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比例的认识北师大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2.1比例的认识北师大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3-27 18:52: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 2.1比例的认识
一、单选题
1.小丽用一些同样大小的小长方形纸板恰好圈成了一个大长方形,如下图。小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 ???)。
A.?6:5????????????????????????????????????B.?3:2????????????????????????????????????C.?5:4????????????????????????????????????D.?4:3
2.下面两种数量不成比例的是(? ??)。
A.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B.小华从家到学校的步行速度和所用时间 C.圆的半径和面积
3.下面的数中,能与8、9、10组成比例的是(??? )。
A.?7????????????????????????????????????????B.?12.5????????????????????????????????????????C.?11????????????????????????????????????????D.?7.2
4.和3:4(?? ??)组成比例式。
A.?可以??????????????????????????????????????B.?不可以??????????????????????????????????????C.?无法确定
5.下面( ???)组中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A.10:12和35:42 B.20:10和60:20 C.: 和12:8 D.0.6:0.2和 :
6.与 ∶ 能组成比例的是(?? )。
A.∶ B.∶ C.∶
7.下面的数中,能与6、9、10组成比例的是( )。
A.?7????????????????????????????????????????????B.?5.4????????????????????????????????????????????C.?1.5
二、判断题
8.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9.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10.如果a×b=1.2×7,那么a:b=1.2:7。
11.: 和3:4可以组成比例。( ??)
12.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如果6x-4y=0(x和y都不等于0),则x和y不成比例。
三、填空题
13.如果3a=5b,那么a∶b=________∶________。
14.如果5a=4b(b≠0),那么a∶b=________∶________
如果a∶0.5=8∶0.2,那么a=________
15.如果1.5∶4=12∶32,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是4,如果一个外项是 ,那么另一个外项是________。
17.在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 ,另一个内项是________。
18.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分别是10和 ,其中一个外项是4.5,另一个外项是________。
四、计算题
19.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写出相应的比例。
7∶12和6∶12??? 6:12=
五、解答题
20.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 和21,其中一个外项是 ,另一个外项是多少?
六、综合题
2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使比例成立:
(1)________:6=12:9
(2)4.5:________= 5:9
(3)5:15=________:9
(4)45:15=6.9:________
七、应用题
22.师傅加工50个零件需要3小时,那么加工80个这样的零件,需要多少小时?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得,因为长×3=宽×4,所以长:宽=4:3. 故答案为:D.
【分析】观察图可知,小长方形3条长的长度之和等于4条宽的长度之和,据此可以得到等式:长×3=宽×4,相乘的两个数同时作比例的内项或外项,据此写出小长方形长与宽的比即可.
2.【答案】 C
【解析】【解答】解: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一定),周长和边长成正比例关系;速度×时间=路程(一定),速度和所用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圆的面积=π×半径2 , 半径和面积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比例的类型,比值一定时,成正比例;乘积一定是,成反比例。
3.【答案】 D
【解析】【解答】解:7.2×10=72,8×9=72,所以7.2:8=9:10。 故答案为:D。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个外项的即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然后作答即可。
4.【答案】 B
【解析】【解答】解:, 所以和3:4不可以组成比例式。 故答案为:B。
【分析】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可以组成比例式,据此作答即可。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A、10:12=, 35:42=, 能组成比例; B、20:10=2,60:20=3,不能组成比例; C、=1.5,12:8=1.5,能组成比例; D、0.6:0.2=3,=3:1,不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比值相等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由此计算出两个比的比值即可确定能否组成比例。
6.【答案】 C
【解析】【解答】解:=1.5; A、=, 不能组成比例; B、=, 不能组成比例; C、=1.5,能组成比例。 故答案为:C。 【分析】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求出比值,两个比值相等的比能组成比例,由此选择即可。
7.【答案】 B
【解析】【解答】因为6×9=54,而54÷10=5.4,所以选B。
【分析】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式。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判断题
8.【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由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只有比值相等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10.【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如果a×b=1.2×7,那么a:b=8.4:b2 ,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相乘的两个数可以同时作外项或内项,据此解答并判断.
11.【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 3:4=, 比值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求出两个比的比值,如果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
12.【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6x=4y,解得:x:y=(一定),x和y乘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题意,先化简求出x和y的关系,再判断即可。
三、填空题
13.【答案】5;3
【解析】【解答】 如果3a=5b,那么a:b=5:3. 故答案为:5;3.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相乘的两个数同时作外项或内项,题中的a为一个外项,则3为另一个外项,b为一个内项,则5为另一个内项,据此解答即可.
14.【答案】4;5;20
【解析】【解答】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a:b=4:5; a:0.5=8:0.2,那么0.2a=0.5×8,0.2a=4,a=4÷0.2,a=20。 故答案为:4,5;20。 【分析】第一问:把a和5看作外项,则b和4就是内项,再写出比例即可;第二问: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写出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形式,在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a的值。
15.【答案】 1.5;32;4;12
【解析】【解答】解:如果1.5:4=12:32,那么1.5×32=4×12。 故答案为:1.5;32;4;12。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据此作答即可。
16.【答案】 16
【解析】【解答】解:4÷=16 故答案为:16。 【分析】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因此用4除以其中一个外项即可求出另一个外项。
17.【答案】
【解析】【解答】解:另一个内项1÷==。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也互为倒数。用1除以一个内项即可求出另一个内项。
18.【答案】 1
【解析】【解答】解:10×÷4.5==, 所以另一个外项是。 故答案为:。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据此作答即可。
四、计算题
19.【答案】第二组。∶=∶
【解析】解答:7:12= ,6:12= ,比值不相等不能组成比例。∶= ,∶= ,比值相等组成比例是:∶=∶。
分析:利用比的意义,求出比值,比值相等就能够组成比例。
五、解答题
20.【答案】 ×21÷
=6÷
=15
答:另一个外项是15.
【解析】【分析】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由此用两个内项的积除以一个外项即可求出另一个外项。
六、综合题
21.【答案】(1)8 (2)8.1 (3)3 (4)2.3
【解析】【解答】解:(1)6×12=72,72÷9=8,所以8:6=12:9;(2)4.5×9=40.5,40.5×5=8.1,所以4.5:8.1=5:9;(3)5×9=45,45÷15=3,所以5:15=3:9;(4)15×6.9=103.5,103.5÷45=2.3。 故答案为:(1)8;(2)8.1;(3)3;(4)2.3。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据此作答即可。
七、应用题
22.【答案】解:设需要x小时50:3=80:x50x=3×80x=4.8答:需要4.8小时。
【解析】【分析】因为师傅加工50的零件需要3小时,问加工80个这样的零件,需要多少小时,可以设需要x小时,50:3表示师傅每个小时加工的个数,80:x也表示师傅每个小时加工的个数,据此可以列出比例50:3=80:x,然后解出x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