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课型
新授
教学设计
用案人
授课时间
201 年 月 日
第 课时
目标要求
1、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时间、作用及外传过程;
2、知道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时间、及外传作用?
3、知道火药用于军事的时间、及对欧洲的影响?
重点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难点
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
教
学
过
程
学 习 内 容
个案调整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探究一: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试评价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
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文化传播。
印刷术的 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火药武器的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宋元时期科技得到高度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宋元时期政治的发 展,国家相对统一,社会相对稳定;
(2)宋元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3)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4)继承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
(5)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
巩固练习
1.下图人物是我国杰出的发明家毕昇,他的重大发明是( )
A.指南针B.雕版印刷术C.活字印刷术D.火药武器
2.南宋时期,人们读到的精美书籍通常是通过( )
A.活字印刷而成B.雕版印刷而成C.用竹木简刻的D.手抄的
3.元代一位著名科学家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这位科学家是( )
A.毕昇B.沈括C.王祯D.朱彧
4.下图是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图标,与图标上方“司南”有关的发明是( )
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印刷术
5.人类居住的地球是一块天然大磁铁,地球的南北两头有不同的磁极,人们根据同性磁极相排斥,异性磁极相吸引的原理,制作了指南针。下列对指南针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罗盘最早制成于战国时期 ②宋代,人们制成了指南针
③元朝时期,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④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7.元朝统治者为了重用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方面的科技人才,在中央设置的机构有( )
A.宣政院B.澎湖巡检司C.回回司天监D.中书省
8.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
A.转轮排字法的发明B.铜活字印刷的发明
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9.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西元960年宋代兴起,中国好像进入了现代,一种物质文化由此展开。”这里的“物质文化”的展开主要有( )
①纸币的流通 ②火器的使用 ③指南针的普遍使用 ④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宋人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最能说明
A.北宋风水迷信盛行B.北宋航海事业兴旺发达
C.北宋阴雨天气很多D.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11.恩格斯曾经说过:在14世纪初,经阿拉伯人传入西欧,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的我国古代科技发明是( )
A.指南针B.印刷术C.火药D.造纸术
12.《金史》有“声如雷震……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的战争场景描绘,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战争场面惨烈 B.火药已应用于军事战争
C.火药的使用改变了战争结局 D.火药威力巨大
13.(南京二模)“……有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五十余步。”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的( )
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
14.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事实的艺术加工,其情节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下列情节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卫青攻打匈奴时使用了火药武器B.科举考试时用纸答题
C.宋朝时,远航的船上装有指南针D.元朝时,阅读活字印刷的书籍
15.“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材料反映了元代( )
A.商业繁荣B.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C.造船业发达D.疆域辽阔
中考链接
(2018·江苏连云港)21.右图拓片(局部)的实物出现于唐朝,其出现可验证当时已有( )A
A.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C.造纸术 D.雕塑艺术
(2018·山东烟台)4.宋代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几乎在所有中国传统科学技术领域都留下了新的记录。以下科技成就属于宋代的是( )B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018·湖北咸宁)14.“每当人们在中国义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观点的是( )B
①蔡伦改进造纸术 ②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③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④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①
(2018·贵州黔西南三州)5.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写道,“若只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干本,则极为神速”。这里指的是( )B
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2018·湖北黄石)7.宋朝是一个“前所来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的时代”。这种创新和繁荣的表现是( )D
A.发明雕版印刷术 B.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C.改进造纸术 D.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2018·黑龙江大庆)9.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 )D
A.造纸术 B.火药 C.指南针 D.活字印刷术
(2018·湖南株洲)6.“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这三种东西,已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对此材料解读不准确的是( )A
A.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印刷术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C.指南针为发现新大陆创造了条件 D.火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2018·江苏南通)3.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主,高峰时期,下列科技成就在北宋时期取得的是( )A
A.结字印刷术的发明 B.《齐民要术》的问世
C.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D.指南针外传到欧洲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一下问题。
材料一:在黏土做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出单字,再用活烧硬,成为陶字。排版时,在铁板上放置一个铁框,将陶字排满铁框为一版。一版印刷的同时,可以排另一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后,陶字拆下可再用,所以称为活字。
材料二:英国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重大发明?它的发明者是谁?你知道它和隋唐时期的雕版印刷术相比有什么优点吗?
(2)材料二中培根所说的应用在战争上的发明是什么?它是在何时发明、何时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他的发明对欧洲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3)培根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什么?这一发明给世界带来什么重大影响?
(4)材料二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问题?古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给我们带来哪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