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1978年农民年收入深圳:134元
香港:13000元
第9课
对外开放
材料: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百度数据:1978年我国人均GDP在有数据的137各国家里排名第135位,仅领先尼泊尔和索马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64、78页
概括总结出中国进行对外开放的原因?
1、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和现
代化离不开世界。
2、闭关自守导致中国长期停滞落后;
探寻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历程
第一篇章:
一、“冬去春来”—建立经济特区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
1、 “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哪些什么地方?
2、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材料:“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面对着香港;
开放珠海,是因为它面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
面对着台湾;
——邓小平语录
1、沿海交通便利
2、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
3、华侨众多,有利于吸引侨资
材料1: 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
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
策,特区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
---《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
材料2: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
备……,免征进口税……
第十四条 特区对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的
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
第十八条 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出入境均
简化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和经济管理体制。
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材料3:1983年,深圳工业产值达到7.2亿,比1982年
翻了一番,比办特区前的1978年增长了10倍多。
——武国友著《邓小平的改革岁月》
材料4:1984年广东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
增长238%,广东福建开放三十年,中国出口增长一
百多倍,从1978年每年不足100亿美元增加到一万多
亿美元,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来自广东。
——《邓小平时代》
材料3:1983年,深圳工业产值达到7.2亿,比1982年
翻了一番,比办特区前的1978年增长了10倍多。
——武国友著《邓小平的改革岁月》
材料4:1984年广东出口额超过1000亿元,比1978年
增长238%,广东福建开放三十年,中国出口增长一
百多倍,从1978年每年不足100亿美元增加到一万多
亿美元,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来自广东。
——《邓小平时代》
对外开放前
现在的深圳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
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
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
重要的作用。
小组合作,质疑辨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对外开放和鸦片战争后的开放相同吗?
近代开放 当代开放
背景
地位
影响
列强强迫开放,
方便侵华
为了发展国家经济
被动签约开放
主动签约开放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使中国的经济飞速
发展
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
二、“春色满园”---对外开放扩大
自主学习:
中国对外开放领域是如何一步一步扩大的?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北海
广州
湛江
福州
温州
宁波
南通
连云港
青岛
烟台
秦皇岛
大连
上海
天津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闽南三角地区
环渤海地区
海南
浦东
重庆
武汉
满州里
乌鲁木齐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第一步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第二步
第三步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沿江、沿边、省会)
第四步
(点——线——面)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上海
浦东
材料6: 与亚洲“四小龙”(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的迅速崛起和国内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地区和城市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相比,上海这座风光了多少年的昔日远东最大的经济、贸易和金融中心城市已显得黯然失色。
——《复兴之路》 材料7:上海在对外开放方面有优势: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才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历史积淀的与国际交往的联系和经验等。
——《复兴之路》
请思考:上海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已经对外开放,党和国家
为什么要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上海经济发展滞后;上海拥有得天独厚对外开放的优势。
1990年以前的上海浦东
开发开放后的上海浦东新区
感知我国对外开放的蓬勃继续和未来走向
第二篇章:
作用:负责制定和监督执行多边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谈判,解决各成员间的贸易争端。
地位: 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 拥有164个成员,成员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8%,有“经济联合国”之称。
世界贸易组织( 简称WTO)
2001年加入WTO
由过去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市场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市场开放;
由过去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WTO成员之间双向的相互开放;
由过去以试点为主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在法律框架下的可预见的开放。
——常健《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讨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利还是弊?
材料8:1995—2001年进出口总额平均年增长12%GDP年均增长8.92%;2002—2006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1.5%,GDP年均增长9.45%。
材料9:WTO是经济强国拆除经济弱国自我保护屏障
的战略工具。如果听任“市场浪漫主义”,中国经
济未及起飞,就可能先被击毁在跑道上。作为经济
弱国的中国,可能会成为经济强国的食物。
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等。
挑战: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水平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处于不利地位等。
入世十五年,数字看红利:
给中国带来哪些红利?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
贸易国,世界第一大吸引外资国,世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外国发展和经济增长:我国进出口总额约为入世前的8倍;推动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进制度改革:外贸经营权改革,以改革促开放;开发意识不断提升。
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中国实际GDP对全球贡献率:2001年0.53%,2015年
24.8%。15年来,中国受益于开放的世界,也因开
放给世界作出了更大贡献,成为世界经济发
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商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