工作总量(一定),这两个相关联的量的和是定值,而它们没有乘除的关系,所以这两个相关联的量不成比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数量关系判断已完成的部分与未完成的部分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3.【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圆柱的体积÷高=底面积(一定),圆柱的体积和高成正比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判断出体积和高的商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4.【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单产量×数量=总产量(一定),单产量和数量成反比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数量关系判断单产量和数量的乘积一定还是商一定,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5.【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通常情况下是一组相关联的量,但是身高到一定年龄后就不会再升高,而年龄是一直增大的,所以二者不成比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在生长阶段,身高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的,但是到一定年龄后身高就不会增加,身高和年龄的商与积都不一定,二者不成比例.
二、填空题
6.【答案】 a ;b
【解析】【解答】根据a和b的乘积为c,c一定,即a与b的乘积一定,所以a与b成反比例。
【分析】考察反比例的意义。
7.【答案】反
【解析】【解答】因为除数×商=被除数(一定),所以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反.
【分析】 正比例关系式是:=k(一定),反比例关系式:xy=k(一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据此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分析解答.
8.【答案】 (1)反 (2)反
【解析】【解答】(1)每份的数量×份数=总重量,总重量一定,每份的数量与份数的积一定,二者成反比例; (2)除数×商=被除数,被除数一定,除数与商的积一定,二者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反;反
【分析】根据数量关系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的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9.【答案】 正;正;反
【解析】【解答】甲数一定,丙数÷乙数=甲数,乙数和丙数乘正比例; 乙数一定,丙数÷甲数=乙数,甲数和丙数成正比例; 丙数一定,甲数×乙数=丙数,甲数和乙数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正;正;反
【分析】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如果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由此变换等式后判断成什么比例即可.
10.【答案】 反
【解析】【解答】解:底×高=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反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判断底和高的乘积一定还是商一定,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11.【答案】 反;正;正
【解析】【解答】解:A÷B=C,则B×C=A,A一定时,B和C成反比例; A÷C=B,B一定时,A和C成正比例; A÷B=C,C一定时,A和B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反;正;正。 【分析】根据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确定两个量的商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12.【答案】 不成比例
【解析】【解答】解:运走的吨数+剩下的吨数=总吨数,和一定,二者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不成比例
【分析】根据数量关系判断运走的吨数和剩下的吨数的乘积一定还是商一定,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三、单选题
13.【答案】A|B
【解析】【解答】选项A,7x=8y,则=(一定),y和x成正比例; 选项B,=, 则xy=5×9(一定),x和y成反比例; 选项C,(x+1).y=12,x和y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A;B.
【分析】正比例关系式:=k(一定),反比例关系式:xy=k(一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据此分析解答.
14.【答案】 C
【解析】【解答】正方形的面积一定,则正方形的边长和边长就一定,那么相关联的这两种量就都是定量,而不是变量了;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一定,边长和边长不成比例关系;
【分析】判断两种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①相关联;②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变化方向相同或相反;③对应的比值或乘积一定;如果这两种量相关联的量都是变量,且对应的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两种量相关联的量都是变量,且对应的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是其它的量一定或乘积、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比例。
故选:C
15.【答案】 B
【解析】【解答】解:考试人数×及格率=及格人数,当及格人数一定时,考试人数和及格率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及格率=及格人数÷考试人数,要使两个量成反比例,就要把这个数量关系变换成两个相关联的量的乘积的形式,这样就能判断出哪个量是一定的.
16.【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因为一段铁丝长度(一定)=每段长度×段数,每段长度与段数的积一定,每段长度与段数成分比例。 故选:B。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因为每段长度与段数的积一定,所以每段长度与段数成反比例。
17.【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三角形面积÷底=三角形高的一半(一定),三角形的底和面积成正比例; B、底×高=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底和高成反比例; C、圆半径和圆周率的商和乘积都不一定,不成比例; D、身高和体重的商和乘积都不一定,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数量关系判断出两个相关联的量的商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18.【答案】 C
【解析】【解答】运走的吨数+剩下的吨数=这批货物的吨数,二者的和一定,二者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数量关系判断运走的吨数与剩下的吨数之间的关系,如果二者的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四、解答题
19.【答案】 解:底和高成反比例.因为底×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
【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判断出底和高的商(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商(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20.【答案】 解:每分走的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因为每分走的速度×时间=家到学校的路程(一定)
【解析】【分析】根据数量关系判断每分走的速度和所需时间的商(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商(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五、综合题
21.【答案】(1)解:从表中可以看出,每天生产的件数和所用时间成反比例。因为每天生产的件数和所用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每天生产的件数×所用时间=总件数=28.8万件,是一定的,所以每天生产的件数和所用时间成反比例。 (2)解:28.8÷12=2.4(万件)
答:当所用时间为12天时,每天应生产2.4万件。
【解析】【分析】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称为反比例关系。判断反比例有一个九字口诀:相关联,能变化,积一定。
六、应用题
22.【答案】解:设可以站x行。 9x=15×12 ? x=180÷9 ? x=20 答:可以站20行。
【解析】【分析】每行的人数×行数=总人数,每行的人数与行数成反比例,设出未知数,根据总人数不变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可以站的行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