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第八节 能源的利用与开发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自主预习
预习新知 夯实基础重点探究
启迪思维 探究重点达标检测
检测评价 达标过关自主预习1.能源
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提供可利用 的物质资源,它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基础.
2.分类
(1)按照基本形态分类
能源通常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①所谓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之于自然界,未经人类加工转换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一、能源及其分类能量②二次能源是指从 直接或间接转化而来的能源,如电能、氢能、焦炭等.
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概念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对能源的两种利用方式.从一次能源到二次能源是人类对能源利用方式的飞跃.一次能源经过加工后,实现了不同能源的转换,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和使用范围.
(2)按来源分类
可将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① 、风能、 等属于可再生能源.
② 、石油、 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水能煤太阳能天然气(3)按目前应用广泛程度分类
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①目前普遍使用的煤、 、 属于常规能源.
② 、地热能、 、太阳能等属于新能源.
(4)按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分类
可分为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
①清洁能源(也称“绿色环保”能源): 、 等.
②非清洁能源: 、 、天然气等.石油天然气核能海洋能太阳能风能煤石油二、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1.能源危机
化石能源的不断枯竭而造成的能源 .
(1)常规能源储量有限,开发不合理,浪费严重;按现在的消耗速度,石油只能供开采约40年,煤只能供开采约200年,天然气也只能供开采约60年.
(2)人类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3)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供应短缺2.环境污染
、 和天然气的使用导致了巨大的环境污染,污染了大气,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下列诸多问题: 、 、臭氧层的破坏、 、生态平衡的破坏…….
3.我国面临的环境和能源问题十分严峻.
三、能源的开发
1.节约能源,开发可替代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的新能源,研究
是缓解当前能源危机及保持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有效措施.
2.人类未来大力开发的新能源有: 、风能、 、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氢能等.石油煤炭酸雨温室效应土壤酸性化清洁能源核能太阳能答案即学即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能量被使用后就消失了,所以要节约能源.( )
(2)自然界中石油、煤炭等能源可供人类长久使用.( )
(3)人类应多开发与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
(4)人类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的能源,所以能量可以被创造.( )
(5)大量煤炭和石油产品在燃烧时排出的有害气体污染了空气,改变了大气成分,使环境恶化.( )××√×√答案2.如果每人每年节约用电1千瓦时,那么,全国13亿人口节约用电1年相当于__________ t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标准煤热值为2.93×107 J/kg)1.60×105解析 由题可知,共节约的电能为E=1.3×109×3.6×106 J=4.68×1015 J,
则E=mQ,≈1.60×108 kg=1.60×105 t.解析重点探究请结合图1中煤炭、石油的开采画面以及废气污染的情景,思考以下问题:
(1)自然界中能量是守恒的,不用能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导学探究答案 错误图1答案(2)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担心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消耗,这种观点正确吗?答案 见知识深化1.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1)能源的分类.
①从人类使用能源的先后将能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
新能源:太阳能、沼气、地热能、核能等.
②从能源的来源可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用完后在短期内不可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知识深化③从对环境的污染情况可分为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
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非清洁能源:对人类环境造成污染的能源,如石油、煤等.
(2)常规能源与新能源的转化途径:2.环境问题:
(1)温室效应: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含量增大而形成.主要原因是煤炭和石油的大量消耗而产生的废气.
(2)酸雨: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在降雨过程中溶入雨水,使其成为酸雨.
(3)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中受到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二次污染物质.
(4)浮尘:常规能源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浮尘.3.人类与能源的关系:
(1)有利方面:能源的利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善,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的经济飞跃和生产革命,都与新的能源和动力机械的利用密切相关,能源消耗的多少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不利方面:能源的大量使用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破坏,如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等,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
(3)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发展方向.
①对常规能源合理有效地利用,保留环境与生态平衡.
②开发新型清洁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③积极研发节能的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例1 二氧化碳对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地球表面发出的长波辐射到大气层以后被二氧化碳截获,最后使大气升温.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像温室的玻璃一样,只准太阳的热辐射进来,不让室内的长波辐射出去,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这种效应叫温室效应.这是目前科学界对地球气候变暖进行分析的一种观点,根据这种观点,以下说法不能成立的是
A.在地球形成的早期,火山活动频繁,排出大量二氧化碳,当时地球的温度很高
B.经过漫长的时间,地壳的岩石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导致二氧化碳减少,
地球上出现了生命
C.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活动,导致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大,地球上的
气温正在升高
D.现在的地球正在变暖的原因是工业用电和生活用电的急剧增加,使电能和其他
形式的能转化为内能√答案解析解析 地球形成的早期,地壳不如现在牢固,地球不如现在稳定,火山活动频繁,符合地质的发展规律.由于火山的喷发,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进而导致当时的地球气温升高,选项A成立;
由于多种原因,其中包括岩石中的矿物成分与水、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使地球上的岩石进一步分化,最后形成土壤,二氧化碳减少,形成了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则选项B成立;
由于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的活动,大量地使用常规能源,导致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增大,地球上的气温正在升高,故选项C成立;
生活用电和工业用电使电能向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会产生热,但不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选项D不能成立.例2 瀑布从20 m高处以Q=103 m3/s的流量竖直落下,流进底部的水轮机后再以2 m/s的速度流出,水轮机再带动发电机发电.如果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是80%,那么发电机输出的电功率有多大?(瀑布在山顶的速度可忽略不计,g取10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 1.58×105 kW答案解析达标检测1231.(能源和分类)(多选)能源可划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自然界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次能源 B.水力是二次能源
C.天然气是一次能源 D.焦炉气是一次能源答案解析√4解析 电能是二次能源,A正确.
天然气和水力都是自然界中现成的能源,是一次能源,B错误,C正确;
焦炉气是焦炉厂运作生产时产生的衍生物质,故不是一次能源,D错误.√2.(能源的利用及环境问题)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
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D.限制使用电动车答案解析1234√解析 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时会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私人汽车代替公交车会使汽车对汽油的消耗量增加,带来的空气污染物增多;限制使用电动车不能改善空气质量,故B选项正确.3.(能量守恒与能源)(多选)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能源是有限的,无节制的利用能源,是一种盲目的短期行为
B.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D.不断开发新能源,是缓解能源危机、加强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答案1234解析解析 化石能源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同时加强环境保护.√√4.(能源的开发)风能是一种环保型能源,风力发电是风吹过风轮机叶片,使发电机工作,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设空气的密度为ρ,水平风速为v,风力发电机每个叶片长为L,叶片旋转形成圆面,设通过该圆面的风的动能全部转化为电能,则发电机的电功率为答案解析1234√解析 叶片旋转所形成的圆面积为:S=πL2
t秒内流过该圆面积的风柱体积为:V=Svt=πL2vt
风柱体的质量为:m=ρV=ρπL2vt1234故选项D正确.训练8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概念规律题组]
1. (单选)关于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B.煤、石油和天然气用完后,汽车将无法开动
C.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的转化和转移过程
D.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能归根到底来自于太阳能
2. (单选)关于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由于我国煤和石油的储量十分丰富,所以太阳能和核能的开发在我国并不十分重要
B.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
C.现在人类社会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D.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能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3. (单选)消耗石油和煤炭给环境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 )
A.运输过程中的泄漏
B.机械运动过程中的噪音
C.燃烧时消耗的氧气
D.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4. (单选)下述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
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
B.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
C.鼓励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D.限制使用电动车
5. (单选)下列关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能源利用的过程是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过程
B.要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常规能源
C.能源利用的过程是一种形式的能向其他形式的能转化的过程
D.无论是节约能源还是开发能源,我国都需要外国支援
6. (双选)下列过程中,属于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是 ( )
A.石油燃烧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核电站发电
D.太阳能电池供电
[方法技巧题组]
7. (单选)风能和水能是以下哪一种能的间接形式 ( )
A.核能 B.电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
8. (单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核能是一种常规能源
B.煤、石油、天然气叫做常规能源
C.大量消耗常规能源产生了“温室效应”
D.燃烧煤炭时生成的二氧化硫使雨水酸度升高,形成酸雨
9. (单选)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们发明了硅太阳能电池.如果在太空设立太阳能卫星电站,可24 h发电,这不仅不受昼夜气候的影响,而且太阳辐射强度大,利用微波—电能转换装置,可将电能转换成微波向地面发送.预计在21世纪初地球上空将会升起卫星电站.硅太阳能电池实现的能量转换方式是 ( )
A.光能→微波 B.光能→热能
C.电能→微波 D.光能→电能
10.(单选)某中学“STS”小组对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进行研究,同学们认为在放自来水时,水的机械能没有得到利用而白白浪费.于是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研制,在水龙头处安装了一只小型水轮发电机,当放水时水的机械能能够转化为电能.设小型水轮发电机的效率为40%,水塔内的水面高于水龙头10 m,且保持不变.当水龙头放出1 t水时,小型水轮发电机所产生的电能为 ( )
A.4 000 J B.98 000 J
C.588 000 J D.39 200 J
[创新应用]
11.如果每人每年节约用电1千瓦时,那么,全国13亿人口节约用电1年相当于多少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标准煤热值为2.93×107 J/kg)
答案
1.B 2.A 3.D 4.B 5.C 6.CD 7. C 8.A 9.D 10.D
11.1.60×105 t
教学内容
第四章8节
主题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 识
与技能
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知道什么是能源及其分类
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过 程
与方法
列举常见的能源,试着将它们分类,并说出自己分类的标准,能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通过历史上的典型事件说明能源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由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切身体验,说出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环境所造成的危害
未来的能源应该是安全、环保、高效的能源,对能源标准的讨论,将有助于学生树立有关能源的正确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亲身经历,体会能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利用和开发能源的正确态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以实际行动节约能源,养成利用能源的良好习惯
关心世界范围内能源发展的现状,积极思考未来的能源发展趋势
教
材
分
析
重点
知道知道各种能源及利用、开发。
难点
生活和实际调查,获取相关信息。
学情分析
能源问题是世界的焦点问题;具有复杂而丰富的内容,学生对能源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有关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因此,对本节内容,完全可以由学生互动后总结得出。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安排
学生活动安排
设 计 意 图
时间
内 容
时间
内 容
1
1、P=W/t P=FVcosa
2、P=FVtcosa
3、f=8N,a=1m/;
S=8m ; Vt=4m/s
平均功率:
P1=20W
4s末瞬时功率 :
P2=40W
5
1、平均功率的计算式: 或 。
2、瞬时功率的计算式: 。
3、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其质量是2kg,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在水平方向10N拉力作用下运动4s,在这个过程中拉力对物体所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4s末的瞬时功率是多少?
检测、复习上节课内容(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1
展示学习目标
1
1、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能源及其分类
3、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
1
引导阅读的目的和巡视学生阅读情况
12
阅读课本并完成学案第二部分
让学生获取信息
2
1、能源的概念: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资源。
2、能源的分类:
(1)、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3)、清洁能源和污染能源
3、新能源: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
4
讨论、小结本节内容
让学生归纳本节内容
2
了解部分学生做的情况和存在问题讨论
5
完成(学案)课堂训练
通过做题,加深对知识的了解
2
小结:(笔记内容)
1、能源的概念: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资源。
2、能源的分类:
①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②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③清洁能源和污染能源
3、开发新能源: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
3
讨论、归纳;做好笔记
再现学习内容
精
讲
点
拨
新课教学
一、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2、知道什么是能源及其分类。
3、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目标完成过程:
1、能源的概念:指的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提供可利用能量的物质资源。
2、能源的分类:
①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②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③清洁能源和污染能源
3、开发新能源:核能、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
4、课堂小结:
能源——分类——利用——开发——环保
课堂达标
1、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能源是有限的,无节制地使用常规能源,是一种盲目的短期行为。
B,根据能量守恒,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同时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D,不断开发新能源,是缓解能源危机,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途经。
2、关于地球上“水能源”的叙述,以下错误的一项是( )
A,水能源部的源泉是太阳辐射能。
B,水能源是可再生能源。
C,水流能是无污染的能源。
D,只有流动的水才是能源。
3、关于能源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于我国煤和石油的储量十分丰富,所以太阳能和核能的开发在我国并不十分重要。
B,能源的利用过程,实质上是能的转化和传递过程。
C,现在人类社会使用的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
D,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化学能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板书设计
第八节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能源的概念
能源的分类
能源的开发
教学后记
课后发现学生还是没有形成足够的能源危机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今后还需要身先示范,潜移默化的改变学生的意思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