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4张PPT。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十 国唐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探究二: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探究二: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教学目标:
1.了解耶律阿保机、元昊两位杰出政治家的贡献。
2.知道辽、宋 、西夏三个并立的政权。
3.了解宋辽、宋夏和议的影响。三、难点:知道辽、宋 、西夏三政权的关系,处在这个时期的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重点:了解辽、宋 、西夏三个政权是并立的(二)谁主沉浮赵匡胤“乱世造英雄”,下面三位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请你分别给他们上一个称号。请连连看吧!耶律阿保机元昊大夏国皇帝宋太祖辽太祖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三)指点江山10世纪初960年11世纪前期下面三个年代分别是哪个政权建立的时间呢?请填在图中的相应位置。北宋契丹西夏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上京
临潢府兴庆府下面三个都城应该填在图中的什么位置呢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三)指点江山北宋契丹西夏汉族契丹族党项族下面三个民族分别建立了哪个政权呢?请填在图中的相应位置。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三)指点江山北宋契丹西夏(四)小试牛刀考考你学以致用的能力,你能运用刚刚我们所学的知识将下列表格补充完整吗?辽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契丹族上京临潢府北宋960年赵匡胤汉族开封(东京)西夏11世纪前期元昊党项族兴庆府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五)民族大家庭契丹族党项族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党项族行营到处即为家,
一卓穹庐数乘车。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猎是生涯。契丹族的生活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五)民族大家庭qiongtian辽墓壁画《契丹人饮马图》(契丹族)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五)民族大家庭契丹族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发源于中国辽河上游一带,契丹人过着逐水草往来迁徙的游牧生活。到唐朝时,契丹已经逐渐强大起来。隋唐时期,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9世纪后期,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建立政权: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
发展: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契丹族)契丹文字契丹货币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党项族)(五)民族大家庭(1)起源: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
(2)建立政权:11世纪前期,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3)巩固政权:元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西夏铜牌西夏货币1.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辽宋燕云十六州探究二: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的和战)2.从对辽用兵到“守内虚外”宋太祖晚期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宋太宗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
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守内虚外”探究二: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的和战)3.澶渊之战澶渊之战1.时间:2.交战双方3.交战地点:4.关键人物5.战争结果:请同学们做一个小小军事家,结合课文和下图,完成下面的战争报告吧!攻方:守方:1004年辽北 宋辽北宋澶州(古称澶渊)寇准宋真宗双方议和,签订“澶渊之盟”探究二: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的和战)4.澶渊之盟1.签订时间:2.内容:3.评价
(讨论)1005年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探究二: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 “岁币”(银、绢等钱物)。(一)不打不相识(宋辽的和战)(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迄今井邑犹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
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que4.澶渊之盟(评价)探究二: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4.澶渊之盟1.签订时间:2.内容:3.评价1005年消极影响:积极影响: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宋辽保持很长时间和平局面。南北边界贸易频,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探究二: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 “岁币”(银、绢等钱物)。战争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宋夏边界贸易兴旺(二)战争与和平(宋夏关系)阅读课文36页第一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2.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3.订立宋夏和约内容是什么?4.宋夏和议有什么作用?探究三: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三)辽、西夏与北宋并立 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有什么共同之处?想一想?1.都曾与北宋发生战争,并使双方损失很大。2.后来都达成和约,北宋给它们岁币,双方贸易发展。3.都向北宋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探究三: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西夏辽北宋课后活动作业:
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①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北宋民众的赋税负担。
②使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1.对社会经济而言: 保持着和平稳定的局面,促进了我国边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2.对于民众生活而言: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