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是哪一个宗教的领导人?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自学展示
______年,元末农民起义爆发。
朱元璋率领的农民起义队伍不断壮大。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______。随后,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一、明朝的建立
1351
1368
明太祖
你认为朱元璋的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
身份变化后的朱元璋最想干什么?
讨论思考
朱元璋的两种不同的画像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民不聊生,农民起义
地方分权,朝臣权大
元朝灭亡
为了巩固明朝统治
恢复发展经济
强化皇权
明初继承元朝的制度
在中央
1.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
在中央
1.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
2.分散 军权;
将调动军队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五军都督府
在地方
3.取消行中书省,
设三司
在地方
4.分封藩王,监控地方
五军都督府
圈画知识点,总结:朱元璋强化皇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洪武年间,8天之内,送到皇宫的奏章共计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弊端:出现统治危机
特点:分权制衡;强化皇权。
言行忠诚?
皇帝
如何监察官民?
让谁负责监察官民呢?
职能:监察官民 校检:锦衣卫(侍卫);
“宋濂请客”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校检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到“校检” 职能是干什么的?你知道“校检”的真实身份吗?
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诀,暮无事则
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明《稗史汇编》
厂卫特务机构:
明太祖设 锦衣卫(侍卫);
明成祖设 东厂(宦官)
皇帝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
魏忠贤自称九千岁,阉党遍布全国,权势达到顶峰。
宦官专权
5.设厂卫特务机构
群臣
人民
知识分子
地方
中央
君权的加强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拓展延伸
“看榜文”
科举考试成绩单出炉,落榜的人垂头丧气,痛哭流涕;榜上有名者手舞足蹈,欢天喜地。更有甚者,无论落榜还是上榜,都已疯疯癫癫,让人叹息。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八股取士
思考:为什么明朝的科举考试使人出现如此疯疯癫癫的现象呢?
考试要求
考试文体
科目多:如儒家经典背诵,进士科考诗赋、经史
不受约束
不限制
“四书”
“五经”
必须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为准,
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八股文
八股取士
破题 承题
起讲 入手
起股 中股
后股 束股
八股取士的影响:
禁锢思想、摧残文化;
所选人才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不利于科技创新、文教事业的发展;
四、明朝经济的发展
自学展示
明朝时,引进了原产______的元玉米、甘薯等农作物。
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明朝商品经济活跃,_______和______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南美洲
苏州
景德镇
北京
南京
读图了解,明朝经济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明朝前期,社会比较稳定,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社会环境。
玉米
甘薯
马铃薯
花生
向日葵
①棉织业:
②丝织业:
③制瓷业:
由南到北 形成一批基地;
苏州是丝织业中心;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
商品经济的繁荣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一是城市的繁荣,二是商人的增多。
当时全国性的贸易城市有哪些?
北京
南京
明朝哪里的商帮最有名呢?
山西的晋商和安徽的徽商
晋商和徽商是明朝时期的两大商人集团,他们的足迹遍及南北各地,甚至远至海外。
晋商大院
徽商大院
朱元璋建立
明朝,定都应天府
朱元璋加强皇权
中央和地方;设特务机构;
明朝的八股取士
使官员成为皇帝的顺从者
社会稳定,
促进经济发展
明朝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课堂小结
1.1368年 建立明朝。为了加强皇权,他在中央废除 制度和 ,提升 的职权;在地方取消 ,设立三司。他为了监察官民,设 特务机构
2.科举制度到明朝发展为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什么影响?
朱元璋
丞相
中书省
六部
行中书省
锦衣卫
制度:八股取士
影响:禁锢思想,不利于科技、文教事业的发展。
课堂检测
问题1:你能看出这幅漫画反映的是什么内容吗?
问题2:明太祖又是怎样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封建社会皇权的逐步加强。
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废除丞相,提升六部职权;设五军都督府,分散兵权;设立特务机构;八股取士。
拓展延伸